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芯片,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bcd的vdmos漏极上引出结构。
技术介绍
1、当前主流的bcd工艺中,集成大功率器件主要是ldmos或ligbt。
2、与vdmos相比,要达到相同的耐压和功率容量,ldmos会占用更多的芯片面积,要在较小的芯片面积内实现高耐压,ldmos的漂移区中必须用到resurf(reduced surfacefield,降低表面电场)结构,这会增加功率芯片的设计复杂度和工艺难度。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应用于bcd的vdmos漏极上引出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bcd的vdmos漏极上引出结构,解决了增加了功率芯片的设计复杂度和工艺难度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应用于bcd的vdmos漏极上引出结构,包括:
3、衬底;
4、外延层,所述外延层设置于所述衬底的顶部;
5、pwell,所述pwell设置于所述外延层的顶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BCD的VDMOS漏极上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BCD的VDMOS漏极上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为N+衬底,所述外延层为N-外延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BCD的VDMOS漏极上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漏极上引出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BCD的VDMOS漏极上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半导体为VDMOS。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BCD的VDMOS漏极上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导体为CMOS+NPN+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bcd的vdmos漏极上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bcd的vdmos漏极上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为n+衬底,所述外延层为n-外延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bcd的vdmos漏极上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漏极上引出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军,李家贵,王逸豪,曹臻,吴茜,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电子芯业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