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镇生活污水的深度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4458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城镇生活污水的深度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经过常规二级生化系统处理后的城镇生活污水进入活性碳吸附罐,吸附饱和后,系统自动切换至另外一个活性碳吸附罐;同时开启臭氧系统,对已饱和的活性碳吸附罐进行反冲洗,反冲洗废水BOD/COD比值达到0.4-0.6后,废水进入调节池后重新进入生化系统处理;反冲洗在各吸附罐中循环进行。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充分考虑了臭氧使用过程中的经济性、臭氧发生器的稳定运行,解决了目前低浓度废水与臭氧接触时导致的传质效率低下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在整个处理过程中,不产生二次污染,降低了COD排放总量,运行便捷,投资和运行费用远低于传统深度处理系统。

Advanced treatment process for town domestic sewag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dvanced treatment process of urban sewage,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two after conventional biochemical system after treatment of urban sewage into the activated carbon adsorption tank, after adsorption, the system will automatically switch to another activated carbon adsorption tank; at the same time open the ozone system, backwash on activated carbon the adsorption tank is saturated, backwash water BOD / COD ratio reached 0.4 - 0.6 after the waste water enters the regulating tank after re entering the biochemical system; backwashing cycle in the adsorption tank.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considered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and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ozone generator, ozone in the process of using,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ow efficiency of the mass transfer in low concentration wastewater with ozone contact in the process of the invention in the whole process, does not have two pollution, reducing the total amount of COD emission, convenient operation, investment and operation the cost is much lower than the traditional depth process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合各种废水经过常规生化处理后的深度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根据国家环保部《200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06年我国废水总排放量537. 0亿 吨,其中生活污水297. 5亿吨,按照目前污水处理工艺,以出水CODcr(化学需氧量)浓度为 100mg/L计算,则CODcr排放总量为297. 5万吨,而且这部分有机物大部分经过物化或者生 化方法处理后残余部分皆为难降解有机物,排放至天然水体、海洋( 一般本底值CODcr小于 30mg/L)中将造成海洋渔业减产、滩涂收益降低、蓝藻爆发等等问题。目前,大部分城镇污水 厂都一定程度上接纳了部分的工业废水,导致处理效率降低,大部分执行《城镇污水厂污染 物综合排放标准》二级(CODcr小于100mg/L)或者三级标准(CODcr小于120mg/L)。由于 我国在污水纳管整体规划方面缺乏经验以及过快的经济增长速率,导致城镇污水厂设计负 荷远低于实际负荷,出水排放水平远高于设计水平。太湖、滇池、苏州河都是非常惨重的经 验教训,国家每年需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治理因湖泊富营养化(纳污负荷过高) 造成的严重后果。 根据我国2002年新颁布的城镇污水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城市污水厂排放要达到 一级A标准(CODcr为50mg/L)和一级B标准(CODcr为60mg/L),目前绝大部分污水处理厂 远远达不到一级排放标准。因此,寻求经济、合理、高效的城市生活污水成套处理技术成为 当前主要的需求。 目前常规的城市污水活性碳深度处理工艺存在如下几个问题(1)活性碳深度处 理过程中,活性碳再生一直是一个难题,导致运行费用高昂和深度处理效果不稳定;(2)城 市生活污水经过二级生化处理后,有机物浓度大大降低,影响了臭氧氧化的处理效率,同时 臭氧发生器很难匹配高流量的城市生活污水。 清华大学提出使用"臭氧+生物活性碳"技术,共申请了七项专利,生化出水经过 臭氧接触氧化后,进入活性碳或者生物活性碳系统进行处理,主要机理是通过臭氧的预氧 化技术,使生化出水中难降解物质降解成小分子物质、活性氧能够接枝至某些分子键中,从 而提高了其可生化性,利用活性碳表面形成的生物膜对可生化物质的降解、颗粒活性碳吸 附作用、活性碳过滤作用等进行深度处理,具有一定的处理效果。然而,其也存在一定的问 题,首先由于城镇污水生化处理出水有机物浓度较低,臭氧氧化接触池中传质效率低,导致 出水臭氧接触池中臭氧利用效率较低,浪费能耗与处理成本。此外,活性碳再生也是一大难 题,再生出水的有机物B0D/C0D浓度很低,回流至前端将可能影响整个生化的处理效率。其 没有将污水处理作为一个系统进行开发,污水处理每个环节都是息息相关的。 中国科学院湖泊生态研究所、沈阳生态研究所等机构使用悬浮填料、地下渗透系 统对生活污水处理后达到回用标准。悬浮填料及地下渗透系统处理生活污水,主要依靠填 料的过滤、植物吸收、微生物作用等等。鉴于目前日益紧张的城市用地以及严格的排放标准,限制了人工湿地作为深度处理的主要方式。人工湿地处理效果不稳定(受温度影响变 化大)、基质容易堵塞、脱氮效果不明显等等,都限制了人工湿地的二次利用。人工湿地系统 的进水负荷很低,需要保持二级生化出水C0Dcr小于80mg/L甚至更低的情况下,才可能够 保证出水达到中水回用的标准。 为提高城市污水深度处理效果,为城镇生活污水厂提供全新的污水解决方案,特 别是针对后续深度处理效率低、能耗高等问题,需提出可行、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目前城镇污水厂存在的深度处理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的 城镇生活污水深度处理工艺,整个处理工艺达到如下目的(l)提高臭氧与污染物的接触 效率,减少臭氧的消耗浓度;(2)改变臭氧连续运行的模式,极大的提高了臭氧发生器的寿 命;(3)改变活性碳系统再生困难,难以稳定运行的问题;(4)提供一种全新的城镇生活污 水深度处理技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种城镇生活污水的深度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经过常规二级生化系统处理后的城镇生活污水,C0D为150mg/L以下,该污水 通过阀门和提升泵进入活性碳吸附罐,吸附饱和后,系统自动切换至另外一个活性碳吸附 罐; 2)、同时开启臭氧系统,对已饱和的活性碳吸附罐进行反冲洗,利用臭氧与高浓度 有机物的充分接触,将有机物分子充分氧化后,反冲洗废水B0D/C0D比值达到0. 4 0. 6 后,废水进入调节池后重新进入生化系统处理; 3)、另外一个活性碳吸附罐吸附饱和后,系统将重新切换至反冲洗后的活性碳罐 进行工作,循环进行。 活性碳罐中可以单独使用活性碳。也可以根据废水水质填充铁刨花、煤渣、大理石 等等,从而形成适合废水性质的处理工艺,但主体吸附物质仍为颗粒活性碳,整个活性碳填 充率为50 80% (重量百分比)。 臭氧系统选择钛合金的的曝气设备,从而保证耐腐蚀、臭氧传递效率。 臭氧反冲洗时间和浓度取决于废水处理的系统设计,一般反冲洗时间为1 3h,臭氧产生量范围为lkg/h 10kg/h。 适用于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城镇生活污水生化出水性质为C0D 150mg/L以下,一般能 够在此浓度下稳定运行,对无机盐浓度没有硬性要求。常规二级处理系统能够极大的降低 有机物负荷,从而降低运行成本。 本专利技术不涉及到生化处理,采用物理、化学方法相结合的处理方法,但反冲洗水具 有很高的可生化性,可重新进入前端生化系统进行处理。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工艺中臭氧反冲洗出水与生化出水分子量分布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工艺是如何实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城镇生活污水经常规二级处理后,出水由清水池1经过阀门2和提升 泵3进入活性摊吸附罐7,通过阀门4控制废水的流量,活性碳吸附罐7包括布水板9和布 气管IO,处理后达标废水经过阀门12和阀门18排入消毒池19中回用。活性碳罐7吸附饱 和后,废水通过阀门4关闭,阀门5打开,废水进入平行活性碳吸附罐8中,活性碳吸附罐8 也包括布水板20和布气管11,出水经过阀门15控制进入消毒池19。同时,臭氧发生器17 启动,阀门16关闭,阀门12打开,此时开始活性碳罐7反冲洗过程,反冲洗废水进入调节池 中,如果活性碳罐8吸附饱和,将重新切换至活性碳罐7工作,循环进行。当废水水质特殊 时,阀门14打开,臭氧发生器17提供部分臭氧从而改善进水在活性碳表面的吸附表现或者 将系统改造成臭氧_活性碳系统。 实施例2 活性碳在废水深度处理过程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活性碳再生过程一直 是深度处理的难题,再生成本巨大、操作复杂、二次吸附能力降低等缺点限制了活性碳在 废水深度处理过程中的应用。常规使用的"臭氧+生物活性碳工艺"往往存在臭氧利用效 率低、活性碳表面容易堵塞等问题,限制了其广泛使用,并且臭氧与生物活性碳仅仅有固定 的去除效率,不能够满足变化的水质需求,实验选择市场普遍使用的颗粒活性碳,目数为 100 200之间。 表1臭氧反冲洗次数对活性碳吸附容量影响 <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城镇生活污水的深度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经过常规二级生化系统处理后的COD为150mg/L以下的城镇生活污水,通过阀门和提升泵进入活性碳吸附罐,吸附饱和后,系统自动切换至另外一个活性碳吸附罐;  2)同时开启臭氧系统,对已饱和的活性碳吸附罐进行反冲洗,利用臭氧与高浓度有机物的充分接触,将有机物分子充分氧化后,反冲洗废水BOD/COD比值达到0.4~0.6后,废水进入调节池后重新进入生化系统处理;  3)另外一个活性碳吸附罐吸附饱和后,系统将重新切换至反冲洗后的活性碳罐进行工作,循环进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峰李玲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联喆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