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炭废水多级处理的生化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76512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44
一种兰炭废水多级处理的生化处理系统,厌氧处理系统的排气管与无火焰燃烧装置相连、排水管与混合池进水管相连,混合池排水管分为两路,一路与生物增浓池A相连,另一路与生物增浓池B相连,生物增浓池A排水管和生物增浓池B排水管与改良AO池A进水管和改良AO池B进水管相连,改良AO池A的出水管和改良AO池B的出水管与二沉池A和二沉池B相连通,二沉池A的排泥管和二沉池B的排泥管与二沉池排泥泵组的入口相连通,二沉池排泥泵组的出口与排污泥总管和改良AO池A及改良AO池B相连通,生物增浓池A及生物增浓池B的排污泥管通过生物增浓池排泥泵组与排污泥总管相连通;生物增浓池A、生物增浓池B、改良AO池A、改良AO池B的进气管与鼓风机相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污水多级处理设备,具体涉及到一种用于兰炭废水多级处理的生化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1、兰炭废水是指煤在中低温(约650℃)干馏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其成分复杂,核磁共振色谱图中显示废水中含有数十种无机和有机化合物,其中,无机化合物主要是大量氨氮、硫化物、氰化物等,有机化合物除酚类外,还有单环及多环的芳香族化合物、含氮、硫、氧的杂环化合物等。由于废水中还含有各种生色基团和助色基团物质,兰炭废水色度高达上万倍。废水中所含的酚类、杂环化合物及氨氮等会对人类、水产、农作物构成很大危害,必须经过处理,使污染物含量降到一定的标准后才能利用。

2、对于煤化工废水,国内外一般采用缺氧、好氧生物处理工艺(a/o处理工艺)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但废水中含有一些多环和杂环类化合物,出水仍难以实现达标排放。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方法,如膜生物处理工艺、流化床处理工艺、厌氧生物处理工艺、高级氧化技术处理工艺和混凝、吸附处理工艺等。虽然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不断有新的方法和技术出现,可各方法和工艺仍存在一定的弊端。单纯的厌氧生物工艺因出水仍含有一定量的难降解有机物而难以达到排放标准。因此,目前需要一种组合生物处理系统提高有机物的降解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去除有毒有害污染物效率高的兰炭废水多级处理的生化处理系统。

2、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兰炭废水多级处理的生化处理系统,厌氧处理系统的排气管通过管道与无火焰燃烧装置相连、排水管通过管道与混合池的进水管相连通,混合池的排水管分为两路,一路与生物增浓池a的进水管相连通,另一路与生物增浓池b的进水管相连通,生物增浓池a的排水管和生物增浓池b的排水管通过第一总管道与改良ao池a的进水管和改良ao池b的进水管相连通,改良ao池a的出水管和改良ao池b的出水管通过第二总管道与二沉池a的进水管和二沉池b的进水管相连通,二沉池a的排泥管和二沉池b的排泥管与二沉池排泥泵组的入口相连通,二沉池排泥泵组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排污泥总管和改良ao池a的及改良ao池b的相连通,生物增浓池a及生物增浓池b的排污泥管通过生物增浓池排泥泵组与排污泥总管相连通;生物增浓池a、生物增浓池b、改良ao池a、改良ao池b的进气管通过管道与鼓风机的出风口相连通。

3、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改良ao池a为ao池本体上设置有盖板,ao池本体内依次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ao池本体分割成混合区、反应区、出水区,混合区和反应区通过第一隔板顶部的水流通道ⅰ相连通,反应区和出水区通过第二隔板中部的水流通道ⅱ相连通,盖板上设置有与混合区相连通的加药管道、进水管,混合区内设置有潜水搅拌器,反应区内底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曝气器、中部设置有呈s性分布的绳型好氧微生物填料、顶部设置有消泡器,曝气盘与进气管ⅰ相连通,出水区内底部设置有混合液回流泵,液回流泵通过回水管道与混合区相连通,出水区顶部设置有进污泥管,进污泥管通过管道与二沉池排泥泵组的出口相连通,出水区的一侧壁上部设置有断面为l形的出水堰板、下部设置有引流管,引流管通过消泡泵组与消泡器相连通,出水堰板上设置有出水管;所述改良ao池b的结构与改良ao池a的结构相同。

4、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消泡器为储水管上均匀分布有喷头。

5、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二沉池a为二沉池本体一侧底部设置有污泥斗、上端内侧壁上设置有l形的进水堰板ⅱ,进水堰板ⅱ围成的区域内设置有进水管,二沉池本体另一侧内侧壁上设置有l形出水堰板ⅱ,出水堰板ⅱ的高度<进水堰板ⅱ的高度,出水堰板ⅱ围成的区域内设置有出水管,二沉池本体顶部设置有行车式刮泥机;所述二沉池b和二沉池a的结构相同。

6、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厌氧处理系统包括厌氧配水池、四个并联厌氧水解塔,厌氧配水池输出管通过管道与四个并联厌氧水解塔的污水进水管相连通,厌氧配水池与四个厌氧水解塔之间的管道上均设置有废水提升泵。

7、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厌氧水解塔为:圆柱形的塔壳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厌氧料填充区、旋流配水器、三相分离器、出水堰ⅰ,三相分离器的废水排出口与出水堰ⅰ进水孔相连通,塔壳外顶部设置有脱泡罐,塔壳外上端设置有与出水堰ⅰ另一端相连通的出水管、中部设置有与旋流配水器相连通的自来水进水管、底部设置有污泥输出管、放空管、污水进水管,三相分离器的排气管通过管道与脱泡罐相连通。

8、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旋流配水器为中心管壁上圆周方向设置有均匀分布的6~8个直布水管,中心管与直布水管相连通,中心管一端封闭、另一端与塔壳上自来水进水管相连通,直布水管上均匀分布有喷水嘴,喷水嘴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10°。

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0、本技术的厌氧处理系统实现部分有机物的苯酰化和开环断链的转变过程,将部分难降解有机物转化为易降解有机物,避免多元酚向醌类物质的转化;生物增浓池是在亚硝酸盐和氨氮同时存在的条件下,通过限氧,利用自养型细菌将氨和亚硝酸盐同时去除,限氧曝气避免了运行中泡沫增加的问题;厌氧处理系统、生物增浓池与改良ao池三者的结合,大幅提高了废水中有机物和氨氮污染物的去除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兰炭废水多级处理的生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厌氧处理系统的排气管通过管道与无火焰燃烧装置(2)相连、排水管通过管道与混合池(4)的进水管相连通,混合池(4)的排水管分为两路,一路与生物增浓池A(6)的进水管相连通,另一路与生物增浓池B(13)的进水管相连通,生物增浓池A(6)的排水管和生物增浓池B(13)的排水管通过第一总管道与改良AO池A(7)的进水管和改良AO池B(11)的进水管相连通,改良AO池A(7)的出水管和改良AO池B(11)的出水管通过第二总管道与二沉池A(9)的进水管和二沉池B(10)的进水管相连通,二沉池A(9)的排泥管和二沉池B(10)的排泥管与二沉池排泥泵组(8)的入口相连通,二沉池排泥泵组(8)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排污泥总管和改良AO池A(7)及改良AO池B(11)相连通,生物增浓池A(6)及生物增浓池B(13)的排污泥管通过生物增浓池排泥泵组(5)与排污泥总管相连通;生物增浓池A(6)、生物增浓池B(13)、改良AO池A(7)、改良AO池B(11)的进气管通过管道与鼓风机(12)的出风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兰炭废水多级处理的生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良AO池A(7)为AO池本体(7-1)上设置有盖板,AO池本体(7-1)内依次设置有第一隔板(7-3)和第二隔板(7-6)将AO池本体(7-1)分割成厌氧反应区、好氧反应区、出水区,厌氧反应区和好氧反应区通过第一隔板(7-3)顶部的水流通道Ⅰ相连通,好氧反应区和出水区通过第二隔板(7-6)中部的水流通道Ⅱ相连通,盖板上设置有与厌氧反应区相连通的加药管道(7-11)、进水管(7-13)、污泥回流管(7-12),污泥回流管(7-12)通过管道与二沉池排泥泵组(8)的出口相连通,厌氧反应区内设置有潜水搅拌器(7-2),好氧反应区内底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曝气器(7-5)、中部设置有呈S性分布的绳型好氧微生物填料(7-4)、顶部设置有消泡器(7-10),曝气盘与进气管Ⅰ相连通,出水区内底部设置有混合液回流泵(7-7),混合液回流泵通过回水管道与厌氧反应区相连通,出水区的一侧壁上部设置有断面为L形的出水堰板、下部设置有引流管,引流管通过消泡泵组(7-8)与消泡器(7-10)相连通,出水堰板上设置有出水管;所述改良AO池B(11)的结构与改良AO池A(7)的结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兰炭废水多级处理的生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器(7-10)为储水管上均匀分布有喷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兰炭废水多级处理的生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沉池A(9)为二沉池本体(9-2)一侧底部设置有污泥斗(9-5)、上端内侧壁上设置有L形的进水堰板Ⅱ(9-1),进水堰板Ⅱ(9-1)围成的区域内设置有进水管,污泥斗(9-5)侧壁上加工有取样管,二沉池本体(9-2)另一侧内侧壁上设置有L形出水堰板Ⅱ(9-4),出水堰板Ⅱ(9-4)的高度<进水堰板Ⅱ(9-1)的高度,出水堰板Ⅱ(9-4)围成的区域内设置有出水管,二沉池本体(9-2)顶部设置有行车式刮泥机(9-3);所述二沉池B(10)和二沉池A(9)的结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兰炭废水多级处理的生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处理系统包括厌氧配水池(1)、四个并联厌氧水解塔(3),厌氧配水池(1)输出管通过管道与四个并联厌氧水解塔(3)的污水进水管(3-11)相连通,厌氧配水池(1)与四个厌氧水解塔(3)之间的管道上均设置有废水提升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兰炭废水多级处理的生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水解塔(3)为:圆柱形的塔壳(3-2)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厌氧料填充区(3-8)、旋流配水器(3-7)、三相分离器(3-5)、出水堰Ⅰ(3-4),三相分离器(3-5)的废水排出口与出水堰Ⅰ(3-4)进水孔相连通,塔壳(3-2)外顶部设置有脱泡罐(3-1),塔壳(3-2)外上端设置有与出水堰Ⅰ(3-4)另一端相连通的出水管、中部设置有与旋流配水器(3-7)相连通的自来水进水管(3-12)、底部设置有污泥输出管(3-10)、放空管(3-9)、污水进水管(3-11),三相分离器(3-5)的排气管通过管道与脱泡罐(3-1)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兰炭废水多级处理的生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配水器(3-7)为中心管壁上圆周方向设置有均匀分布的6~8个直布水管,中心管与直布水管相连通,中心管一端封闭、另一端与塔壳(3-2)上自来水进水管(3-12)相连通,直布水管上均匀分布有喷水嘴,喷水嘴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1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兰炭废水多级处理的生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厌氧处理系统的排气管通过管道与无火焰燃烧装置(2)相连、排水管通过管道与混合池(4)的进水管相连通,混合池(4)的排水管分为两路,一路与生物增浓池a(6)的进水管相连通,另一路与生物增浓池b(13)的进水管相连通,生物增浓池a(6)的排水管和生物增浓池b(13)的排水管通过第一总管道与改良ao池a(7)的进水管和改良ao池b(11)的进水管相连通,改良ao池a(7)的出水管和改良ao池b(11)的出水管通过第二总管道与二沉池a(9)的进水管和二沉池b(10)的进水管相连通,二沉池a(9)的排泥管和二沉池b(10)的排泥管与二沉池排泥泵组(8)的入口相连通,二沉池排泥泵组(8)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排污泥总管和改良ao池a(7)及改良ao池b(11)相连通,生物增浓池a(6)及生物增浓池b(13)的排污泥管通过生物增浓池排泥泵组(5)与排污泥总管相连通;生物增浓池a(6)、生物增浓池b(13)、改良ao池a(7)、改良ao池b(11)的进气管通过管道与鼓风机(12)的出风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兰炭废水多级处理的生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良ao池a(7)为ao池本体(7-1)上设置有盖板,ao池本体(7-1)内依次设置有第一隔板(7-3)和第二隔板(7-6)将ao池本体(7-1)分割成厌氧反应区、好氧反应区、出水区,厌氧反应区和好氧反应区通过第一隔板(7-3)顶部的水流通道ⅰ相连通,好氧反应区和出水区通过第二隔板(7-6)中部的水流通道ⅱ相连通,盖板上设置有与厌氧反应区相连通的加药管道(7-11)、进水管(7-13)、污泥回流管(7-12),污泥回流管(7-12)通过管道与二沉池排泥泵组(8)的出口相连通,厌氧反应区内设置有潜水搅拌器(7-2),好氧反应区内底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曝气器(7-5)、中部设置有呈s性分布的绳型好氧微生物填料(7-4)、顶部设置有消泡器(7-10),曝气盘与进气管ⅰ相连通,出水区内底部设置有混合液回流泵(7-7),混合液回流泵通过回水管道与厌氧反应区相连通,出水区的一侧壁上部设置有断面为l形的出水堰板、下部设置有引流管,引流管通过消泡泵组(7-8)与消泡器(7-10)相连通,出水堰板上设置有出水管;所述改良ao池b(1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月东高立国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榆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