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带起重机桅杆收放自动控制液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76016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履带起重机桅杆收放自动控制液压系统包括第一液压泵、第二液压泵、主阀、第三液压泵、第一切换阀组、第二切换阀组、电磁阀、制动器和辅助阀。主阀具有P口、A口和B口,主阀的P口连接所述第一液压泵,主阀上还连接有所述第一切换阀组和第二切换阀组,主阀的A口和B口分别与马达连接。制动器连接于马达和电磁阀的P口。第二液压泵连接于电磁阀的A口、第一切换阀组和第二切换阀组。辅助阀具有P口、A口和B口,辅助阀通过P口与第三液压泵连接,辅助阀的A口连接于桅杆油缸的无杆腔,辅助阀的B口连接于桅杆油缸的有杆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实现桅杆自动收放,而且收放效率高,在收放过程中,不会乱绳。

Automatic control hydraulic system for mast retracting and launching of crawler cra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rawler crane mast and automatic control of the hydraulic system comprises a first hydraulic pump, a second hydraulic pump, main valve, third hydraulic pump, a first switching valve group, second switching valve group, electromagnetic valve, brake and auxiliary valve. The main valve has a P port, A port and B port, the main valve port P i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hydraulic pump, the main val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witching valve group and the second switching valve group, A and B of the main valve port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a motor. The brake is connected to the P port of the motor and solenoid valve. Second the hydraulic pump is connected to the A port of the solenoid valve, the first switching valve group and the second switching valve group. The auxiliary valve has P port, A port and B port, the auxiliary val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third hydraulic pump through the P port, and the A port of the auxiliary val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rodless cavity of the mast cylinder, and the B port of the auxiliary val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rod cavity of the mast cylinder. The invention can realize the automatic retracting and retracting of the mast, and has high efficiency of collecting and releasing, and can not be disorderly in the process of collecting and retrac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履带起重机的桅杆,尤其涉及用于控制履带起重机桅杆收放自动控制液压系统,该系统用于控制履带起重机的桅杆,实现履带起重机桅杆的自动升降。
技术介绍
传统的履带起重机桅杆收放方式通常采用多名操作手联合操作的方式来实现收 放,该联合操作方式是一名操作手在司机室里操作变幅巻扬动作,另外一名操作手在司机 室外用遥控器来操作桅杆油缸动作,从而,实现履带起重机桅杆的收放。 但是,由于采用人工操作,因此,在操作的过程中,巻扬动作的快慢不协调,因此, 操作手可能使得巻扬动作过快而导致钢丝绳预紧力减小,从而,乱绳。又由于需要两个操作 手共同完成配合完成桅杆的收放动作,不仅效率低,而且,人为控制因素很多,很难保证两 个操作手的协调性。 并且传统的履带起重机桅杆收放操作方式在扳起或下落时系统压力始终是维持 不变,扳起时变幅钢丝绳受力不均,而下落时由于桅杆与变幅动作不同步,由于桅杆重量较 重易出现整机抖动或采用桅杆被动下压油缸,油缸高压稳定性较差,易出现被压弯的潜在 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履带起重机桅杆收放自动控制液压系统,该系统能实现 桅杆的自动收放,不会乱绳,收放效率高。并且本专利技术在油缸的起升与收回过程中增加了角 度传感器控制油缸压力,在扳起油缸和变幅桅杆同步收放工作全程中,有桅杆角度传感器 和变幅拉力传感器监控,过载保护功能,使得油缸收放工作的安全性大大增加,杜绝油缸和 桅杆被压弯的危险。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履带起重机桅杆收放自动控制液压系统,包括第一液压泵、第二液压泵、主阀、第 三液压泵、第一切换阀组、第二切换阀组、电磁阀、制动器和辅助阀。主阀具有P 口、A 口和B 口 ,主阀的P 口连接所述第一液压泵,主阀上还连接有所述第一切换阀组和第二切换阀组, 主阀的A 口和B 口分别与马达连接。制动器连接于马达和电磁阀的P 口。第二液压泵连接 于电磁阀的A 口、第一切换阀组和第二切换阀组。辅助阀具有P 口、 A 口和B 口,辅助阀通 过P 口与第三液压泵连接,辅助阀的A 口连接于桅杆油缸的无杆腔,辅助阀的B 口连接于桅 杆油缸的有杆腔。 所述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平衡阀,所述平衡阀的A 口与回油箱连接,所述平衡阀 的A1 口连接辅助阀的A 口,所述平衡阀的B 口与桅杆油缸的有杆腔连接,所述平衡阀的C1 口与桅杆油缸的无杆腔连接。 所述自动控制液压系统还包括压力控制阀组包括比例减压阀、第二电磁阀和梭 阀;压力控制阀组具有P1 口、P2 口和P3 口,所述P1 口连接于桅杆油缸的有杆腔、辅助阀的B 口和梭阀,所述P2 口连接于平衡阀的B 口和梭阀,所述P3 口连接于第一切换阀组、第二切换阀组、第二液压泵、电磁阀和比例减压阀的进口,比例减压阀的出口连接第二电磁阀的进口,比例减压阀的T 口与第二电磁阀的T 口连接,第二电磁阀的A 口连接梭阀。 所述自动控制液压系统还包括角度传感器,该角度传感器设置在支撑臂上,并与压力控制阀组中的比例减压阀电性连接。 所述平衡阀包括保持压力所用的单向阀以及高压卸荷所用的溢流阀该溢流阀还 具备先导控制机能使得溢流阀压力可已实时调节。 所述自动控制液压系统还包括压力传感器,该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桅杆油缸的无杆腔,压力传感器与第一切换阀组的电磁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电性连接。 本专利技术操作如下 1、桅杆同步扳起操作在主机由工厂运至工地处需要组装或是其他工况需要水平 放置的桅杆起升时,将控制旋钮打到安装模式下。按下扳起油缸扳起控制按钮进行桅杆扳 起动作,桅杆油缸主动伸出,同时变幅机构随动放绳(注要求变幅机构放绳速度稍慢),桅 杆油缸适应变幅机构放绳速度,油缸的溢流压力根据桅杆的角度变化而适时或分段变化。 桅杆角度大时,油缸的溢流压力小,油缸扳起力就小;桅杆角度小时,油缸的溢流压力大,油 缸扳起力就大。保证桅杆不会因为油缸压力过大导致破坏,直到桅杆角度到达桅杆靠自身 重力可自由下落的垂直极限位置停止。变幅拉力传感器和油缸压力传感器同时监控,传感 器测值大于规定时,停止扳起油缸动作,启动过载保护功能。此过程中,保持变幅机构钢丝 绳始终有一定的预紧力,从而避免乱绳。 2、桅杆同步扳落操作在主机需要转场时,桅杆与臂架未连接已拆卸,控制旋钮打 到安装模式下,扳起油缸须全部伸出状态。操作变幅手柄进行变幅机构收绳动作,桅杆收 回。变幅机构收绳同时桅杆油缸不动作,桅杆油缸通过适时或分段溢流控制压力,适应变幅 机构收绳操作,油缸的溢流压力根据桅杆的角度变化而适时或分段变化。桅杆角度大时,油 缸的溢流压力小,油缸抗力就小;桅杆角度小时,油缸的溢流压力大,油缸抗力就大。保证桅 杆不会因为油缸压力过大导致破坏,直到桅杆角度到达水平极限位置停止。变幅拉力传感 器和油缸压力传感器同时监控,传感器测值大于规定时,停止桅杆油缸动作,启动过载保护 功能。此过程中,保持变幅机构钢丝绳始终有一定的预紧力,从而避免乱绳。 3、安装模式下,桅杆在垂直极限位置和水平极限位置之间时,桅杆未连接臂架,变 幅机构钢丝绳收放和桅杆油缸縮伸可实现同步动作。 4、安装模式下,桅杆角度到达自装卸角度上限位,桅杆变幅动作停止,再次拉动变幅手柄时须检测桅杆油缸位置,如果不在垂直极限位置,且变幅拉力传感器测值又小于一定值时(说明桅杆与臂架未连接),桅杆变幅不可做收绳动作,直到桅杆油缸在垂直极限位置时才可继续变幅手柄收绳动作,直到桅杆到达垂直极限位置,进一步动作可按技术路线2进行。注意桅杆角度到达自装卸角度上限位,并进入自装卸角度范围时,扳起油缸和变幅机构不做同步动作,可分别作单独动作。5、在工作模式下,自装卸角度上限位解除。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本专利技术由辅助阀的一端电磁铁得电,使得第三液压泵的油液进入桅杆油缸 的无杆腔,或者辅助阀的失电,桅杆自动下压而使得桅杆油缸的无杆腔的油液流入回油箱,从而,桅杆能够自动收放,桅杆收放效率高,而且第二液压泵的油液经过第一切换阀组或者 第二切换阀组而使得主阀换向而推动马达,马达转动而实现收绳或者放绳的动作,因此,在 收放的过程中,桅杆的下降或者上升与收绳或者放绳的动作协调性好,不会乱绳,收绳效率高。 2、由于设置平衡阀,使得整个收放过程中压力保持恒定,动作平稳。并且由于该平 衡阀的存在,使得收放过程中桅杆油缸与桅杆的刚性连接的冲击转化为液压的柔性缓冲, 避免桅杆油缸的意外折弯。 3、由于压力控制阀组包括比例减压阀、电磁阀和梭阀,因此,可通过比例减压阀来 调节平衡阀的压力,可以避免钢丝绳受拉力过大和油缸桅杆下降过快,例如,比例减压阀输 出的油液压力增大时,平衡阀中油液的压力会减小,从而,可以避免桅杆升起和放绳速度不 一致而导致钢丝绳受力过大;比例减压阀输出的油液压力减小时,平衡阀输出的油液的压 力会增大,从而,避免由于桅杆重力导致桅杆下降过快。 4、由于设置有角度传感器,角度传感器侦测桅杆角度的变化,角度传感器将信号 传递给压力控制阀的比例减压阀,从而使得比例减压阀输出的油液压力随着角度的变化而 变化,从而,桅杆的下降和钢丝绳的收绳一一致,或者桅杆的上升和钢丝绳的放绳一致。 5、由于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当有意外情况导致桅杆油缸的无杆腔的油液压力迅速 升高时,压力传感器给发出信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履带起重机桅杆收放自动控制液压系统,其特征是:该系统包括第一液压泵、第二液压泵、主阀、第三液压泵、第一切换阀组、第二切换阀组、电磁阀、制动器、桅杆油缸、辅助阀和一控制器;主阀具有P口、A口和B口,主阀的P口连接所述第一液压泵,主阀上还连接有所述第一切换阀组和第二切换阀组,主阀的A口和B口分别与马达连接;制动器连接于马达和电磁阀的P口;第二液压泵连接于电磁阀的A口、第一切换阀组和第二切换阀组;辅助阀具有P口、A口和B口,辅助阀通过P口与第三液压泵连接,辅助阀的A口连接于桅杆油缸的无杆腔,辅助阀的B口连接于桅杆油缸的有杆腔;控制器,分别电性连接第一、第二切换阀组的电磁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继文林子超朱安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三一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