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三峡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通电系数控制线圈导通状态的工件成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53012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3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基于通电系数控制线圈导通状态的工件成形方法,驱动线圈组的每匝线圈经单独的开关与电源连接,在板件成形过程中,根据实时的板件成形位置单独地控制驱动线圈组的每匝线圈的导通状态即实时地调整驱动线圈组的通电区域,使板件处的电磁场方向与板件表面平行,板件受到的电磁力始终与板件表面垂直。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金属板件表面的平整度即提高金属板件成形质量,提高了每匝线圈的散热效果;增加了驱动线圈组中每匝线圈的检修维护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工件电磁成形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通电系数控制线圈导通状态的工件成形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中国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等技术的发展,轻量化技术需求不断增加。轻量化技术的实现依赖于关键部件的轻量化设计。目前,轻量化设计主要有两种思路,一是采用空心、薄壁、带筋结构及仿生结构等轻量化结构设计;二是采用如镁合金、铝合金、钛合金以及高性能复合材料等轻质高强材料,第二种方式为实现轻量化设计的主要途径。然而轻质高强材料在室温条件下其成形性能较差,通过冲压、液压等传统成形方式十分容易出现起皱和破裂等现象,并且成形塑性低,存在极为严重的回弹现象,传统成形方式加工方式并不理想。当今能源短缺和环境破坏情况严重,汽车行业正在经历着重大的产业升级与转换。研究表明,如果车辆的总质量减轻10%,那么燃油效率可提高6%~8%,尾气排放量亦可降低4%,汽车行业轻量化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但是传统的成形方式限制了轻质高强材料的工业应用。电磁成形为轻量化金属加工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2、电磁成形是利用电磁力作为驱动力的高速率成形技术,这种技术不仅可以改善材料成形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通电系数控制线圈导通状态的工件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为板件,驱动线圈组的每匝线圈经单独的开关与电源连接,所述工件成形方法在板件成形过程中,根据实时的板件成形位置单独地控制驱动线圈组的每匝线圈的导通状态即实时地调整驱动线圈组的通电区域,使板件处的电磁场方向与板件表面平行,板件受到的电磁力始终与板件表面垂直,提高板件成形效果和质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通电系数控制线圈导通状态的工件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通电系数Ci,j的取值为线圈Xi,j位于通电区域横截面内的面积与线圈Xi,j的截面积之比,Ci,j,i=1,2…M,j=1,2…N表示第i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通电系数控制线圈导通状态的工件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为板件,驱动线圈组的每匝线圈经单独的开关与电源连接,所述工件成形方法在板件成形过程中,根据实时的板件成形位置单独地控制驱动线圈组的每匝线圈的导通状态即实时地调整驱动线圈组的通电区域,使板件处的电磁场方向与板件表面平行,板件受到的电磁力始终与板件表面垂直,提高板件成形效果和质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通电系数控制线圈导通状态的工件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通电系数ci,j的取值为线圈xi,j位于通电区域横截面内的面积与线圈xi,j的截面积之比,ci,j,i=1,2…m,j=1,2…n表示第i层第j匝线圈的通电系数,驱动线圈组自顶向下逐层依序编号,自外向内逐匝依序编号,m为驱动线圈组的线圈层数,n为每层线圈匝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立陈玉红李梦瑶张锦荣靳海若陈烁郭平洋褚潋涛程紫娟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