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9522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冷凝器,冷凝器包括若干根U形发卡管,在U形发卡管的外壁上装有翘翅,翘翅将U形发卡管连接成一体,U形发卡管分为内外两排固定在翘翅中,在U形发卡管的各个接口处分别连接有冷媒输入管、冷媒输出管和用于冷媒在U形发卡管内形成循环的连接管,在内外两排U形发卡管中,内排的U形发卡管数量少于外排的U形发卡管数量,内排的U形发卡管与外排的U形发卡管之间的连接管中包括三通弯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克服现有空调器中冷凝器的上述缺陷,它可以减少冷凝器中U形发卡管数量,当U形发卡管数量减少后,仍能保持原有冷凝器制冷制热的能力,能使冷媒的过冷和过热特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Air conditioner condense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air conditioner condenser, the condenser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U hairpins in U shape tube, tube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wall of hair curly, curly U shaped hairpin tube is integrally connected U shaped hairpin pipe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rows of fixed wing in Alice, in the U of each interface card tube at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a cooling medium input tube, refrigerant output tube and the refrigerant in the shape of U card for tube formed in the connecting pipe loop, inside and outside the two rows of U shaped hairpin tube, U tube shaped card within the row number of tube shaped card number less than U efflux, U shaped hairpin tube and the inner row U shaped card efflux pipe connecting pipe comprises three elbow.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overcoming the defects existing in the air conditioner condenser, it can reduce the condenser U tube shaped card number, when the U shaped tube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issuers, the ability to maintain the condenser cooling and heating, can make the refrigerant cold and hot characteristics into full pl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凝器,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空调器上的冷凝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空调器中都装有冷凝器,当空调器工作在制冷模式时,空调器中的压缩机经管路及换向阀将高温高压冷媒输入到冷凝器中,高温高压冷媒通过冷凝器的管路和安装在管路上的散热翘翅与外界的空气进行冷热交换,经过冷热交换后的冷媒温度将大幅度地降低,降温后的冷媒经管路流入膨胀阀、蒸发器,冷媒通过膨胀阀后体积迅速膨胀,膨胀后的冷媒经管路流经蒸发器时通过蒸发器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吸收热量后的冷媒经管路再流回到压缩机中。当空调器工作在制热模式时,经过换向阀的换向使得上述循环过程正好相反,这时式冷凝器将从外界空气中吸收热量,而蒸发器将向室内空气中释放热量。冷凝器是被安装在空调器的室外机机壳中的,家用空调器的冷凝器主要是由u形发卡管和装在u形发卡管外壁上的翘翅及轴流风扇所构成,冷凝器一般是被安装在空调器室外机机壳的前端,轴流风扇装在冷凝器的背面,在冷凝器的侧面装有压缩机。现有的冷凝器装在翘翅中的u形发卡管都是两整排,由于从冷凝器的冷媒入口处流入的冷媒是高温高压气态冷媒,冷媒在冷凝器的上半部u形发卡管内流动过程中将由高温高压气态冷媒经散热后变为高温高压液态冷媒,冷媒在冷凝器的中半部u形发卡管内流动过程中将使液态冷媒的温度进一步降低,但冷媒在冷凝器这部分u形发卡管中降温的效率比较低,而当冷媒流到冷凝器下部u形发卡管内时,冷凝器中的冷媒经冷凝器下部u形发卡管的散热后变为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实验结果得出冷媒在流经冷凝器的上部U形发卡管内和下部U形发卡管内时散热效率较高,冷媒在流经冷凝器的中部u形发卡管内时散热效率较低。而且由于现有的冷凝器有两整排u形发卡管同时散热,使得冷凝器散热片的整体厚度较厚,这样就不利于冷媒在u形发卡管中将热量快速散发出去,使冷媒的过冷过热特性得不到较好发挥,再有在现有的冷凝器中,外排u形发卡管与内排u形发卡管之间,如图1所示,釆用的是三通式汇流组件15相互连接,现有的三通式汇流组件15由于分流不均极易造成凝露超标和除霜不净问题,在现有的冷凝器中由于有两整排U形发卡管,U形发卡管的数量较多,U形发卡管与U形发卡管之间的连管也多,连管的增加就会使得焊接口的数量成倍增长,焊接口的数量增长,将会增加焊漏造成的损失概率,同时由于U形发卡管的增加将会造成产品的成本大幅度提高,而多余的U形发卡管对冷凝器的工作效果并没有产生积极的效果,并且还会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空调器中冷凝器的上述缺陷,设计一种空调冷凝器,它可以减少冷凝器中u形发卡管数量,当u形发卡管数量减少后,仍能保持原有冷凝器制冷制热的能力,并且还能使冷媒的过冷和过热特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釆用一种空调冷凝器,所述冷凝器包括若干根u形发卡管,在所述u形发卡管的外壁上装有翘翅,所述翘翅将若干根u形发卡管连接成一体,所述若干根u形发卡管分为内外两排固定在所述翘翅中,在所述若干根u形发卡管的各个接口处分别连接有冷媒输入管、冷媒输出管和用于冷媒在若千根u形发卡管内形成循环的连接管,在所述内外两排u形发卡管中,内排的u形发卡管的数量少于外排的u形发卡管的数量,所述内排的u形发卡管与外排的u形发卡管之间的连接管中包括三通弯头。其中,在所述冷媒输入管或冷媒输出管上装有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的一个接口与冷媒输入管或冷媒输出管连接,所述三通接头的另两接口分别与两根U形发卡管的接口连接。其中,所述连接管包括同一排相邻两根U形发卡管的接口之间的同排相邻连接管、内排与外排相邻两根u形发卡管的接口之间的异排相邻连接管、内排与外排相间隔两根u形发卡管的接口之间的异排相间连接管。其中,所述外排的U形发卡管有IO根,将位于外排上端的U形发卡管设定为第一根,所述内排的U形发卡管有3根,将位于内排上端的U形发卡管设定为第I根。其中,所述外排的第一根U形发卡管上端的接口与外排的第五根U形发卡管上端的接口分别与所述三通接头的两个接口连接,所述三通接头的另一个接口和外排的第十根U形发卡管下端的接口,分别与冷媒的输入管和冷媒的输出管连接。其中,所述异排相间连接管的一端,与内排的第ni根u形发卡管的下端接口连接,所述异排相间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外排的第四根U形发卡管的下端接口连接。其中,所述三通弯头的三个接口分别与外排的第八根U形发卡管下端的接口连接、与外排的第九根U形发卡管上端的接口连接、与内排的第n根u形发卡管上端的接口连接。其中,所述异排相邻连接管包括外排的第七根U形发卡管下端的接口与内排的第I根U形发卡管上端的接口之间的异排相邻连接管、外排的第八根U形发卡管上端的接口与内排的第I根U形发卡管下端的接口之间的异排相邻连接管。其中,所述同排相邻连接管连接其余同排相邻两根U形发卡管之间的接口。其中,所述外排的u形发卡管长于内排的u形发卡管。其中,在所述外排的U形发卡管上设有折弯,所述折弯是在整排U形发卡管的一端或两端设有的折弯,所述一端或两端设有的折弯是沿整排U形发卡管所排成的平面向前或向后设有的折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1、新型冷凝器釆用外排U形发卡管多,内排U形发卡管少,而且使外排U形发卡管的面积不变的排列方式,较佳的的排列方式有,在外排安装10根U形发卡管在内排安装有3根U形发卡管,也就是1.3排U形发卡管,较传统的两整排U形发卡管成本大为降低,在保证原来两整排U形发卡管制冷\制热能力的同时,可有效减少使用U形发卡管的成本,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2、 新型冷凝器釆用1.3排U形发卡管后,U形发卡管的外排大小尺寸不变,保持原有的与环境热交换面积。冷凝器散热片的内侧仅在下部使用3根U形发卡管,即冷媒由热变冷或由冷变热的速度加快,这样可使冷媒的过冷和过热特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3、 新型冷凝器在室外机的汇流和分流釆用异型三通汇流弯头,使得冷媒在制冷和制热条件下,冷媒在系统中的分流会更加均匀,从而使系统的稳定性得到了提高,并有效的降低了系统因分流不均而带来的凝露超标和除霜不净问题。4、新型冷凝器由于冷凝器散热片的内侧改为3根U形发卡管,省去了7根U形发卡管,减少了7个连管和14个焊接接口,有效的减少了系统因焊漏造成的质量损失。附图说明图l是现有冷凝器结构示意图2是本专利技术冷凝器结构示意图3是图2的俯视局部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U形发卡管结构示意图5-l是本专利技术中三通弯头主视图;图5-2是本专利技术中三通弯头左视图;图5-3是本专利技术中三通弯头俯视图;图6是图2的右视图7是本专利技术冷凝器中冷媒流向示意图。图中1、冷凝器;2、 U形发卡管;3、翘翅;4、接口; 5、冷媒输入管;6、冷媒输出管;7、内排;8、外排;9、三通弯头;10、三通接头;11、同排相邻连接管;12、异排相邻连接管;13、异排相间连接管;14、折弯;15、三通式汇流组件; 一至十、外排U形发卡管;l至ni、内排U形发卡管。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范围。如附图2至7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是,在空调器中装有冷凝器l,当空调器工作在制冷模式时,空调器中的压缩机经管路及换向闽将高温高压冷媒输入到冷凝器l中,高温高压冷媒通过冷凝器1的管路和安装在管路上的散热翘翅与外界的空气进行冷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冷凝器,所述冷凝器(1)包括若干根U形发卡管(2),在所述U形发卡管(2)的外壁上装有翘翅(3),所述翘翅(3)将U形发卡管(2)连接成一体,所述U形发卡管(2)分为内外两排固定在所述翘翅(3)中,在所述U形发卡管(2)的各个接口(4)处分别连接有冷媒输入管(5)、冷媒输出管(6)和用于冷媒在U形发卡管(2)内形成循环的连接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外两排U形发卡管(2)中,内排(7)的U形发卡管(2)的数量少于外排(8)的U形发卡管(2)的数量,所述内排(7)的U形发卡管(2)与外排(8)的U形发卡管(2)之间的连接管中包括三通弯头(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冷凝器,所述冷凝器(1)包括若干根U形发卡管(2),在所述U形发卡管(2)的外壁上装有翘翅(3),所述翘翅(3)将U形发卡管(2)连接成一体,所述U形发卡管(2)分为内外两排固定在所述翘翅(3)中,在所述U形发卡管(2)的各个接口(4)处分别连接有冷媒输入管(5)、冷媒输出管(6)和用于冷媒在U形发卡管(2)内形成循环的连接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外两排U形发卡管(2)中,内排(7)的U形发卡管(2)的数量少于外排(8)的U形发卡管(2)的数量,所述内排(7)的U形发卡管(2)与外排(8)的U形发卡管(2)之间的连接管中包括三通弯头(9)。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媒 输入管(5)或冷媒输出管(6)上装有三通接头(10),所述三通接 头(10)的一个接口 (4)与冷媒输入管(5)或冷媒输出管(5)连 接,所述三通接头(10)的另两接口 (4)分别与两根U形发卡管(2) 的接口 (4)连接。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 包括同一排相邻两根U形发卡管(2)的接口 (4)之间的同排相 邻连接管(11)、内排(7)与外排(8)相邻两根U形发卡管(2)的 接口 (4)之间的异排相邻连接管(12)、内排(7)与外排(8)相间 隔两根U形发卡管(2)的接口 (4)之间的异排相间连接管(13)。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排(8) 的U形发卡管(2)有10根,将位于外排(8)上端的U形发卡管(2) 设定为第一根,所述内排(7)的U形发卡管(2)有3根,将位于 内排(7)上端的U形发卡管(2)设定为第I根。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排(8) 的第一根U形发卡管(2)上端的接口 (4)与外排(8)的第五根U 形发卡管(2)上端的接口 (4)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守信刘建刚梁宾杨文钧冯爱荣冯晓雪王晓云王世科董志钢吴丽琴
申请(专利权)人: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