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容多种引脚间距焊盘封装的柔性电路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7698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54
本技术涉及一种兼容多种引脚间距焊盘封装的柔性电路带,包括:柔性电路板,其至少包括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顶面第一排列焊盘,设置于柔性电路板第一区段的顶面;底面第一排列焊盘,设置于柔性电路板第一区段的底面,间距大于顶面第一排列焊盘的间距,并与顶面第一排列焊盘一一对应并连接;顶面第二排列焊盘,设置于柔性电路板第二区段的顶面,间距等于底面第一排列焊盘的间距;底面第二排列焊盘,设置于柔性电路板第二区段的底面,间距大于顶面第二排列焊盘的间距,并与顶面第二排列焊盘一一对应并连接。本技术能够实现多种引脚间距的兼容封装,应用灵活,满足当前集成电路中大部分场景的使用需求,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尤其是集成电路板上器件封装技术,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兼容多种引脚间距焊盘封装的柔性电路带


技术介绍

1、随着集成电路制造工艺能力的提高,高密度引脚器件越来越多,尤其是在智能设备中,集成电路的功能越来越丰富而尺寸越来越小,引脚密度越来越高,这就致使作为集成电路载体的pcb板的工艺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bga封装的集成电路为例,通常的工业产品中,bga封装的集成电路的引脚中心距主要为1.0mm、0.8mm,个别有0.65mm的,这时电路板的设计都是采用通孔连接(过孔将电路板打通,可以实现各层线路的连接,通常采用机械钻孔,对于板厚孔径比有一定的要求,一般是不能大于10:1,即,厚度为2.0mm的电路板,最小过孔为0.2mm。通常情况下,工业产品的电路板以1.6mm、2.0mm居多)的方式。而在使用高密度引脚集成电路,如引脚中心距0.5mm,0.4mm甚至更小的情况下,pcb电路板就需要采用盲埋孔的连接方式,以解决小间距引脚的扇出问题。而采用盲埋孔(不论采用此种过孔数量的多少)的电路板,会大大增加生产的工艺难度,因而导致成本的成倍增加。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兼容多种引脚间距焊盘封装的柔性电路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路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还包括第三区段,该柔性电路带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电路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还包括第四区段,该柔性电路带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路带,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电路带,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电路带,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电路带,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电路带,其特征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兼容多种引脚间距焊盘封装的柔性电路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路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还包括第三区段,该柔性电路带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电路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还包括第四区段,该柔性电路带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路带,其特征在于: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贺原廖观万王飞王垒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万龙精益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