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增程器,尤其涉及一种煤矿电车用高效增程器。
技术介绍
1、在煤矿行业中,矿井用电动车辆已成规模的应用在煤矿行业,煤矿井下矿井用电动车辆具有无污染排放、结构简单、维修使用方便、无需消声装置、维修费用少等优点。但其存在很大的不足之处:由于防爆要求的限制,导致整车质量大,进而导致整车续航里程不足。
2、煤矿在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煤粉,为了避免煤粉随空气扩散造成大面积污染,往往会使用水进行降尘,这部与煤粉混合的水还会夹杂着一些开采装置产生的油污等污染物,因此需要进行水处理,减少污染,提高循环利用率,而煤矿废水在处理后能够将煤粉与水分离而被回收,且此部分煤粉在与废水一同接受水处理的过程中,能够被除去大量的硫化物和氮氧化物,从而降低后期再被燃烧时产生的有害气体的数量。
3、如何提升矿井下电动车辆续驶里程成为这一细分领域一大课题,增设增程器是其中一个解决方案,但基于传统发动机设计的井下增程器热效率有限,且多采用柴油和汽油(主要是柴油)作为燃料,而柴油和汽油燃烧后会产生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此部分有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电车用高效增程器,包括储水桶(1)、加热筒(2)、加热管(3)、电加热丝(4)、蒸汽壳体(5)、动蒸汽涡轮(6)、定蒸汽涡轮(7)、三号发电机(8)、支撑架(9)、一号电机(10)、风筒(11)、二号支撑轴(12)、涡扇(13)、支撑盘(14)、内挡风圈(15)、外挡风圈(16)、储料箱(17)、排料筒(18)、叶轮(19)、一号支撑轴(20)、控制器(21)、排烟管(22)、辅助发电部分(23)、冷却部分(24),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桶(1)中部设置有竖直且贯穿的加热筒(2),所述加热筒(2)上小下大呈喇叭状,所述储水桶(1)内腔内固定有呈竖直螺旋状的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电车用高效增程器,包括储水桶(1)、加热筒(2)、加热管(3)、电加热丝(4)、蒸汽壳体(5)、动蒸汽涡轮(6)、定蒸汽涡轮(7)、三号发电机(8)、支撑架(9)、一号电机(10)、风筒(11)、二号支撑轴(12)、涡扇(13)、支撑盘(14)、内挡风圈(15)、外挡风圈(16)、储料箱(17)、排料筒(18)、叶轮(19)、一号支撑轴(20)、控制器(21)、排烟管(22)、辅助发电部分(23)、冷却部分(24),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桶(1)中部设置有竖直且贯穿的加热筒(2),所述加热筒(2)上小下大呈喇叭状,所述储水桶(1)内腔内固定有呈竖直螺旋状的加热管(3),所述加热筒(2)内固定有竖直螺旋状的电加热丝(4),所述储水桶(1)上方安装有水平的蒸汽壳体(5),所述蒸汽壳体(5)左部与储水桶(1)上部通过管道进行连通,所述蒸汽壳体(5)右部与加热管(3)底部通过管道进行连通,所述蒸汽壳体(5)内左右两部各转动连接有水平的动蒸汽涡轮(6),所述蒸汽壳体(5)中部固定有水平的定蒸汽涡轮(7),所述动蒸汽涡轮(6)与定蒸汽涡轮(7)相同轴设置,两所述动蒸汽涡轮(6)分别与两个三号发电机(8)的转轴相同轴固定,所述储水桶(1)底端固定有支撑架(9),所述支撑架(9)底部固定有竖直的一号电机(10)和竖直的风筒(11),所述支撑架(9)转动连接有竖直的二号支撑轴(12),所述一号电机(10)的转轴同轴固定有涡扇(13),所述涡扇(13)与风筒(11)相间隙插接,所述风筒(11)相较于加热筒(2)呈同轴设置,所述风筒(11)处于加热筒(2)的正下方,所述一号电机(10)的转轴与二号支撑轴(12)之间通过传动机构进行传动连接,所述二号支撑轴(12)中部同轴固定有圆板网状的支撑盘(14),所述支撑盘(14)顶端同轴固定有竖直的内挡风圈(15)和外挡风圈(16),所述支撑架(9)右上方安装有竖直的储料箱(17),所述储料箱(17)用于储存煤矿废水处理完成后产生的煤粉,所述储料箱(17)底端固定连通有竖直的排料筒(18),所述排料筒(18)处于内挡风圈(15)和外挡风圈(16)之间,所述储料箱(17)底部转动连接有水平的叶轮(19),所述叶轮(19)位于储料箱(17)内腔中,所述叶轮(19)同轴固定有水平的一号支撑轴(20),所述一号支撑轴(20)与二号支撑轴(12)之间通过传动机构进行传动连接,本发明还安装有控制器(21),所述加热筒(2)固定连接有排烟管(22),所述排烟管(22)安装有辅助发电部分(23)和冷却部分(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电车用高效增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发电部分(23)包括一号壳体(25)、二号壳体(26)、斯特林发动机(27)、温差发电机(28),所述排烟管(22)中部呈竖直状,且底部呈向右的水平贯穿状,所述排烟管(22)中部固定有水平圆柱壳体状的一号壳体(25),所述排烟管(22)底部固定有竖直圆柱壳体状的二号壳体(26),所述一号壳体(25)和二号壳体(26)相较于排烟管(22)呈垂直的偏心设置,所述一号壳体(25)右方安装有斯特林发动机(27),所述斯特林发动机(27)排量气缸(2701)呈水平的圆柱状,所述排量气缸(2701)相较于一号壳体(25)呈同轴设置,所述排量气缸(2701)的加热端处于一号壳体(25)内,所述排量气缸(2701)的冷却端处于一号壳体(25)外,所述二号壳体(26)顶端固定有竖直的温差发电机(28),所述温差发电机(28)的加热端呈竖直向下的圆柱状,所述温差发电机(28)的加热端处于二号壳体(26)内,所述温差发电机(28)的冷却端呈竖直向上状,所述一号壳体(25)和二号壳体(26)共同安装有清洁发电部分(23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矿电车用高效增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发电部分(2301)包括端板(29)、一号发电机(30)、一号齿轮(31)、一号涡轮(32)、一号齿圈(33)、一号刮板(34)、排出口(35)、端罩(36)、二号排出筒(37)、二号端盖(38)、二号涡轮(39)、二号刮板(40)、二号齿圈(41)、二号发电机(42)、二号齿轮(43),所述一号壳体(25)左部向左贯穿,所述一号壳体(25)左部通过紧固件封闭紧固有端板(29),所述端板(29)左端固定有水平的一号发电机(30),所述一号发电机(30)的转轴同轴固定有一号齿轮(31),所述一号壳体(25)内同轴转动连接有水平的一号涡轮(32),所述一号涡轮(32)同轴固定有一号齿圈(33),所述一号齿圈(33)与一号齿轮(31)相啮合传动,所述一号涡轮(32)内壁径向固定有一号刮板(34),所述一号刮板(34)与斯特林发动机(27)的排量气缸(2701)外壁相匹配贴合,所述一号涡轮(32)径向贯穿有排出口(35),所述二号壳体(26)底部向下贯穿,所述二号壳体(26)底部通过紧固件封闭紧固有端罩(36),所述端罩(36)底端同轴连通有竖直的二号排出筒(37),所述二号排出筒(37)底部密封螺纹连接有二号端盖(38),所述二号壳体(26)内同轴转动连接有竖直的二号涡轮(39),所述二号涡轮(39)径向固定有二号刮板(40),所述二号刮板(40)与温差发电机(28)的加热端外壁相匹配贴合,所述二号涡轮(39)底部同轴固定有二号齿圈(41),所述端罩(36)底端固定有竖直的二号发电机(42),所述二号发电机(42)的转轴同轴固定有二号齿轮(43),所述二号齿圈(41)与二号齿轮(43)相啮合传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煤矿电车用高效增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部分(24)包括主水箱(44)、副水箱(45)、主散热翅板(46)、一号水箱(47)、一号内导热翅板(48)、一号外导热翅板(49)、二号水箱(50)、二号外导热翅板(51)、三号壳体(52)、清洁水箱(53)、三号排出筒(54)、三号端盖(5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运国,段慧清,朱伟,裴海伦,刘孝培,
申请(专利权)人:枣庄矿业集团济宁七五煤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