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鞍弧面尺寸无接触式测量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4101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铁路货车部件测量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承载鞍弧面尺寸无接触式测量装置及方法,其装置包括:角度分度控制器,所述角度分度控制器连接柔性连轴器,柔性连轴器的外侧套接旋转轴承,旋转轴承下端连接极坐标旋转伺服电机,旋转轴承外侧连接伸缩式传感器底座和旋转传动机构,伸缩式传感器底座安装激光位移传感器,激光传感器两侧装有轴向夹紧气缸,极坐标旋转伺服电机连接旋转传动机构,极坐标旋转伺服电机安装在极坐标驱动底座内部,极坐标驱动底座连接滑动平台机构,滑动平台机构连接直线驱动伺服电机、工件装夹底座和测量机构底座,工件装夹底座顶端安装承载鞍工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及方法,结构简单,测量结果精确合理,安全系数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货车部件测量的,尤其涉及承载鞍弧面尺寸无接触式测量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铁路货运提速势在必行,铁路运输的特定模式出现专属需求与控制的增加态势,承载鞍是铁路货车的重要安全部件,crcc认证产品,产品用量较多,目前铁路货车制造行业多采用传统的承载鞍毛刺打磨或传统承载鞍工件测量模式生产。

2、在实际应用中,采用传统的承载鞍毛刺打磨方式,在传统加工后由人工完成,其流程是生产在现场人工码垛堆放,按照图纸要求使用手持电动角磨机、旋转锉,进行多角度、多方位进行打磨,其缺点是,所需场地空间大、生产效率低、钻孔尺寸精度差,劳动强度大、环境差、安全隐患大、质量漏洞多、返修率高。

3、针对传统承载鞍工件测量模式生产的方式,主要采用传统人工检测,其流程是在现场工件码放,按照技术文件要求使用各类专用检具进行逐项检验,经校核后人工录入形成电子文档,完成参数数据上传。

4、传统承载鞍工件测量模式生产的主要缺点是,由于检验项目多、批量大,只能采用抽检、重点尺寸重点控制的方法实施,导致整体检验覆盖率差、劳动强度大、成本高、场地占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承载鞍弧面尺寸无接触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鞍弧面尺寸无接触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分度控制器(1)的底端连接极坐标驱动底座(7),所述极坐标驱动底座(7)的一侧为工件装夹底座(9),所述工件装夹底座(9)与滑动平台机构(10)通过螺丝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鞍弧面尺寸无接触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传动机构(13)连接伸缩式传感器底座(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鞍弧面尺寸无接触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装夹底座(9)的顶端安装轴向夹紧气缸(5)和径向夹紧气缸(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承载鞍弧面尺寸无接触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鞍弧面尺寸无接触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分度控制器(1)的底端连接极坐标驱动底座(7),所述极坐标驱动底座(7)的一侧为工件装夹底座(9),所述工件装夹底座(9)与滑动平台机构(10)通过螺丝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鞍弧面尺寸无接触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传动机构(13)连接伸缩式传感器底座(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鞍弧面尺寸无接触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装夹底座(9)的顶端安装轴向夹紧气缸(5)和径向夹紧气缸(12)。

5.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提出的承载鞍弧面尺寸无接触式测量装置的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文齐崔禹商宏升侯瑛琦王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诚成非标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