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公共交通,特别涉及一种无障碍升降坡道机械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1、对于公交车、长途客车、无轨电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为了保证其具有一定的越障能力,车辆底盘一般与地面有约30cm的高度差。在车门处,一般会设置相应的阶梯以方便乘客上下车,但也无法弥补车底与地面的这一部分高度差,对于老年人或残障人士不够友好。
2、目前,市面上也存在一些减少此部分高度差以方便老年人或残障人士上下车的方法,例如给公共交通工具安装气动避震系统,当到站时通过释放气缸使车辆高度整体降低;或者在车门处安装有可以翻转的斜坡板,将其翻出后搭在路面上即可形成一个斜坡,乘客可以踩着斜坡板上下车。
3、但是,为公共交通安装气动避震系统成本较高,而且其只能削减部分高度差,对于坐轮椅的残障人士依然不够友好。对于内置在车辆出入口的斜坡板,其虽然确实便于老年人或残障人士上下车,但斜坡板的翻转需要手动翻转,意味着需要其他乘客或者司机进行操作。操作过程繁琐,乘客上下车后还得把斜坡板重新收纳好,当车内乘客较多时也不好翻出斜坡板,仍然具有较多弊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障碍升降坡道机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障碍升降坡道机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00)包括第一电机(210)、齿轮(220)和齿条(230),所述齿条(230)安装于所述活动架(100)上且与所述活动架(100)的滑动方向平行,所述齿轮(220)安装于所述第一电机(210)的输出轴,所述齿轮(220)与所述齿条(230)啮合,所述第一电机(210)启动后能够驱使所述活动架(100)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障碍升降坡道机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230)的数量有两个且相互平行,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障碍升降坡道机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障碍升降坡道机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00)包括第一电机(210)、齿轮(220)和齿条(230),所述齿条(230)安装于所述活动架(100)上且与所述活动架(100)的滑动方向平行,所述齿轮(220)安装于所述第一电机(210)的输出轴,所述齿轮(220)与所述齿条(230)啮合,所述第一电机(210)启动后能够驱使所述活动架(100)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障碍升降坡道机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230)的数量有两个且相互平行,所述齿轮(220)的数量有两个且通过一个连轴杆连接,两个所述齿轮(220)一一对应地与两个所述齿条(230)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障碍升降坡道机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替换为连杆组(330),所述底座(310)的两侧均安装有所述连杆组(330),所述连杆组(330)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连杆,所述活动架(100)、所述底座(310)和两根所述连杆共同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障碍升降坡道机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电机(320)的输出轴作为其中一个所述连杆的旋转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障碍升降坡道机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00)具体为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两端分别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明阳,李一达,李宁馨,袁佳婕,吴起扬,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