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类器官培养物取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9225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4 20:18
本技术提供一种3D类器官培养物取样装置,至少包括:外壳、按压模块、取样模块;所述外壳底部开口,内部截面呈方形,所述外壳顶部设有通孔;所述按压模块位于外壳内部,顶部通过所述通孔与外部相连,所述按压模块下方连接有取样模块,通过按压模块可带动取样模块上下移动;所述取样模块包括:活动板、弹性连杆、第一取样板和第二取样板;所述活动板位于所述外壳内,并可上下活动,所述活动板下方对称设置有相同的两根弹性连杆,两根所述弹性连杆下方分别活动连接有大小形状相同的第一取样板与第二取样板;所述外壳内壁一相对侧设有向内凸起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位置低于所述弹性连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类器官实验器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3d类器官培养物取样装置。


技术介绍

1、类器官是指将成体干细胞、多能干细胞或胚胎干细胞置于基质胶中,在三维(3d)体系中培养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组织类似物。类器官与传统的2d培养模型相比,能够真实重现体内组织结构及功能,且能长期稳定培养、传代、冻存及复苏,具有操作便捷性和经济性的优势,是目前反映临床疾病真实特征的可靠模型。

2、因类器官模型实现了对现有2d培养模型的高信息量互补,作为近年被开发的3d模型,类器官可广泛应用于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再生医学、多种疾病的精准治疗以及有效药物的高通量筛选,是极具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的全新优势模型。

3、类器官培养技术最早被报道于2009年,一般通过孔板来进行培养,有些实验如组织化学检测需先进行固定,要求将类器官基质胶团从孔板中能完整移出,不能破碎。由于基质胶在高于15摄氏度时凝固,低于10摄氏度时融化成液体状,常温下呈略高于流动相的凝固状态,该特性决定了基质胶团质软、易碎,难以从培养板孔中整体移出,而致下一步实验无法开展。目前尚未见专门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类器官培养物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3D类器官培养物取样装置至少包括:外壳(1)、按压模块(2)、取样模块(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类器官培养物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样板(33)与所述第二取样板(34)都呈矩形,其矩形长度不大于所述外壳(1)内壁宽度,且宽度大于1/2所述外壳(1)内壁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类器官培养物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样板(33)、第二取样板(34)分别与所述弹性连杆(32)铰链连接,连接处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取样板(33)与所述第二取样板(34)相对侧靠近顶端边部位置,所述弹性连杆(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类器官培养物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3d类器官培养物取样装置至少包括:外壳(1)、按压模块(2)、取样模块(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类器官培养物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样板(33)与所述第二取样板(34)都呈矩形,其矩形长度不大于所述外壳(1)内壁宽度,且宽度大于1/2所述外壳(1)内壁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类器官培养物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样板(33)、第二取样板(34)分别与所述弹性连杆(32)铰链连接,连接处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取样板(33)与所述第二取样板(34)相对侧靠近顶端边部位置,所述弹性连杆(32)分别与所述第一取样板(33)和所述第二取样板(34)形成具有一定角度的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3d类器官培养物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样板(33)与所述第二取样板(34)垂直方向上位于凸出部(12)内侧,通过按压所述按压模块(2)可使所述第一取样板(33)与所述第二取样板(34)顶端越过所述凸出部(12),且底端伸出于所述外壳(1)底部;当所述第一取样板(33)与所述第二取样板(34)夹闭时,二者顶部分别与所述凸出部(12)底部相抵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类器官培养物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模块(2)包括:按压部(21)、第一弹簧(22)和固定板(23);所述按压部(21)穿过所述通孔(11)且与所述固定板相连;所述固定板(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治云曾思远沈阿灵彭军杜建曾建伟杨玉萍施锦森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中医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