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地区井炮激发放炮间隔确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67648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沙漠地区井炮激发放炮间隔确定方法,该沙漠地区井炮激发放炮间隔确定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沙丘地表条件进行远近排列的采集试验,录取长时间的记录;步骤2,分析近排列避免上一炮余震影响所需要的放炮间隔,确定最佳的近排列放炮间隔;步骤3,分析远排列避免上一炮余震影响所需要的放炮间隔,确定最佳的远排列放炮间隔;步骤4,对比近排列放炮间隔和远排列放炮间隔之间的大小,选择最大的那个放炮间隔作为工区最佳的放炮间隔。该沙漠地区井炮激发放炮间隔确定方法能够有效规避上一炮的余震影响,同时不至于选择的放炮间隔时间太大从而影响生产时效,使得放炮时间间隔做到恰到好处,实现生产效率和资料质量的双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开发,特别是涉及到一种沙漠地区井炮激发放炮间隔确定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沙漠区是我国西部重要的油气勘探领域,油气资源丰富,为了提升沙漠区的油气开发程度,近几年部署的勘探区块较多,每个区块放炮工作量较大,这就需要尽量的缩小放炮间隔来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又必须保障资料品质。这就产生一对矛盾,放炮时间间隔增大,可有效确保余震不会对单炮品质产生影响,但是却极大的影响了生产效率,以往一个小时可以放70炮,可能增大时间间隔后一个小时只能放60炮,一个月就会少放非常多的炮,导致整体生产效率降低。为此,必须研发一种能够有效能够准确判断放炮时间间隔的方法。

2、在申请号:cn202210846974.6的中国专利申请中,涉及到一种基于时间和距离间隔的高效地震资料采集的激发方法,包括步骤:根据检炮点的记录以及炮点近道背景衰减为随机噪声的最小时间间隔构建前炮面波余震衰减为零的第一边界曲面模型;根据基于检波点排列长度的后炮折射波追上前炮面波的计算公式计算前后炮距离,并根据前后炮距离与前后炮的时间间隔之间的线性关系,构建后炮折射波追上前炮面波的第二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沙漠地区井炮激发放炮间隔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沙漠地区井炮激发放炮间隔确定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漠地区井炮激发放炮间隔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根据工区地表沙丘分布情况,选择较大沙丘区域进行试验,根据观测系统情况,分别摆放近、远两条排列,这两条排列需要穿越高大沙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沙漠地区井炮激发放炮间隔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采用井炮激发,录制90s长记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漠地区井炮激发放炮间隔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在近排列分析时,将长记录通过不同时间的延迟,与原近排列记录进行叠加,...

【技术特征摘要】

1.沙漠地区井炮激发放炮间隔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沙漠地区井炮激发放炮间隔确定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漠地区井炮激发放炮间隔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根据工区地表沙丘分布情况,选择较大沙丘区域进行试验,根据观测系统情况,分别摆放近、远两条排列,这两条排列需要穿越高大沙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沙漠地区井炮激发放炮间隔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采用井炮激发,录制90s长记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漠地区井炮激发放炮间隔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在近排列分析时,将长记录通过不同时间的延迟,与原近排列记录进行叠加,通过定量分析目的层波场情况,确定最佳的近排列放炮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沙漠地区井炮激发放炮间隔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将近排列数据复制一份,并进行不同时间的延迟,时间延迟为20s—40s,间隔2s一个,这样就形成多个具有延迟时间的近排列记录,分别与原近排列记录进行叠加,形成多个叠加的单炮记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沙漠地区井炮激发放炮间隔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将新的多个叠加记录分别与原近排列记录进行定量分析时,选择新的多个叠加记录与原近排列记录的目的层段开时窗,沙漠目的层层是ns,因此在ns附近,开一个长20道,高100ms的窗口进行分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沙漠地区井炮激发放炮间隔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首先分析这些数据的频谱,以原近排列记录的频谱为基准,别的数据分别与该数据进行对比,当频谱相同时,则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涛宋智强徐雷良任立刚许孝坤杨德宽宁鹏鹏崔汝国李迎华王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