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轧机,尤其涉及一种轧机、差厚板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1、为了实现汽车轻量化的目标,目前汽车行业正在推广使用一种通过轧制得到的纵向厚度连续变化的带材——不等厚板材(也称之为变厚板)。不等厚板材经过成型加工后,形成变厚度的型材,变厚度型材可替代汽车上的一些零部件,减轻汽车的重量,最终实现汽车的节能减排。
2、现有一种纵向变厚度板带材的轧制装置,采用常规四辊或者六辊轧机为基本单元,通过周期性地控制压下机构的压下量来实现板材厚度周期性变化的轧制,从而可依据程序输入轧制出不同变化的差厚板。该轧制装置需要具备控制系统、监测系统、数据处理系统,设备复杂,制造成本高昂,而且由于轧制过程中存在数据分析及传输响应,因而存在一定误差,影响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轧机、差厚板以及车辆,所述轧机采用机械传动机构来调节上轧辊和下轧辊之间的轧缝大小,从而用于轧制出厚度呈预设规律变化的差厚板,所述轧机的整体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而且加工精度高。
2、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轧机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传动机构包括凸轮,所述凸轮可拆卸地同轴安装于所述上轧辊和所述下轧辊中的其中一个的至少一端,所述凸轮的外周壁线性抵接于所述上轧辊和所述下轧辊中的另一个的外周壁,所述凸轮跟随所在轧辊转动,进而驱动所述上轧辊和所述下轧辊中的一者沿所述预设方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上轧辊和所述下轧辊中的另一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传动机构包括凸轮和承力轴承,所述凸轮可拆卸地同轴安装于所述上轧辊和所述下轧辊中的其中一个的至少一端,所述承力轴承套设于所述上轧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轧机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传动机构包括凸轮,所述凸轮可拆卸地同轴安装于所述上轧辊和所述下轧辊中的其中一个的至少一端,所述凸轮的外周壁线性抵接于所述上轧辊和所述下轧辊中的另一个的外周壁,所述凸轮跟随所在轧辊转动,进而驱动所述上轧辊和所述下轧辊中的一者沿所述预设方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上轧辊和所述下轧辊中的另一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传动机构包括凸轮和承力轴承,所述凸轮可拆卸地同轴安装于所述上轧辊和所述下轧辊中的其中一个的至少一端,所述承力轴承套设于所述上轧辊和所述下轧辊中的另一个的至少一端,所述凸轮与所述承力轴承对应,且所述凸轮的外周壁线性抵接于对应的所述承力轴承的外周壁,所述凸轮跟随所在轧辊转动,进而驱动所述上轧辊和所述下轧辊中的一者沿所述预设方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上轧辊和所述下轧辊中的另一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组成的凸轮组,所述第一凸轮可拆卸地同轴安装于所述上轧辊和所述下轧辊中的其中一个的至少一端,所述第二凸轮可拆卸地同轴安装于所述上轧辊和所述下轧辊中的另一个的至少一端,所述第一凸轮与所述第二凸轮对应,所述第一凸轮的外周壁线性抵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二凸轮的外周壁,所述第一凸轮和所述第二凸轮分别跟随所在轧辊转动,进而驱动所述上轧辊和所述下轧辊中的一者沿所述预设方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上轧辊和所述下轧辊中的另一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轧机,其特征在于,在任意时刻,所述第一凸轮与第二凸轮在转动过程中沿着所述预设方向上的径向尺寸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鹏,瞿二虎,李凤玲,刘先华,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