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生物质和冶金尘泥为原料的直接还原铁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68683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37
一种以生物质和冶金尘泥为原料的直接还原铁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生物质炭的制备:生物质烘干后破碎后在炭化设备中热解炭化得到生物质炭;S2、生物质含碳球团的制备:生物质炭破碎、筛分后,与冶金尘泥按照C/Fe=0.15‑0.35进行混合,并加入4%有机粘结剂混匀,造球设备制成生物质含碳球团;S3、生物质含碳球团的还原:生物质含碳球团烘干后传送至转底炉进行铺料还原,得到金属率在85%以上的金属化球团。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生物质碳代替煤粉类传统能源,作为能源和还原剂,可提高还原效率和产品的综合质量,并可解决资源浪费问题,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使转底炉生产更加符合环保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黑色冶金,尤其涉及黑色冶金领域。


技术介绍

1、转底炉(rotary hearth furnace,简称rhf)工艺是一种煤基快速直接还原技术。该工艺最早是美国动力铁集团用来处理钢铁厂固体废弃物的,通过改进轧钢工艺中的环形加热炉发展而来。后来在不同国家发展为不同的处理方式,但主体处理方式大致都相同,即在炉内维持轻度负压条件下,通过在高温(1200-1400℃)下短时间内(10-40min)对含碳球团进行快速加热还原。因其具有对原料、燃料和还原剂的要求比较灵活、投资少、工艺简单、设备易于制造、运行可靠、操作灵活等优点,正受到各个钢厂的普遍青睐。

2、生物质能是目前第四大能源,相比煤、石油和天然气,生物质能具有可再生(生物质能源来源于植物和各种有机物,这些物质可以再生)、环保(当生物质燃烧时,它只会释放出与植物生长时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相等的二氧化碳)、经济效益(生物质能源的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原生生物质经过炭化处理得到生物质炭,与传统能源煤相比,生物质炭具有反应性好、硫含量低、粒度细、有一定的黏性等特点,是一种优质的燃料和还原剂。...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以生物质和冶金尘泥为原料的直接还原铁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生物质和冶金尘泥为原料的直接还原铁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S2步骤中所述的冶金尘泥为高炉二次灰、OG泥、转炉灰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有机粘结剂为玉米淀粉胶黏剂、木薯淀粉胶黏剂、羧甲基纤维素钠或聚乙烯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生物质和冶金尘泥为原料的直接还原铁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S2步骤中有机粘结剂的加入干重量为生物质含碳球团干重的3%-5%,水的加入量为生物质含碳球团干重的12%-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生物质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生物质和冶金尘泥为原料的直接还原铁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生物质和冶金尘泥为原料的直接还原铁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s2步骤中所述的冶金尘泥为高炉二次灰、og泥、转炉灰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有机粘结剂为玉米淀粉胶黏剂、木薯淀粉胶黏剂、羧甲基纤维素钠或聚乙烯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生物质和冶金尘泥为原料的直接还原铁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s2步骤中有机粘结剂的加入干重量为生物质含碳球团干重的3%-5%,水的加入量为生物质含碳球团干重的12%-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生物质和冶金尘泥为原料的直接还原铁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s2步骤中有机粘结剂的加入干重量为生物质含碳球团干重的4%,水的加入量为生物质含碳球团干重的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生物质和冶金尘泥为原料的直接还原铁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s2步骤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冶金尘泥85-92份,生物质炭4-11份,粘结剂4份,水13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生物质和冶金尘泥为原料的直接还原铁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冶金尘泥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og泥57-64份、高炉二次灰25份、转炉灰3份,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志成范建峰张建良黄原成吴佩佩张梦露黄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湛江宝发赛迪转底炉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