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封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2839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3 2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传感器封装结构,涉及传感器封装相关技术领域,解决了在对传感器进行封装时,效率低,封装后传感器质量差的问题。该传感器封装结构,包括封装下模座、封装上模座、一体化封装机构、传感器封装组件、风冷散热器和水冷散热组件,所述封装下模座的顶部通过螺钉安装有封装上模座,所述封装上模座的内部中心处安装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的内部安装有延伸至封装上模座内侧的一体化封装机构,所述一体化封装机构的端口处连通有传感器封装组件;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可减少在密封作业进行时,传感器内部气泡的产生,提升对传感器进行封装的效果和质量,并且,可同时对多组传感器进行封装,提升对传感器进行封装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传感器封装相关,具体为传感器封装结构


技术介绍

1、传感器是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的检测装置,在对传感器进行生产时,一般采用封装的方式,完成加工。

2、现有公开号为cn116779690a的中国专利申请,其公开了传感器的封装结构及封装方法,包括基材层,所述基材层由透明材料制成;传感器结构层,成型于所述基材层背面;焊盘层,包括覆盖于所述传感器结构层上焊点处的焊料;绝缘层,覆盖于所述基材层表面和所述传感器结构层表面,且所述绝缘层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焊盘层的开口;该专利技术,采用倒装工艺,相较于常规的正封装工艺,其在封装的过程中既无需对各元器件进行引线焊接连接,也无需采用胶粘,集成度高且工艺简单;同时,基材由透明材料制成,如此,基材层在起到保护作用的同时也具备良好透光性能,从而无需另外设置透镜等元器件,从而在不影响光学元器件功能的同时提供可靠的光学信号数据。

3、然而,该封装结构在具体使用时存在以下缺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传感器封装结构,包括封装下模座(10)、封装上模座(20)、一体化封装机构(30)、传感器封装组件(40)、风冷散热器(50)和水冷散热组件(60),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下模座(10)的顶部通过螺钉安装有封装上模座(20),所述封装上模座(20)的内部中心处安装有连接口(201),所述连接口(201)的内部安装有延伸至封装上模座(20)内侧的一体化封装机构(30),所述一体化封装机构(30)的端口处连通有传感器封装组件(40),所述传感器封装组件(40)通过螺钉安装在封装散热板(101)的顶部,所述封装散热板(101)安装在封装下模座(10)顶部的中心处;

2.根据权利要...

【技术特征摘要】

1.传感器封装结构,包括封装下模座(10)、封装上模座(20)、一体化封装机构(30)、传感器封装组件(40)、风冷散热器(50)和水冷散热组件(60),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下模座(10)的顶部通过螺钉安装有封装上模座(20),所述封装上模座(20)的内部中心处安装有连接口(201),所述连接口(201)的内部安装有延伸至封装上模座(20)内侧的一体化封装机构(30),所述一体化封装机构(30)的端口处连通有传感器封装组件(40),所述传感器封装组件(40)通过螺钉安装在封装散热板(101)的顶部,所述封装散热板(101)安装在封装下模座(10)顶部的中心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封装组件(40)包括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键合部(402)、键合凸起(403)和薄膜金属层(405)一一对应,且处于同一竖直面,所述保护层(404)和阻焊层(4012)之间填充有封装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散热组件(60)包括有: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科敏传感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