【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轨道交通的,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轨道车辆控制方法、系统和轨道车辆。
技术介绍
1、目前,轨道车辆在轨道上运行时,可能会出现地面供电系统漏电跳闸、车辆漏电、地车网络通讯故障、车辆网络故障等异常情况,这将导致列车正常供电或驱动模式无法使用,为了避免长时间堵塞轨道,需要车辆具有备用的供电模式或者驱动控制模式使之快速移动至下一站或车辆段。
2、相关技术中,多采用紧急牵引装置对车辆进行牵引,紧急牵引装置将所述紧急牵引系统启动信号发送至牵引逆变器,牵引逆变器依据紧急牵引系统启动信号配置紧急牵引系统,进入紧急牵引模式。在此方案中车辆的蓄电池仅能在紧急牵引模式下使用,不能实现正常网络控制模式下的蓄电池驱动功能,造成轨道车辆的牵引模式较为单一,适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而提出了本申请。根据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的控制方法,适用于轨道车辆控制系统,所述轨道车辆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所述方法包括:当发生网络故障并且车辆外部的第一供电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车辆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轨道车辆控制系统,所述轨道车辆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线信号包括第一硬线信号和第二硬线信号,其中所述第一硬线信号为紧急牵引模式硬线信号,所述第二硬线信号为应急电池模式硬线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硬线信号,包括:先发送所述第一硬线信号,再发送所述第二硬线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硬线信号控制车辆内部的第二供电模组为牵引回路上电,以进入应急供电的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车辆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轨道车辆控制系统,所述轨道车辆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线信号包括第一硬线信号和第二硬线信号,其中所述第一硬线信号为紧急牵引模式硬线信号,所述第二硬线信号为应急电池模式硬线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硬线信号,包括:先发送所述第一硬线信号,再发送所述第二硬线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硬线信号控制车辆内部的第二供电模组为牵引回路上电,以进入应急供电的紧急牵引模式,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硬线信号,包括:先发送所述第二硬线信号,再发送所述第一硬线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硬线信号控制车辆内部的第二供电模组为所述牵引回路上电,以进入应急供电的紧急牵引模式,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发生网络故障但所述第一供电模组未发生供电故障时,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向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发送第一硬线信号,所述第二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第一硬线信号控制所述第一供电模组为所述牵引回路上电,以进入紧急牵引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硬线信号控制所述第一供电模组为所述牵引回路上电,以进入紧急牵引模式,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条件包括:所述第一供电模组的电压值位于第一电压阈值和第二电压阈值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未发生网络故障但所述第一供电模组发生供电故障时,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向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发送网络信号,所述第二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网络信号控制所述第二供电模组为所述牵引回路上电,以进入应急供电模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网络信号控制第二供电模组为所述牵引回路上电,以进入应急供电模式,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二供电模组完成放电准备后,实时计算所述第二供电模组的放电允许功率,基于所述放电允许功率控制所述牵引回路的最大功率。
13.一种轨道车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车辆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其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轨道车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包括:司控器和车载控制器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包括牵引控制单元和电池管理器;所述硬线信号包括第一硬线信号和第二硬线信号,其中所述第一硬线信号为紧急牵引模式硬线信号,所述第二硬线信号为应急电池模式硬线信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轨道车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向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发送硬线信号,包括: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应健,李亮亮,谭志成,万强,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