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木结构桥梁连接节点,具体为一种带内嵌钢板加强的装配式木结构桥梁连接节点及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1、木结构桥梁是桥梁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它的发展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变迁。早期的木桥主要采用原木或横梁交错叠放构建,后来逐渐演变为采用更复杂的榫卯结构和拱桥设计。随着工程技术的进步,木结构桥梁在各个时代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钢铁和混凝土技术的发展,木桥的建造逐渐减少。然而,近年来,由于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性的关注,木结构桥梁再次受到重视,并在一些地区得到重新采用和发展。
2、在木结构桥梁的建造过程中,节点连接是提高桥梁使用寿命以及安全性的关键,现有的木结构桥梁支撑连接节点的承载力较低,在承受地震荷载时,桥梁上下柱所受应力较大,从而会影响整个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且现有木结构桥梁支撑连接节点安装方法较为繁琐,施工周期较长,极大影响桥梁的建造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结构承载力的带内嵌钢板加强的装配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内嵌钢板加强的装配式木结构桥梁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桥梁支撑下柱(1)、桥梁支撑上柱(2)、桥梁支撑梁(3)、异型钢板(4)、侧板(5)、核心筒(6),所述异型钢板(4)分别设置在桥梁支撑梁(3)的上下两侧,所述桥梁支撑梁(3)通过异型钢板(4)设置在桥梁支撑上柱(2)与桥梁支撑下柱(1)之间,所述桥梁支撑上柱(2)与桥梁支撑下柱(1)之间通过核心筒(6)相连接,所述支撑梁(3)两侧均设置有侧板(5),且侧板(5)的上下边缘分别与异型钢板(4)的上下翼缘的边缘通过螺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内嵌钢板加强的装配式木结构桥梁连接节点,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内嵌钢板加强的装配式木结构桥梁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桥梁支撑下柱(1)、桥梁支撑上柱(2)、桥梁支撑梁(3)、异型钢板(4)、侧板(5)、核心筒(6),所述异型钢板(4)分别设置在桥梁支撑梁(3)的上下两侧,所述桥梁支撑梁(3)通过异型钢板(4)设置在桥梁支撑上柱(2)与桥梁支撑下柱(1)之间,所述桥梁支撑上柱(2)与桥梁支撑下柱(1)之间通过核心筒(6)相连接,所述支撑梁(3)两侧均设置有侧板(5),且侧板(5)的上下边缘分别与异型钢板(4)的上下翼缘的边缘通过螺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内嵌钢板加强的装配式木结构桥梁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梁支撑下柱(1)的中间部开设有下榫卯槽口(11),所述桥梁支撑上柱(2)的中间部分开设有上榫卯槽口(21),所述桥梁支撑下柱(1)上设有第一榫卯截面(12)和第二榫卯截面(13),所述桥梁支撑上柱(2)上设有第三榫卯截面(22)和第四榫卯截面(23),所述第一榫卯截面(12)上设有燕尾卯(121),所述第三榫卯截面(22)上设有与燕尾卯(121)相对应的尾榫(221),且尾榫(221)与燕尾卯(121)之间进行榫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内嵌钢板加强的装配式木结构桥梁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榫卯截面(13)上设有圆榫(131),所述第四榫卯截面(23)上设有与圆榫(131)相对应的圆卯(231),且圆榫(131)与圆卯(231)之间进行榫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内嵌钢板加强的装配式木结构桥梁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榫卯截面(12)与第三榫卯截面(22)高度相等,所述桥梁支撑梁(3)的厚度加两个异型钢板(4)的厚度与第一榫卯截面(12)的高度相等,所述桥梁支撑梁(3)上开设有第一异型槽口(31)以及第二异型槽口(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震宇,邵建华,王展光,王勇,刘宸,李翔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