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微生物领域,具体涉及arc微生物菌剂用于小麦生产控菌减毒提高质量安全水平与减少损失的用途。
技术介绍
1、小麦真菌毒素毒素是镰刀菌属真菌侵染小麦引发赤霉病后产生的有毒次生代谢物,主要包括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玉米赤霉烯酮等——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也称呕吐毒素,对人类与畜禽具有免疫毒性、肠胃毒性等毒性作用;玉米赤霉烯酮对人类与畜禽具有致癌性、生殖毒性、神经毒性、免疫毒性等毒性作用。小麦真菌毒素污染全球范围内易发、多发。生产上小麦赤霉病在我国的发生也十分广泛,每隔3年至5年一般有一次比较大的流行,在长江、淮河、黄河流域呈多发态势,往往小麦真菌毒素污染超标导致严重粮食损失。
2、综上所述,小麦生产过程实施控菌减毒——即通过阻控镰刀菌滋生来达到阻控毒素污染的目标,对保障粮食安全、食品安全与人类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在国际上也一直是本领域的研究热点与难点问题。近年来,微生物绿色防控研究已经成为本领域重要研究方向,然而目前小麦生产上一般还是采用化学防控手段,仍缺乏有效的能够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小麦控菌减毒微生物菌剂。
...
【技术保护点】
1.ARC微生物菌剂用于小麦生产控菌减毒提高质量安全水平与减少损失的用途,所述的ARC微生物菌剂为微生物菌组合物,具有控毒固氮耦合效应,具有调控提高豆科作物根际根瘤菌丰度、增加豆科作物结瘤数量的作用,含有如SEQ ID No.1-4所示的DNA序列。
2.一种用于小麦生产控菌减毒、提高质量安全水平与减少损失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ARC微生物菌剂施用至小麦作物,所述的ARC微生物菌剂为微生物菌组合物,具有控毒固氮耦合效应,具有调控提高豆科作物根际根瘤菌丰度、增加豆科作物结瘤数量的作用,含有如SEQ ID No.1-4所示的DNA序列。
3.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arc微生物菌剂用于小麦生产控菌减毒提高质量安全水平与减少损失的用途,所述的arc微生物菌剂为微生物菌组合物,具有控毒固氮耦合效应,具有调控提高豆科作物根际根瘤菌丰度、增加豆科作物结瘤数量的作用,含有如seq id no.1-4所示的dna序列。
2.一种用于小麦生产控菌减毒、提高质量安全水平与减少损失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arc微生物菌剂施用至小麦作物,所述的arc微生物菌剂为微生物菌组合物,具有控毒固氮耦合效应,具有调控提高豆科作物根际根瘤菌丰度、增加豆科作物结瘤数量的作用,含有如seq id no.1-4所示的dna序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rc微生物菌剂的施用量为每亩累计800亿至1000亿活菌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用的方式为撒施、喷施、滴灌施中的一种或以上的组合,施用阶段在小麦播种时和/或小麦出苗后发病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为:将arc微生物菌剂与小麦播种底肥混匀,通过人工、播种机、无人机方式中的一种或以上的组合均匀施入田间,arc微生物菌剂施用量每亩累计800亿至1000亿活菌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rc微生物菌剂中,seq idno.1-4所示的dna序列基因在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培武,张奇,唐晓倩,毛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