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扬声器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0733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扬声器模组,其包括安装支架、设于所述安装支架上的减震结构,以及扬声器组件;所述扬声器组件包括振动系统和驱动所述振动系统的磁路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包括设于减震结构顶部的上夹板以及设于所述上夹板上的防溢层;所述上夹板包括第一主体、设于所述第一主体中部的第一孔结构以及沿所述第一孔结构边沿区域设置的向上凸起的第一平台;所述防溢层沿所述第一平台周向设于所述第一主体的表面,所述防溢层用于防止成型过程中所述减震结构的原材料内溢。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扬声器模组包括防溢层,在所述减震结构成型过程中,阻隔了减震结构原材料的溢出;此外,所述防溢层的设置无需增加额外的零部件,实现方法简单、高效且生产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扬声器模组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的随着移动电子设备的普及,移动电子设备逐渐向着多功能化发展。其中,高品质的音乐功能成为了移动电子设备具备常用功能之一,进而用于播放声音的扬声器被大量应用于移动电子设备中。现有技术中,扬声器中设置减震结构,用以提升扬声器的抗震效果、避免扬声器在受到强烈冲击时损坏,提升扬声器以及移动电子设备的可靠性。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减震结构在成型过程中由于扬声器中的磁路结构存在多次高度公差累积,导致磁路结构与成型治具之间存在间隙无法高度匹配,进而导致减震材料内溢,缩减音圈的震动空间,最终影响扬声器的性能。

2、因此,如何得到一种能够在成型过程中防止减震原材料内溢的扬声器模组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扬声器模组,所述扬声器模组能够在减震结构成型过程中防止减震原材料溢出。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扬声器模组,其包括安装支架、设于所述安装支架上的减震结构,以及扬声器组件;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支架、设于所述安装支架上的减震结构,以及扬声器组件;所述扬声器组件包括振动系统和驱动所述振动系统振动的磁路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包括设于所述减震结构顶部的上夹板以及设于所述上夹板上的防溢层;所述上夹板包括第一主体、设于所述第一主体中部的第一孔结构,以及沿所述第一孔结构边沿区域向上凸起的第一平台;所述防溢层沿所述第一平台周向设于所述第一主体的表面,所述防溢层用于防止成型过程中所述减震结构的原材料内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结构设于所述安装支架的内侧;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第二主体以及沿第一方向垂直设于所述第二主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支架、设于所述安装支架上的减震结构,以及扬声器组件;所述扬声器组件包括振动系统和驱动所述振动系统振动的磁路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包括设于所述减震结构顶部的上夹板以及设于所述上夹板上的防溢层;所述上夹板包括第一主体、设于所述第一主体中部的第一孔结构,以及沿所述第一孔结构边沿区域向上凸起的第一平台;所述防溢层沿所述第一平台周向设于所述第一主体的表面,所述防溢层用于防止成型过程中所述减震结构的原材料内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结构设于所述安装支架的内侧;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第二主体以及沿第一方向垂直设于所述第二主体上的第一侧板;所述减震结构包括第三主体以及沿第一方向分别垂直设于所述第三主体的边沿区域的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所述第三主体设于所述第二主体上,所述第二侧板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上,所述第三侧板设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板凸出于所述第一主体平面设置,所述防溢层与所述第三侧板对应的区域填充于所述第一平台的外壁和所述第三侧板的内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的连接结构,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与所述连接结构相互配合的配合结构;所述第二主体呈环状结构,所述第二主体的中部设有第二孔结构,所述第二孔结构上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三主体连接于所述安装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三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鑫宋威马杰汤赟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