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决高硅低锰PC钢棒用钢表面质量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59099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7 0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解决高硅低锰PC钢棒用钢表面质量的制造方法,在冶炼PC钢棒用钢的过程中,根据环境温度变化,调整连铸二冷水温度,二冷水温度设定为35℃~40℃;在生产中,根据钢种特性确定比水量,连铸采用自动配水,二冷总水量随拉速而变化,当拉速为2.1m/min时,比水量为1.31 L/kg;当拉速为2.2m/min时,比水量为1.33 L/kg;当拉速为2.4m/min时,比水量为1.41 L/kg;钢坯下线冷床端部喷水冷却后喷号的操作方式,改为钢坯自然冷却后进行喷号作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了铸坯皮下裂纹缺陷产生几率,提高了盘条表面质量,减少了对后续预应力钢丝的质量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材料,具体涉及一种解决高硅低锰pc钢棒用钢表面质量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1、预应力钢棒用钢pc700是营口北方公司特殊定制的产品,替代30mnsi,制作管桩用pc钢棒。由原来30mnsi的高mn低si,调整为pc700的高si低mn;通过提高产品在线回火温度极大降低了延迟脆断问题的发生。但客户反馈部分pc钢棒出现表面缺陷,如图5所示。

2、为了最大限度消除盘条表面缺陷对后续预应力pc钢丝的质量影响,该公司轧钢厂加强盘条表面质量的监管,并追溯生产过程查找问题根源。目前该产品轧制过程出现粗轧后99圆坯和成卷盘条表面出现结疤现象;通过对缺陷样品的分析得出:盘条结疤缺陷是由铸坯皮下裂纹引起的,铸坯皮下裂纹是由于铸坯通过二冷区时冷却不均匀,温度回升大而产生的热应力造成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在冶炼pc钢棒用钢的过程中,根据环境温度变化,调整连铸二冷水温度、比水量;钢坯下线冷床端部喷水冷却后喷号的操作方式,改为钢坯自然冷却后进行喷号作业等措施,降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解决高硅低锰PC钢棒用钢表面质量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LF精炼、连铸;其中,所述连铸的二冷水温度设定为35℃~40℃; 所述连铸的二次冷却的比水量随拉速而变化,当拉速为2.1 m/min时,比水量为1.31L/kg;当拉速为2.2 m/min时,比水量为1.33 L/kg;当拉速为2.4 m/min时,比水量为1.41L/k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铁水预处理工序:要求铁水S≤0.050%。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炉冶炼:废钢比10~20%,铁水比...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解决高硅低锰pc钢棒用钢表面质量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lf精炼、连铸;其中,所述连铸的二冷水温度设定为35℃~40℃; 所述连铸的二次冷却的比水量随拉速而变化,当拉速为2.1 m/min时,比水量为1.31l/kg;当拉速为2.2 m/min时,比水量为1.33 l/kg;当拉速为2.4 m/min时,比水量为1.41l/k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铁水预处理工序:要求铁水s≤0.050%。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炉冶炼:废钢比10~20%,铁水比80~90%;氧气顶底复吹,出钢温度1630~1660℃,出钢终点c 0.18~0.24%;静吹氩时间≥5min,处理前温度1570℃~1610℃,处理后温度1540℃~1580℃。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f精炼:精炼时间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艳菊牟立君刘真海孙才权李天坤姜洪刚
申请(专利权)人: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