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加工缸盖泻荷槽的卧式铣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9943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加工缸盖泻荷槽的卧式铣床,包括刀架座、主轴连接杆、刀具传动轴,所述的刀架座设置在卧式铣床向外延伸的铣床悬梁上,所述的刀架座上部设有燕尾槽,所述的主轴连接杆与所述卧式铣床的主轴相联接,所述的刀具传动轴上安装有锯片刀,在所述的主轴连接杆与所述刀具传动轴之间设有蜗杆和蜗轮,所述的主轴连接杆与所述的蜗杆键联接,所述的蜗杆与蜗轮按一定交错角传动联接,所述的蜗轮与所述刀具传动轴相联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加工精度高、工作效率高、设备成本低、提高切削刀具的使用寿命的优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Horizontal milling machine for processing cylinder head unloading groov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orizontal milling machine for processing cylinder unloading groove, including tool holder spindle, connecting rod, cutter shaft, cutter seat arranged in horizontal milling machine milling machine extending cantilever, the upper part of the tool holder is provided with a dovetail groove, the main spindle axis of the connecting rod and the the horizontal milling machine tool is connected, the drive shaft is mounted on the saw blade, a worm and worm gear in the main shaft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rod and the cutter shaft, worm shaft key connection the connecting rod and the, the worm and worm gear drive according to certain stagger angle connection, the worm wheel and the cutter shaft is connecte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machining precision, high work efficiency, low equipment cost and improved service life of the cutting to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涉及一种卧式铣床,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加工缸盖玛荷槽的卧式铣床。
技术介绍
泻荷槽技术为四气门柴油机缸盖专用技术,为满足欧III排放的一种技术保证结构,目前在柴油机领域属比较新颖的技术。渴荷槽在四气门缸盖上的方向为与缸盖长边垂直,目前工艺加工方法和专用设备没有十分成熟的方案。要加工出该结构,需要设计专机,并采用进口专用刀具才能满足生产设计要求,成本很高。而卧式铣床的传统加工方式是刀具只能纵向切削,零件只能横向装夹。根据这种加工方式来加工零件效率低,且由于刀杆长、刚性差,易造成刀具崩裂。同时由于零件要横向装夹,工作台横向宽度只有320 mm,零件要伸出工作台之外,装夹困难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同时由于卧铣在横向的移动距离不足,加工一个缸盖要移动工件三次才能加工完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横向切削、加工效率高、成本低的用于加工缸盖泻荷槽的卧式铣床。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加工缸盖渴荷槽的卧式铣床,包括刀架座、主轴连接杆、刀具传动轴,所述的刀架座设置在卧式铣床向外延伸的铣床悬梁上,所述的刀架座上部设有燕尾槽,所述的主轴连接杆与所述卧式铣床的主轴相联接,所述的刀具传动轴上安装有锯片刀,在所述的主轴连接杆与所述刀具传动轴之间设有蜗杆和蜗轮,所述的主轴连接杆与所述的蜗杆键联接,所述的蜗杆与蜗轮按一定交错角传动联接,所述的蜗轮与所述刀具传动轴相联接。所述的蜗杆与蜗轮交错角设置为30°-90°。可根据加工工艺的要求任意设定交错角度。在所述的刀座架安装刀具传动轴的孔内设有铜衬套,所述的刀具传动轴与铜村套间隙配合。铜衬套用作刀具传动轴轴套使用,压装在刀座架上刀具传动轴孔的两端,刀具传动轴在铜衬套内转动,间隙配做成0.01 mm。间隙不能过大,以避免锯片刀轴转动时跳动过大,提高刀片使用寿命。在铜村套上由储油环和加油口,加注机油起到润滑作用。所述的刀架座的两端设有圓锥滚子轴承、轴承盖,所述的主轴连接杆装配在所述的圆锥滚子轴承上。由于釆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 通过蜗轮蜗杆的传动设计,实现了卧铣的刀具轴线与工作台长边平行切削,提高了加工精度和工作效率,使缸盖装夹时长边与工作台纵向相同,工件的装夹安全性大大提高。 一次装夹就能加工出全部的泻荷槽;2、 降低了设备成本,在普通卧式铣床上,经过改造,就能加工生产;3、 提高了切削刀具的使用寿命。由于改变了刀具刀杆的悬伸长度,在受到切屑力时,刀具的振动大为减少。槽宽设计是为1.6mm,采用的锯片刀具厚度不能超过1.6 mm。锯片刀崩裂主要是侧面突然受力造成。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有效减少刀具的振动,就能大幅度提高刀具的寿命。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用于加工缸盖泻荷槽的卧式铣床主视图2本技术用于加工缸盖泻荷槽的卧式铣床俯视图3A本技术用于加工缸盖泻荷槽的卧式铣床蜗杆的主视图3B本技术用于加工缸盖泻荷槽的卧式铣床蜗杆的侧视图;图4 A本技术用于加工缸盖泻荷槽的卧式铣床蜗轮的主视图;图4 B本技术用于加工缸盖泻荷槽的卧式铣床蜗轮的侧视图。结合附图在其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I- 刀架座;2-主轴连接杆;3-刀具传动轴;4-铣床悬梁;5-燕尾槽;6-锯片刀;7-蜗杆;8-蜗轮;9-铜衬套;10-待加工零件(缸盖);II- 4立紧螺#全螺母;12-铣床主轴;13-卧4先工作台。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用于加工缸盖泻荷槽的卧式铣床,包括刀架座l、主轴连接杆2、刀具传动轴3,刀架座l设置在卧式铣床向外延伸的铣床悬梁4上,刀架座1上部设有燕尾槽5,燕尾槽5表面经过钳工伊刮与铣床悬梁4的燕尾槽导轨面配合,并用拉紧螺栓螺母11紧固。主轴连接杆2与铣床主轴12相联接,铣床主轴12带动主轴连接杆2转动,刀具传动轴3上安装有锯片刀6,在主轴连接杆2与刀具传动轴3之间设有蜗杆7和蜗轮8,主轴连接杆2与蜗杆7键联接,蜗杆7与蜗轮8按一定交错角(30°-90° )传动联接,可根据加工工艺的要求任意设定交错角度。蜗轮8与刀具传动轴3联接,蜗轮8的带动刀具传动轴3转动。刀具传动轴3与铜衬套9间隙配合,铜衬套9作为刀具传动轴3轴套使用,压装于刀座架1上安装刀具传动轴3轴孔两端,刀具传动轴3在铜衬套9内转动,间隙配做成O. Olmm。间隙过小,容易使刀具传动轴过紧;间隙过大,容易造成刀具传动轴在转动时跳动过大,影响刀片的使用寿命。在铜衬套9上设有储油环和加油口,向储油环加注机油可起到润滑的作用。刀架座1上安装蜗杆7的两端设有圆锥滚子轴承、轴承盖,主轴连接杆2装配在圆锥滚子轴承上。保证蜗杆7的刚性。刀具座1上安装刀具传动轴3的孔通过两端平面轴承、铜衬套、隔圈、螺母与刀具传动轴3装配,刀具传动轴3与铜衬套9间隙配合。这样既保证刀具传动轴3的刚性,也保证刀具传动轴运转灵活。在使用时,将待加工零件(缸盖)IO放到卧铣工作台13上,铣床主轴l2带动主轴连接杆2转动,主轴连接杆2通过^:槽连接带动蜗杆7转动,蜗杆7再通过蜗轮8及键槽连接传递交错角为90。的运动和动力,带动刀具传动轴3转动,紧固在刀具传动轴3上的cp75xl. 5锯片刀6进行切削加工,完成了由传统的纵向切削转变为横向切削的加工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加工缸盖泻荷槽的卧式铣床,包括刀架座、主轴连接杆、刀具传动轴,所述的刀架座设置在卧式铣床向外延伸的铣床悬梁上,所述的刀架座上部设有燕尾槽,所述的主轴连接杆与所述卧式铣床的主轴相联接,所述的刀具传动轴上安装有锯片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主轴连接杆与所述刀具传动轴之间设有蜗杆和蜗轮,所述的主轴连接杆与所述的蜗杆键联接,所述的蜗杆与蜗轮按一定交错角传动联接,所述的蜗轮与所述刀具传动轴相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加工缸盖泻荷槽的卧式铣床,包括刀架座、主轴连接杆、刀具传动轴,所述的刀架座设置在卧式铣床向外延伸的铣床悬梁上,所述的刀架座上部设有燕尾槽,所述的主轴连接杆与所述卧式铣床的主轴相联接,所述的刀具传动轴上安装有锯片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主轴连接杆与所述刀具传动轴之间设有蜗杆和蜗轮,所述的主轴连接杆与所述的蜗杆键联接,所述的蜗杆与蜗轮按一定交错角传动联接,所述的蜗轮与所述刀具传动轴相联接。2、 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家斌吴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