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敏形状记忆织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9417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敏形状记忆织物,由经纱和纬纱交织构成,所述的经纱和纬纱中至少一者为形状记忆纱线。所述的形状记忆纱线为形状记忆包覆纱或包芯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热敏形状记忆织物具有特定的织物紧度,在常温下具有固定的初始形态,经过长时间放置或穿着时产生褶皱变形,将该织物置于其形变回复温度附近的热条件下进行处理,该织物很容易地恢复其初始形态,相对现有技术其形状固定率及形状恢复率都有较大的提高。(*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纺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形状记忆纱线与其他纱线交织而成的热敏形状记忆织物
技术介绍
热敏形状记忆性是指具有初始形态(起始态)的制品经形变固定(变形态)后, 通过热的作用又可恢复其初始形状的特性。热敏形状记忆织物是指利用形状记忆长丝或短 纤纱纺成的形状记忆纱线再与其他纱线或长丝交织而成的具有热敏形状记忆性的织物。这 种具有初始形态的织物经形变固定后,通过一定的热的作用又能恢复其初始形态。热敏形 状记忆织物在生物医学、纺织服饰、玩具、包装、国防军工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织物紧度包括经、纬向紧度即覆盖系数,是指经、纬向纱线直径与两根经、纬纱线 间的平均中心距离之比。织物的紧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织物的外观、手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记忆效果好,强力较高,色牢度好的热敏形状记忆织物。一种热敏形状记忆织物,由经纱和纬纱交织构成,所述的经纱和纬纱中至少一者 为形状记忆纱线。所述的形状记忆纱线为形状记忆包覆纱或包芯纱。即所述的热敏形状记忆织物(a)由形状记忆纱线与其他纱线交织而成,包覆纱或包芯纱既可以作为经纱,也可 以作为纬纱;所述的其他纱线原料可以是棉、麻、丝、毛或化纤;或(b)经纱和纬纱均为形状记忆包覆纱或包芯纱。本技术所述的形状记忆包覆纱是指以热敏形状记忆聚氨酯长丝为芯纱,外包 其他纱线或长丝而成,其他纱线或长丝的原料可以是棉、麻、毛、丝或化纤。本技术所述的形状记忆包芯纱是指以热敏形状记忆聚氨酯长丝为芯纱,外包 其他纤维而成,其他纤维的原料可以是棉、麻、毛、丝或化纤。作为优选所述的经纱直径与相邻两经纱间的平均中心距离之比为60% 95%;所 述的纬纱直径与相邻两纬纱间的平均中心距离之比为45% 60%。所述的经纱直径与相邻两经纱间的平均中心距离之比为经向紧度,所述的纬纱直 径与相邻两纬纱间的平均中心距离之比为纬向紧度,合适的紧度有利于提高织物的形状固 定率及形状恢复率。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当经向紧度与纬向紧度的比为1.5 2 1之间时,织物的形 状记忆效果较好,尤其当织物的经纬向紧度比达到1.75 1左右时,织物的形状记忆效果 最佳,织物的形状固定率达到86 %以上,形状恢复率达到82%以上,此时织物的强度较高, 织物的外观、手感都较好。本技术热敏形状记忆织物具有特定的织物紧度,在常温下具有固定的初始形态,经过长时间放置或穿着时产生褶皱变形,将该织物置于其形变回复温度附近的热条件下进行处理,该织物很容易地恢复其初始形态,相对现有技术其形状固定率及形状恢复率 都有较大的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热敏形状记忆织物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图中a为相邻两经纱间的平均中心距离(mm) ;b为相邻两纬纱间的平均中心距离(mm) ;dT为经纱直径(mm) ;dw为纬纱直径(mm)。织物的经向紧度Et = dT/a ;织物的纬向紧度Ew = dff/b ;经纱采用涤纶短纤纱,经纱直径dT为0. 2mm,相邻两经纱间的平均中心距离a为 0. 25mm ;经纱直径与相邻两经纱间的平均中心距离之比Et为80% ;纬纱采用形状记忆包覆纱,纬纱直径dw为0. 2mm,相邻两纬纱间的平均中心距离b 为0. 4mm ;纬纱直径与相邻两纬纱间的平均中心距离之比Ew为50%。且ET/EW= 1. 6 1。经测试织物的形状固定率达到85%,形状恢复率达到80%。实施例2如图1所示,图中a为相邻两经纱间的平均中心距离(mm) ;b为相邻两纬纱间的平 均中心距离(mm) ;dT为经纱直径(mm) ;dw为纬纱直径(mm)。织物的经向紧度Et = dT/a ;织物的纬向紧度Ew = dff/b ;经纱采用涤纶短纤纱,经纱直径dT为0. 16mm,相邻两经纱间的平均中心距离a为 0.19mm ;经纱直径与相邻两经纱间的平均中心距离之比Et为84% ;纬纱采用形状记忆包芯纱,纬纱直径dw为0. 16mm,相邻两纬纱间的平均中心距离 b为0.33mm ;纬纱直径与相邻两纬纱间的平均中心距离之比Ew为48%。且ET/EW= 1.75 1。经测试织物的形状固定率达到88%,形状恢复率达到85%。实施例3如图1所示,图中a为相邻两经纱间的平均中心距离(mm) ;b为相邻两纬纱间的平 均中心距离(mm) ;dT为经纱直径(mm) ;dw为纬纱直径(mm)。织物的经向紧度Et = dT/a ;织物的纬向紧度Ew = dff/b ;经纱采用形状记忆包覆纱,经纱直径dT为0. 14mm,相邻两经纱间的平均中心距离 a为0. 165mm ;经纱直径与相邻两经纱间的平均中心距离之比Et为85% ;纬纱采用形状记忆包芯纱,纬纱直径dw为0. 14mm,相邻两纬纱间的平均中心距离 b为0. 28mm ;纬纱直径与相邻两纬纱间的平均中心距离之比Ew为50%。且ET/EW= 1. 7 1。经测试织物的形状固定率达到86%,形状恢复率达到82%。权利要求一种热敏形状记忆织物,由经纱和纬纱交织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纱和纬纱中至少一者为形状记忆纱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敏形状记忆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形状记忆纱线为形状 记忆包覆纱或包芯纱。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敏形状记忆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纱直径与相邻 两经纱间的平均中心距离之比Et = 60% 95% ;所述的纬纱直径与相邻两纬纱间的平均 中心距离之比Ew = 45% 60%。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敏形状记忆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ET与EW的比值为1.5 2 I0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敏形状记忆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Et与Ew的比值为 1. 75 1。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热敏形状记忆织物,由经纱和纬纱交织构成,所述的经纱和纬纱中至少一者为形状记忆纱线。所述的形状记忆纱线为形状记忆包覆纱或包芯纱。本技术热敏形状记忆织物具有特定的织物紧度,在常温下具有固定的初始形态,经过长时间放置或穿着时产生褶皱变形,将该织物置于其形变回复温度附近的热条件下进行处理,该织物很容易地恢复其初始形态,相对现有技术其形状固定率及形状恢复率都有较大的提高。文档编号D03D15/00GK201553844SQ200920199370公开日2010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9日专利技术者胡克勤, 胡金莲, 郑亦丹, 郭吉丰, 金关秀 申请人:浙江省现代纺织工业研究院;香港理工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敏形状记忆织物,由经纱和纬纱交织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纱和纬纱中至少一者为形状记忆纱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金莲郭吉丰胡克勤郑亦丹金关秀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现代纺织工业研究院香港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