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卵寄生蜂人工繁殖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30 阅读:6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卵寄生蜂人工繁殖方法及装置,旨在提出一种卵寄生蜂人工繁殖方法,主要在于提出一种在可设置多层栅格挂卵卡的网箱中进行人工产卵繁殖的新方法,并提供了应用该方法所需的装置。所述的人工产卵繁殖的新方法是在设置多层栅格挂卵卡的网箱中进行的,首先将挂有卵卡的栅格置于上层,让卵寄生蜂寄生后,更换卵卡时,逐次整批依序将挂有卵卡的栅格移至下一层,再将新的挂有卵卡的栅格置于顶层,卵寄生蜂自行转移至新的卵卡上,产卵后,将上述各层栅格挂卵卡依次向下移动一层,再将新的栅格挂卵卡置于顶层,最后将卵卡整批移出网箱。此方法省去人工拍打或扫刷工序,避免了在此工序中对母蜂的伤害,实现了不伤害母蜂条件下完成更换卵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技术,涉及一种卵寄生蜂人工繁殖方法以及应用该方法所需要的装置。技术背景-卵寄生蜂是农林害虫生物防治的重要天敌昆虫,它将卵产在被寄生昆虫的卵里,幼虫就 以寄生卵中的营养物质为食,从而达到消灭天敌昆虫的目的。卵寄生蜂可以辨别已被寄生的 寄主和健康寄主,避免过寄生或多寄生,因此同种卵寄生蜂一般不会在已被寄生的卵中再次 产卵。平腹小蜂是荔蝽、松毛虫生物防治的天敌昆虫,常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繁殖此蜂。 在此期间,由于华南地区温度较低,因此需要在实验室内,相对稳定的温湿度条件下进行繁 殖。目前,少量繁蜂时采用玻璃瓶(管)或塑料瓶(管、盒)方法;大量繁蜂以繁蜂间支架 挂卵卡方式或暗房幕墙挂卵卡式进行。平腹小蜂产卵期长,可连续产卵IO天以上,繁殖此蜂 时需要每天或隔天更换寄主卵卡,以充分利用成蜂繁殖效能,由于平腹小蜂在寄生或寻找寄 主卵过程中,对寄主卵有很强趋化性,常紧附于卵卡不易分开,更换卵卡时拍打成蜂容易使 其损伤而影响成蜂寿命和降低繁蜂效能。玻璃瓶(管)或塑料瓶(管、盒)繁蜂效率低,未 能适应大面积应用的需要;大量繁蜂所用的两种方式均未能解决平腹小蜂因趋光逃逸和因拍 打卵卡致使成蜂损伤而造成种蜂浪费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卵寄生蜂人工繁殖方法,主要在于提出了一种在可设置多层栅 格挂卵卡的阿箱中进行人工产卵繁殖的新方法,并提供了应用该方法所需的卵寄生蜂人工繁 殖网箱,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高繁殖效率,以达到生产流水线式的繁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以下技术方案卵寄生蜂人工繁殖过程中,在可设置多层栅格挂卵卡的网箱中进行人工产卵繁殖的新方 法,其步骤如下(1) 将卵寄生蜂人工繁殖网箱放入可控制光照和温湿度的繁殖间中,打开箱门,将挂有 卵卡的栅格放入箱中的上层,接入卵寄生蜂,让卵寄生蜂在寄主卵卡上产卵;(2) 当卵寄生蜂在卵卡上产卵后,将该上层栅格挂卵卡整批一次性调到下一层,而将挂 有新卵卡的栅格置于上层,由于卵寄生蜂具有趋光、趋化、向上的特点,同种卵寄 生蜂一般不会在已被寄生的卵中再次产卵而转移到新鲜的卵上产卵的特性、利用卵 寄生蜂飞翔和爬行能力,让其自行转移到新的寄主卵卡上产卵;(3) 当卵寄生蜂在新的寄主卵卡上产卵后,将上述各层栅格挂卵卡依次向下移动一层, 再将挂有新卵卡的栅格置于上层,让其自行转移到新的寄主卵卡上产卵;(4) 当下层卵卡没有母蜂寄生时,将该层栅格挂卵卡整体移出网箱; 上述过程的循环次数依网箱中的栅格挂卵卡层数而定;将移出网箱的卵卡,置于常规培养条件下让寄生卵发育至蛹期后冷藏作为母蜂或商品 蜂的蜂源。为实现上述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卵寄生蜂人工繁殖网箱-所述卵寄生蜂人工繁殖网箱内设有支架,支架上设有若干层可悬挂卵卡的栅格,栅格与 栅格之间的距离为20 40cm,栅格与支架之间具有移动装卸的结构,在网箱的一侧设有门。所述的栅格与支架之间采用挂钩式移动装卸结构连接,栅格为矩形,设置2 5个,栅格 上具有15~45根可悬挂卵卡的横杆。所述的网箱由不锈钢骨架外套100-160目纱网构成。所述的门为网箱前侧纱网通过拉链与网箱连接而形成门,以便放置、取出和更换卵卡时 操作,也便于更换和清洗。所述的不锈钢骨架之间可用卡套连接,便于安装、拆卸,且有利于远距离搬运,在非繁 蜂季节,可拆卸打包置于包装箱,占地体积小,使用灵活方便。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如下1. 采用在多层栅格挂卵卡的网箱中进行人工产卵繁殖的新方法,在更换卵卡时只需要 逐次整批依序将挂有卵卡的栅格移至下一层,再将新的挂有卵卡的栅格置于顶层, 母蜂自行转移至新的卵卡上产卵,省去人工拍打或扫刷工序,避免了在此工序中对 母蜂的伤害而影响母蜂寿命和降低繁蜂效能,实现了不伤害母蜂条件下完成更换卵 卡的过程。2. 利用母蜂的飞翔和爬行自行转移到新的卵卡,提高了卵寄生蜂后代的活力,保证了 商品蜂的质量。3. 网箱是一个的透风、透光的密闭空间,有利于防止卵寄生蜂的趋光逃逸。 附图说明图1是平腹小蜂人工繁殖网箱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平腹小蜂人工繁殖网箱如附图所示,网箱设置为长方体,可按需设置大小, 本实施例设置的长、宽、高分别为100cm、 40cm、 100cm,在不锈钢骨架外套120目的尼龙纱网构成整个网箱,网箱内设有支架4,支架4上可放置三层矩形栅格1,栅格l通过挂钩式 移动脱卸连接固定于支架4上,栅格1可以从支架4上移动脱卸掉,栅格1呈水平放置,栅 格与栅格之间间隔距离为30cm,栅格1上设有30根横杆2,夹子夹住卵卡悬挂于横杆2上, 每个横杆2上可悬挂两个卵卡,卵卡的长、宽分别设置为28cm、 18cin,网箱前侧的纱网通 过拉链与网箱的纱网连接构成门3,以便放置、取出和更换卵卡时操作,也便于更换和清洗, 不锈钢骨架之间通过卡套式的连接连接,便于安装、拆卸,有利于远距离搬运,在非繁蜂季 节,可拆卸打包置于包装箱,占地体积小,使用灵活方便。平腹小蜂人工繁殖过程中,利用上述平腹小蜂人工繁殖网箱,实现在可设置多层栅格挂 卵卡的网箱中进行人工产卵繁殖的新方法,其步骤如下-1. 将平腹小蜂人工繁殖网箱放入可控制光照和温湿度的繁殖间中,打开箱门,将挂有 卵卡的栅格放入箱中的上层,接入平腹小蜂,让平腹小蜂在寄主卵卡上产卵;2. 当平腹小蜂在卵卡上产卵后,定时更换卵卡时(一般需要1~2天),将挂有已被寄生的卵卡的栅格调至中层,而将挂有新卵卡的栅格置于上层,让其自行转移到新的寄 主卵卡上产卵;3. 当平腹小蜂在新的寄主卵卡上产卵后,定时更换卵卡时(一般需要1~2天),将上述 两层栅格挂卵卡依次向下移动一层,而将挂有新卵卡的栅格置于上层,让其自行转 移到新的寄主卵卡上产卵;4. 当下层卵卡没有母蜂寄生时,将该层栅格挂卵卡整体移出网箱; 如果网箱中还有母蜂可继续循环步骤2~4,如果没有则可以全部移出挂有卵卡的栅格。 将移出网箱的卵卡,置于常规培养条件下让寄生卵发育至蛹期后冷藏,作为母蜂或商品蜂的蜂源。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栅格每根横杆上可悬挂卵卡2张,每层可挂卵卡60张,每张卵卡的寄主卵 粒数约为柞蚕卵3000粒或米蛾卵50000粒,母蜂数量充足时,每天可更换一次蜂卡,繁殖平 腹小蜂15 16万头(按寄生率85%左右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卵寄生蜂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 (一)在可设置多层栅格挂卵卡的网箱中进行人工产卵繁殖,步骤如下: (1)将挂有卵卡的栅格置于上层,让卵寄生蜂寄生; (2)当卵寄生蜂在卵卡上产卵后,将该上层栅格挂卵卡整批一次性调到下一层,而将新的挂有卵卡的栅格置于上层,让卵寄生蜂自行转移到新的寄主卵卡上产卵; (3)当卵寄生蜂在新卵卡上产卵后,将上述各层栅格挂卵卡依次向下移动一层,而再将新的挂有卵卡的栅格置于上层,让卵寄生蜂再自行转移到新的寄主卵卡上产卵; (4)当下层的栅格挂卵卡上没有母蜂寄生时,将该层栅格挂卵卡整体移出网箱; 上述过程的循环次数依网箱中的栅格挂卵卡层数而定; (二)将移出网箱的卵卡,置于常规培养条件下让寄生卵发育至蛹期后冷藏作为母蜂或商品蜂的蜂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卵寄生蜂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一)在可设置多层栅格挂卵卡的网箱中进行人工产卵繁殖,步骤如下(1)将挂有卵卡的栅格置于上层,让卵寄生蜂寄生;(2)当卵寄生蜂在卵卡上产卵后,将该上层栅格挂卵卡整批一次性调到下一层,而将新的挂有卵卡的栅格置于上层,让卵寄生蜂自行转移到新的寄主卵卡上产卵;(3)当卵寄生蜂在新卵卡上产卵后,将上述各层栅格挂卵卡依次向下移动一层,而再将新的挂有卵卡的栅格置于上层,让卵寄生蜂再自行转移到新的寄主卵卡上产卵;(4)当下层的栅格挂卵卡上没有母蜂寄生时,将该层栅格挂卵卡整体移出网箱;上述过程的循环次数依网箱中的栅格挂卵卡层数而定;(二)将移出网箱的卵卡,置于常规培养条件下让寄生卵发育至蛹期后冷藏作为母蜂或商品蜂的蜂源。2. —种应用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卵寄生蜂人工繁殖网箱,其特征在于网箱内具有支架, 支架上设有若干层可悬挂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诗畴陈巧贤刘文惠吕欣戴建青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