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10型超高密度磁性记录金属薄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71610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L1↓[0]型超高密度磁性记录金属薄膜的制备方法属于磁记录、存储和再现信息记录领域。现有磁性记录金属薄膜的制备方法存在条件苛刻,对设备要求高,生产成本高等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电化学共沉积法制备主要含有铁磁性金属A(Fe、Co或Ni)和贵金属B(Pt、Pd、Ag或Au)的合金薄膜,控制A的原子含量为50%,高温退火处理得到有垂直方向的超晶格结构(L1↓[0]型)超高密度磁性记录金属薄膜。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备的薄膜具有单轴磁晶各向异性(K)、超高的矫顽力以及良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在微电子存储领域以及超高密度磁记录材料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Method for preparing L10 type ultra high density magnetic recording metal film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L1: 0 type ultra high density magnetic recording thin metal film belongs to magnetic recording, storing and reproducing information recording field. The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magnetic recording metal film has the disadvantages of harsh conditions, high requirement for equipment and high production cost.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prepared by electrochemical codeposition mainly containing ferromagnetic metal A (Fe, Co or Ni) and noble metal B (Pt, Pd, Ag or Au) of the alloy films, the atomic content control of A is 50%, the high temperature annealing by superlattice structure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L1: 0 type) ultra high density magnetic recording thin metal film. The prepared films with uniaxial magnetic anisotropy (K), high coercivity and good physical and chemical stability, has a potential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the field of microelectronics storage and ultra high density magnetic recording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磁记录、存储和再现信息记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1。型(超 晶格结构)超高密度磁性记录金属薄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信息产业、通讯产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 于磁性材料的磁记录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很多传统的磁性材料的磁记录性能 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科技发展要求。众所周知,为了在记录介质上实现高密度 记录,记录薄膜中的磁性颗粒的直径必须尽可能减小,并且那些磁性颗粒之 间提供晶体颗粒间区域,以消弱颗粒间的磁耦合,从而降低子路的此话信息 的噪音。此外,因为反转磁化方向所要求的热能与各个磁性颗粒的立方体积 成正比,因此,磁性颗粒体积减小,其热能抗力也随之降低,使其记录密度 受到限制。为了满足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人们一直期望研制出一种具有高磁记录 性能的磁性材料。20世纪90年代以来,直接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之一是增加 沿磁化方向保持信息的主体磁记录薄膜的磁各向异性能(Ku)。目前,人们致 力于研究开发垂直》兹记录方法,以期望取代目前产品所采用的纵向》兹记录方 法。超晶格薄膜由于具有大的磁各向异性能,矫顽力高等优点已经成为当前 研究的热点。通常,超晶格薄膜是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L10型超高密度磁性记录金属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两种金属离子的电解质溶液: ①将浓度为0.01~0.5mol/l的铁磁性金属A的可溶性盐溶液加入到浓度为0.03~3mol/l的配位剂溶液中,金属盐溶液与配位剂溶液的用量比为1∶1~3,得到金属A的配合物溶液,用氨水调节溶液的pH值为6~10,水浴加热溶解; ②在浓度为0.1~2.5mol/l的贵金属B的可溶性盐溶液中加入氨水调节溶液的pH值为6~10,水浴加热溶解;③将步骤①和②制备的两种溶液按金属离子A和B的摩尔比1∶1混合后,用氨水调节溶液的pH值为6~10,制备出含两种金属离子的电解质溶液; 2)将基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峰赵永彬刘景军王建军张良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化工大学蓝星北京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