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深圳大学专利>正文

具有导流结构的换向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6453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导流结构的换向阀,包括具有一进口和两出口的阀体和设置在阀体的阀腔内且与两出口相匹配的阀瓣,还包括设置在阀腔内的两组挡流板组,第一组挡流板组包括转动设置在阀腔内位于进口处且靠近第一出口侧的腔壁上的第一动挡流板;第二组挡流板组包括转动设置在阀腔内位于进口处且靠近第二出口侧的腔壁上的第二动挡流板;当阀瓣密封配合在其中一个出口时,与该出口对应的挡流板组在阀腔内形成临时挡流腔壁。通过在阀腔内靠近进口处设置两组挡流板组,在阀瓣与一个出口密封配合时,靠近该出口侧的腔壁上的动挡流板转动到另一出口处,在阀腔内形成临时挡流腔壁,避免了流体在阀腔内直接冲击到阀瓣上再回转,从而减少了阀腔内的流动压力损失。

Reversing valve with flow guiding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valve with diversion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valve body having an inlet and outlet two and set the valve in the cavity of the valve body and the two export match, arranged in the valve cavity of two groups of baffle groups, the first group of baffle plate group comprises a rotating cavity wall is provided in the located at the inlet of the valve cavity and is close to the first outlet on the side of the first movable baffle; the baffle plate group comprises second groups of rotating cavity wall is arranged in the valve cavity at the inlet and outlet side close to the second on the second movable baffle; when the valve sealing in one exit, and the export the corresponding baffle group to form a temporary block flow in the valve cavity cavity wall. Through in the valve chamber near the inlet is provided with two groups of baffle plate in the valve group, and an outlet sealing, movable baffle rotation to another outlet cavity wall near the outlet side of the temporary block flow cavity wall is formed in the valve cavity, the fluid in the valve cavity to avoid direct impact then turning to the disc, thereby reducing the loss of flow pressure in the valve cham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导流结构的换向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向阀,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导流结构的换向阀。
技术介绍
换向阀是一种工业设备中常用的阀,通常用于对气、液等流体的流向进行控制。通 常的换向阀包括阀体和设置在阀体阀腔内的阀瓣,阀瓣与阀体的出口相配合实现出口的切 换,阀瓣的运动方式又分为升降式和旋转式。如图l所示,对于旋转式阀瓣的换向阀而言, 以三通换向阀为例,阀体的阀腔包括一个入口和两个出口,阀瓣绕垂直于两个出口所在平 面的轴线转动,通常在该轴线处设置阀杆,阀瓣固定设置在阀杆上,通过从外部驱动阀杆带 动阀瓣在阀腔内转动。当阀瓣与第一出口密封配合时,入口与第二出口导通;需要切换出口 时,驱动阀杆带动阀瓣转动到第二出口处并与其密封配合时,入口与第一出口导通,实现出 口切换。 但是,流体从阀体的入口进入到阀腔内时,有时会直接冲击到阀瓣上再转过一个 角度后再从出口流出,造成流动局部压力损失。局部压力损失主要是由于流体流动方向 发生突然改变、或流道截面积突然变化形成的,并且局部阻力更与阀腔内的结构,如阀腔形 状、阀瓣形状等有很大的关系。对于化工等行业而言,在流体进行长距离传输过程中,最大 的压力损失就在于设置在各个地方的阀体带来的局部压力损失,从而不得不加大流体传输 时的压力并在中间设置多级加压泵来弥补压力损失,使得流体传输的成本增加。另一方面, 随着压力增加,进一步要求管道中的各种元件需要有耐压的特性,并且在连接处的密封也 需要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从而进一步增加了管道建设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换向阀中阀腔内的结构对流体存 在较大的局部压力损失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导流结构的换向阀,能够降低阀体内部的局 部压力损失。 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具有导流结构的换向阀, 包括具有一进口和两出口的阀体和设置在阀体的阀腔内且与两出口相匹配的阀瓣,还包括 设置在阀腔内的两组挡流板组,第一组挡流板组包括转动设置在阀腔内位于进口处且靠近 第一出口侧的腔壁上的第一动挡流板;第二组挡流板组包括转动设置在阀腔内位于进口处 且靠近第二出口侧的腔壁上的第二动挡流板;当阀瓣密封配合在其中一个出口时,与该出 口对应的挡流板组在阀腔内形成临时挡流腔壁。 在本专利技术所述具有导流结构的换向阀中,所述第一组挡流板组还包括设置在阀瓣 上与第二出口相配合的第二密封面上设置的且与所述第一动挡流板相配合的第一定挡流 板;所述第二组挡流板组还包括在阀瓣上与第一出口相配合的第一密封面上设置的且与所 述第二动挡流板相配合的第二定挡流板。通过在每组挡流板组中设置动挡流板和阀瓣上的 动挡流板相配合形成临时挡流腔壁,使得临时挡流腔壁与出口处的阀腔腔壁之间的过渡更为流畅,进一步减少了阀腔内的流动压力损失。 在本专利技术所述具有导流结构的换向阀中,每组所述挡流板组中的动挡流板和动挡 流板形成的临时挡流腔壁为光滑过渡曲面。 在本专利技术所述具有导流结构的换向阀中,所述动挡流板和动挡流板与腔室内腔壁 的形状相匹配;方便动挡流板和动挡流板在阀腔内的转动。 在本专利技术所述具有导流结构的换向阀中,同组内的动挡流板和动挡流板在接缝处 的形状相匹配;使得动挡流板和动挡流板之间形成的临时挡流腔壁的过渡更为连续,进一 步减少了阀腔内的流动压力损失。 在本专利技术所述具有导流结构的换向阀中,所述动挡流板在接缝处的轮廓设置为内 凹的月牙形,所述动挡流板在接缝处的轮廓设置为与动挡流板相匹配的外凸的弧形。 在本专利技术所述具有导流结构的换向阀中,所述动挡流板的转动轴与阀瓣的转动轴 相互平行设置。 在本专利技术所述具有导流结构的换向阀中,所述两组挡流板组中的动挡流板和阀瓣 由设置在阀体外或阀体上的驱动装置协同驱动。 在本专利技术所述具有导流结构的换向阀中,两个所述动挡流板一体化设置在阀瓣的 两个密封面上。 在本专利技术所述具有导流结构的换向阀中,所述中的一个出口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进 口的中心轴线重合;在换向阀在常开的出口处时,流体直通流过阀体,使得阀体内的流动压 力损失最小。 在流体流动过程中,不论液体还是气体,当流体垂直冲击在一个平壁上时,流体的动能转化为压力能,造成流动压力损失。流体力学理论与实践表明,直通道与小角度折转通道相比,流动的能量损失最小,其能量损失形式为沿程损失,而小角度折转通道既包含沿程损失,也包含局部损失。但折转通道要远小于90。折转通道。实施本专利技术所述具有导流结构的换向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阀腔内靠近进口处设置两组挡流板组,每组挡流板组中至少包括一个动挡流板,在阀瓣与一个出口密封配合时,靠近该出口侧的腔壁上的动挡流板转动到另一出口处,在阀腔内形成临时挡流腔壁,避免了流体在阀腔内直接冲击到阀瓣上再回转,从而减少了阀腔内的流动压力损失。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la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具有导流结构的换向阀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lb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具有导流结构的换向阀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lc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具有导流结构的换向阀优选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a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具有导流结构的换向阀优选实施例中前阀体的立体图; 图2b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具有导流结构的换向阀优选实施例中前阀体的主视图; 图2c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具有导流结构的换向阀优选实施例中前阀体的剖视图; 图3a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具有导流结构的换向阀优选实施例中后阀体的立体图; 图3b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具有导流结构的换向阀优选实施例中后阀体的主视图; 图3c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具有导流结构的换向阀优选实施例中后阀体另一方向的立体图; 图4a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具有导流结构的换向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动挡流板的立体 图; 图4b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具有导流结构的换向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动挡流板的主视 图; 图4c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具有导流结构的换向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动挡流板的右视 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具有导流结构的换向阀优选实施例中阀杆的立体图; 图6a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具有导流结构的换向阀优选实施例中阀瓣的立体图; 图6b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具有导流结构的换向阀优选实施例中阀瓣另一方向的立体 图; 图7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具有导流结构的换向阀优选实施例中阀瓣与第二出口密封配 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具有导流结构的换向阀另一实施例中阀瓣与第一出口密封配 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具有导流结构的换向阀另一实施例中阀瓣与第二出口密封配 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la、lb、lc所示,在本专利技术所述具有导流结构的换向阀的优选实施例中,包括 阀体10以及设置在阀体10内的阀瓣20、第一挡流板组和第二挡流板组。阀体10包括两个 出口和一个进口 ll,两出口分别为第一出口 12和第二出口 13。阀瓣20在阀体10内可转 动,能够通过第一密封面21a与第一出口 12密封配合,通过第二密封面22a与第二出口 13 密封配合。优选设置阀体10的第一出口 12的中心轴与进口 ll的中心轴平行,最好设置为 重合,当阀瓣20的第二密封面22a与第二出口 13相配合时,流体通过进口 11直通流到第 一出口 12,在阀体10内部不会发生转折,此时阀体IO的流动压力损失最小,可设置此出口 为常开状态。阀体第二出口 13的中心轴与进口 11的中心轴夹成一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导流结构的换向阀,包括具有一进口和两出口的阀体和设置在阀体的阀腔内且与两出口相匹配的阀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阀腔内的两组挡流板组,第一组挡流板组包括转动设置在阀腔内位于进口处且靠近第一出口侧的腔壁上的第一动挡流板;第二组挡流板组包括转动设置在阀腔内位于进口处且靠近第二出口侧的腔壁上的第二动挡流板;当阀瓣密封配合在其中一个出口时,与该出口对应的挡流板组在阀腔内形成临时挡流腔壁。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具有导流结构的换向阀,包括具有一进口和两出口的阀体和设置在阀体的阀腔内且与两出口相匹配的阀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阀腔内的两组挡流板组,第一组挡流板组包括转动设置在阀腔内位于进口处且靠近第一出口侧的腔壁上的第一动挡流板;第二组挡流板组包括转动设置在阀腔内位于进口处且靠近第二出口侧的腔壁上的第二动挡流板;当阀瓣密封配合在其中一个出口时,与该出口对应的挡流板组在阀腔内形成临时挡流腔壁。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导流结构的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挡流板组还 包括设置在阀瓣上与第二出口相配合的第二密封面上设置的且与所述第一动挡流板相配 合的第一定挡流板;所述第二组挡流板组还包括在阀瓣上与第一出口相配合的第一密封面 上设置的且与所述第二动挡流板相配合的第二定挡流板。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具有导流结构的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挡流板组中的 动挡流板和动挡流板形成的临时挡流腔壁为光滑过渡曲面。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具有导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虹宾黄秋梅刘士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