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复合无纺布,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耐磨抗菌结构的无纺布。
技术介绍
1、无纺布是一种非织造布,它是直接利用高聚物切片、短纤维或长丝将纤维通过气流或机械成网,然后经过水刺、针刺或是热轧加固,最后经过后整理形成的无编织的布料。具有柔软、透气和平面结构的新型纤维制品,其最大的特点是不产生纤维屑,还有棉质的感觉,且工艺流程短,生产效率高,在很多应用场合中逐步取代传统的纺织品。
2、与传统纺织布料相似,无纺布易吸液,其多孔隙结构更易残留滋生细菌,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浸渍或是涂覆等方法向无纺布中引入抗菌剂,赋予无纺布一定的抗菌性,目前用于纺织品的抗菌剂种类繁多,整体抗菌性能良好,但是,抗菌剂易脱落,加之无纺布的多孔结构,在洗涤过程更易变形脱落,导致无纺布的耐磨性和长效抗菌性不佳,在非一次性面料中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耐磨抗菌结构的无纺布。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耐磨抗菌结构的无纺布,由基布和功能涂层组成,其特征在于,功能涂层的原料按照重量份计包括:成膜乳液100份、强化抗菌剂3.2-4.5份、促进剂4-5份、光引发剂0.3-0.4份、消泡剂0.2-0.3份和润湿剂0.1-0.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耐磨抗菌结构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亚氨基二乙酸二乙酯、3-氯丙醇、三乙胺和无水丙酮的用量比为0.1mol:0.25-0.3mol:10-15mL:45-60m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耐磨抗菌结构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锌铈杂化微粉、中间体和乙醇的用量比为100g: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耐磨抗菌结构的无纺布,由基布和功能涂层组成,其特征在于,功能涂层的原料按照重量份计包括:成膜乳液100份、强化抗菌剂3.2-4.5份、促进剂4-5份、光引发剂0.3-0.4份、消泡剂0.2-0.3份和润湿剂0.1-0.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耐磨抗菌结构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亚氨基二乙酸二乙酯、3-氯丙醇、三乙胺和无水丙酮的用量比为0.1mol:0.25-0.3mol:10-15ml:45-60m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耐磨抗菌结构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锌铈杂化微粉、中间体和乙醇的用量比为100g:1.8-2.4g:150-200ml。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耐磨抗菌结构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前驱体、甲代烯丙基醇、苯酚、三氯化铝和甲苯的用量比为100g:12-16ml:25-30mg:5-8mg:80-100m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耐磨抗菌结构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锌铈杂化微粉的制备方法为:将氯化锌和氯化铈溶于草酸溶液,水浴控制温度为45-55℃,施加20-25khz超声分散,缓慢加入氨水调节ph值至4,转为80-120rpm搅拌,再次加入氨水调节ph值至6,之后静置12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翱清,廖慧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三立无纺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