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辅助器械,尤其涉及一种锚固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的山岭区公路建设中经常会遇到大量的隧道工程,因地形条件限制、路线总体线形要求或特殊的桥隧相连等情形,这些隧道工程的双洞线间距往往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往往需要采用小净距等特殊隧道结构形式。小净距隧道与分离式隧道的区别在于小净距隧道双洞间的距离较小,先行洞和后行洞之间的开挖会相互影响,中夹岩(指先行洞和后行洞之间的岩层)受到两侧开挖的剧烈扰动,处于单向或双向受力的不利状态,严重影响施工安全。
2、为了提高中夹岩的稳定性和抗压强度,常用的方法之一是通过预应力对拉锚杆对中夹岩进行横向加固,预应力对拉锚杆直接贯穿中夹岩柱,并在两端施加强大的预紧力,凭借其与岩体的抗剪强度传递预紧力,使得中夹岩柱处于三向受力的有利状态,从而提高中岩柱的力学性能。在传统预应力对拉锚杆的施工过程中,待锚孔内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后,对锚杆进行初张拉,待后行洞开挖暴露出锚杆端部的螺帽后,再对后行洞侧锚杆施加预应力至设计值,最后对先行洞锚杆补拉至设计值。锚杆在先行洞侧插入锚孔的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锚固装置,用于先行洞和后行洞之间岩层的锚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隔构件,所述分隔构件设置在所述可脱离套管内,且所述分隔构件位于所述可脱离套管封闭的一端与所述锚索之间,以实现阻挡所述锚索的自由端进入后行洞的松动圈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脱离套管采用PVC管,所述可脱离套管的两端均沿轴向分割为多条连接条,其中一端的多条连接条搭接在所述锚杆外部,并通过绑带或胶带绑接固定;另一端的多条连接条聚拢成锥状并捆扎固定,形成锥形结构部。
4.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锚固装置,用于先行洞和后行洞之间岩层的锚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隔构件,所述分隔构件设置在所述可脱离套管内,且所述分隔构件位于所述可脱离套管封闭的一端与所述锚索之间,以实现阻挡所述锚索的自由端进入后行洞的松动圈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脱离套管采用pvc管,所述可脱离套管的两端均沿轴向分割为多条连接条,其中一端的多条连接条搭接在所述锚杆外部,并通过绑带或胶带绑接固定;另一端的多条连接条聚拢成锥状并捆扎固定,形成锥形结构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构件由多条管径小于所述锚索直径的pvc管捆扎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的第一端设有多条沿周向排列的爪条,所述爪条向所述锚杆的轴心弯折倾斜,多条所述爪条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国元,敖翔,蒋昭敏,陈大刚,秦廷玺,汤渊,黄伟真,欧阳,张炯,万魁元,谢馨,袁习奎,黄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