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施工,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大悬臂圆柱墩盖梁组合支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桥梁工程的大量增加以及新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大跨径和宽桥面桥梁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从而伴生出众多超高、超大跨径盖梁。盖梁在整个桥梁组成中起着承上传下的特别作用,因而盖梁施工在整个桥梁建造过程中属于较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2、盖梁施工时常用穿心钢棒法、抱箍法或落地支架法等一系列方法。穿心钢棒法通常需在主体墩柱上预埋穿心孔,便于后期钢棒与支撑体系安装,但其对主体结构破坏性较大,影响墩柱外观;抱箍法通常适用于圆柱墩且盖梁尺寸适中、结构荷载较小的情形、虽然安拆便利无需搭设落地式支架和设置预埋件但其安全系数较低;落地支架法通常对地基基础要求较高,使用环境受限,无法在跨河、跨深山峡谷地区使用,且落地式支架安拆工序繁琐,施工安全风险高。
3、中国专利文献cn 215164708 u记载了适用于双柱墩大悬臂大跨径盖梁施工的组合式托架,该托架主要通过三角架形成主支撑,而三脚架主要通过摩擦力和墩柱固定,然而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大悬臂圆柱墩盖梁组合支撑体系,其特征是:包括设置在圆柱墩(2)一侧的立柱(11),圆柱墩(2)上可拆卸的设有抱箍(12)和附墙连接件(13),附墙连接件(13)和立柱(11)连接,抱箍(12)位于附墙连接件(13)的上侧,相对的立柱(11)和抱箍(12)通过横向主梁(8)、纵向主梁(9)与卸荷砂筒(10)支承有操作平台(14),操作平台(14)用于盖梁(1)的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装配式大悬臂圆柱墩盖梁组合支撑体系,其特征是:抱箍(12)的上侧对称设有两个卸荷砂筒(10),相对的两个抱箍(12)之间通过两个横向主梁(8)连接,卸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大悬臂圆柱墩盖梁组合支撑体系,其特征是:包括设置在圆柱墩(2)一侧的立柱(11),圆柱墩(2)上可拆卸的设有抱箍(12)和附墙连接件(13),附墙连接件(13)和立柱(11)连接,抱箍(12)位于附墙连接件(13)的上侧,相对的立柱(11)和抱箍(12)通过横向主梁(8)、纵向主梁(9)与卸荷砂筒(10)支承有操作平台(14),操作平台(14)用于盖梁(1)的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装配式大悬臂圆柱墩盖梁组合支撑体系,其特征是:抱箍(12)的上侧对称设有两个卸荷砂筒(10),相对的两个抱箍(12)之间通过两个横向主梁(8)连接,卸荷砂筒(10)支承在横向主梁(8)下侧,纵向主梁(9)支承在横向主梁(8)的下侧,纵向主梁(9)的下部设有卸荷砂筒(10),卸荷砂筒(10)设置在立柱(11)的顶部,相对的两个圆柱墩(2)底部通过系梁(3)连接,立柱(11)的底部固定在系梁(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装配式大悬臂圆柱墩盖梁组合支撑体系,其特征是:平行设置的两个横向主梁(8)上通过多个纵向分配梁(7)连接,多个纵向分配梁(7)通过横向分配梁(6)连接,操作平台(14)设置在横向分配梁(6)的顶部,操作平台(14)的两侧设有用于施工盖梁(1)的托架(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装配式大悬臂圆柱墩盖梁组合支撑体系,其特征是:卸荷砂筒(10)包括筒塞(1001)和筒体(1004),筒塞(1001)位于筒体(1004)内,筒体(1004)内设有干砂(1005),干砂(1005)支承在筒塞(1001)底部,筒塞(1001)内设有填充块(1002),筒塞(1001)和填充块(1002)之间设有沥青嵌缝(1003),筒体(1004)侧壁沿周向设有多个卸料孔(100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装配式大悬臂圆柱墩盖梁组合支撑体系,其特征是:附墙连接件(13)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半环板(1301),第二半环板(1301)两侧设有锁板(1305),两个锁板(1305)通过螺钉(18)和螺母(19)连接,第二半环板(1301)上部设有滑道(1302),滑道(1302)内设有转接板(1303),转接板(1303)上设有第一安装板(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海军,王炜,尹相龙,赵林,张晨钟,吴志辉,付仁东,雷博,吴攀,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