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音消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88676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7 00:01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静音消声器,包括外壳、内壳和消音管,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壳的四周通过隔板与外壳连接,触媒的一端位于内壳内,另一端位于内壳的出气口处;消音管与触媒倾斜设置,消音管上的出气孔位于内壳内;内壳为中空的形成扩张室,位于消音管一侧的隔板上设有过气孔,隔板与第一壳体之间形成第一膨胀室,内壳的出气口位于第一膨胀室内,隔板与第二壳体之间形成第二膨胀室,出气管位于第二膨胀室远离进气管的一侧。本申请通过设置内壳和外壳的形式,将触媒安装在内壳里面,且消音管与触媒是倾斜设置的,这样既增加了触媒的使用寿命也延长了气体在消声器内的路径,使得消声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消声器,具体涉及一种静音消声器


技术介绍

1、发动机排放的气体是有害的,为了达到排放要求,经常会在消声器内安装触媒,通过触媒对尾气进行处理,然后排放。

2、为了使得进入进气管的气体完全通过触媒反应,因此一般将进气管与触媒直接连接,但是由于发动机排放的尾气温度较高冲击力较大,长时间的正面冲击,会造成触媒内部损坏,减少了触媒的使用寿命,现有的消声器的消音效果由于气体在消声器内的路径比较短,因此导致消音效果不是很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针对目前触媒使用寿命不长,且消音的效果不是很好的问题,提供一种静音消声器。

2、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静音消声器,包括外壳、内壳和消音管,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壳的四周通过隔板与外壳连接,触媒的一端位于内壳内,另一端位于内壳的出气口处;所述消音管的一端与进气管连接,另一端穿进内壳,所述消音管与所述触媒倾斜设置,消音管上的出气孔位于内壳内;所述内壳为中空的形成扩张室,位于消音管一侧的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音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内壳(2)和消音管(4),所述外壳(1)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内壳(2)的四周通过隔板(5)与外壳(1)连接,触媒(6)的一端位于内壳(2)内,另一端位于内壳(2)的出气口处;所述消音管(4)的一端与进气管(3)连接,另一端穿进内壳(2),所述消音管(4)与所述触媒(6)倾斜设置,消音管(4)上的出气孔位于内壳(2)内;所述内壳(2)为中空的形成扩张室(7),位于消音管(4)一侧的隔板(5)上设有过气孔(8),所述隔板(5)与所述第一壳体(11)之间形成第一膨胀室(9),内壳(2)的出气口位于第一膨胀室(9)内,所述隔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音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内壳(2)和消音管(4),所述外壳(1)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内壳(2)的四周通过隔板(5)与外壳(1)连接,触媒(6)的一端位于内壳(2)内,另一端位于内壳(2)的出气口处;所述消音管(4)的一端与进气管(3)连接,另一端穿进内壳(2),所述消音管(4)与所述触媒(6)倾斜设置,消音管(4)上的出气孔位于内壳(2)内;所述内壳(2)为中空的形成扩张室(7),位于消音管(4)一侧的隔板(5)上设有过气孔(8),所述隔板(5)与所述第一壳体(11)之间形成第一膨胀室(9),内壳(2)的出气口位于第一膨胀室(9)内,所述隔板(5)与所述第二壳体(12)之间形成第二膨胀室(10),出气管(23)位于第二膨胀室(10)远离进气管(3)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音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2)包括上盖(13)和下盖(14),所述隔板(5)位于上盖(13)与下盖(14)的交接处,位于内壳(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利军谢安源白建国唐曹李彬甘远洪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安来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