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导热型隔热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7410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自导热型隔热带,包括隔热带本体和导热机构,所述隔热带本体由相复合的隔热层和导热网所构成,所述导热机构包括隔热扣件、换热筒、传热线、换热板和散热翼片,所述隔热扣件可拆卸式安装在隔热带本体之上,所述换热筒内置于隔热扣件之中且可与导热网相接触,所述传热线的两端分别与换热板和散热翼片相固定,所述换热板可拆卸式装入隔热扣件内且能够与换热筒相接触,一方面可通过隔热带本体实现部件与舱内环境之间的隔热,另一方面还可利用导热网和导热机构相配合以将从部件之上所吸收热量传送至舱外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隔热带的,特别是自导热型隔热带的。


技术介绍

0、
技术介绍

1、排气管是汽车发动机排气系统的一部分。由于排气管会随着发动机的运行而散发大量热量(表面温度持续上升)并影响周围元器件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因此需要加装隔热带进行隔热,如公开号为cn106285889a的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一种排气管隔热带、公告号为cn204783222u的技术所公开的一种排气管隔热装置以及公告号为cn213711206u的技术所公开的一种新型乘用车进气管。

2、在舱内温度升高时,进气管(作为空气通道用于向进气系统排入空气)内的空气会受热膨胀(温度对单位体积内的气体重量有很大影响),进而导致气缸的燃烧效率下降(进入发动机的空气温度越低,气缸可容纳的空气越多,气缸产生的燃烧效率越高)。此外,为了保障行车安全,发动机油气分离器的胶管等部件也需要做好隔热保护。然而,现有的隔热带一般由隔热材料复合而成,仅具有隔热作用,无法将所包裹的部件的自身热量导出,不适用于上述需要降温的部件。


技术实现思路>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自导热型隔热带,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热带本体(1)和导热机构(2),所述隔热带本体(1)由相复合的隔热层(11)和导热网(12)所构成,所述导热机构(2)包括隔热扣件、换热筒(22)、传热线(24)、换热板(25)和散热翼片(26),所述隔热扣件可拆卸式安装在隔热带本体(1)之上,所述换热筒(22)内置于隔热扣件之中且可与导热网(12)相接触,所述传热线(24)的两端分别与换热板(25)和散热翼片(26)相固定,所述换热板(25)可拆卸式装入隔热扣件内且能够与换热筒(22)相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导热型隔热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扣件包括基座(21)和基盖(23)...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导热型隔热带,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热带本体(1)和导热机构(2),所述隔热带本体(1)由相复合的隔热层(11)和导热网(12)所构成,所述导热机构(2)包括隔热扣件、换热筒(22)、传热线(24)、换热板(25)和散热翼片(26),所述隔热扣件可拆卸式安装在隔热带本体(1)之上,所述换热筒(22)内置于隔热扣件之中且可与导热网(12)相接触,所述传热线(24)的两端分别与换热板(25)和散热翼片(26)相固定,所述换热板(25)可拆卸式装入隔热扣件内且能够与换热筒(22)相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导热型隔热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扣件包括基座(21)和基盖(23),所述基座(21)的底端由座体封板所封闭且座体封板的外沿设有座体外翻边(211),所述基盖(23)的顶端由盖体封板所封闭且底端的外沿设有盖体外翻边(231),所述基座(21)和基盖(23)可相螺纹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导热型隔热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1)的外壁处环绕设有若干个缺口(212),所述换热筒(22)位于基座(21)内且设有若干个可分别从各个缺口(212)向外穿出的凸点(22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导热型隔热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线(24)的顶端与散热翼片(26)相连接而底端在沿着盖体通孔穿过盖体封板之后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宁郭建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创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