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PET压合离型膜涂布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PET压合离型膜涂布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525485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3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PET压合离型膜涂布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离型膜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PET压合离型膜涂布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硅油主剂60‑110份、交联剂0.3‑1.3份、锚固剂0.25‑0.55份、催化剂0.45‑2.3份、溶剂1000‑5000份;所述硅油主剂的粘度为5000‑24000mpa.s。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特定重量份和粘度的硅油主剂与特定重量份的交联剂、锚固剂、催化剂复合,使PET离型膜具有较低的干硅量、较高的残余粘着率,降低了离型膜使用中的硅油转移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离型膜,具体涉及一种pet压合离型膜涂布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在电路板(pcb)和柔性电路板(fpc)行业中,pet压合离型膜主要起保护、分离作用。pet离型膜可以覆盖在pcb和fpc板表面,防止电路板上的元器件受到刮蹭、磨损等机械损伤,且在线路板压合过程中,离型膜能避免热压板与板材直接接触,防止造成污染或碰撞,热压完成后,离型膜能与线路板轻易地分离,不影响线路板的生产效率。

2、目前用于线路板行业的离型膜主要是将离型剂涂覆于pet薄膜的表层上,并经烘箱固化、老化后可得到适用于pcb、fpc压合的离型膜产品。离型剂可以分为有机硅离型剂、氟素离型剂、非硅系离型剂;有机硅离型剂是最常见的离型剂,具有优良的高温性能和出色的耐化学腐蚀性能,使其适用于线路板高温压合的加工条件,但有机硅离型剂存在硅油转移风险,后续需要使用化学试剂清洗板材,去除残余硅油,以免影响线路板的后续加工;氟素离型剂具有优异的抗粘特性和良好的耐高温性能,但氟素离型剂成本较高,且部分氟素离型剂含有有害物质,对环境和健康有潜在风险,且后续环保处理更为严格,增加了生产和应用的技术难度;非硅离型剂是一类不含有硅的离型剂,运用在线路板压合时,无硅油转移,不会影响线路板表面洁净度和后续加工工艺,然而,非硅离型剂的耐高温性能较差,且目前非硅离型膜的离型力普遍较高,高温压合后膜材容易与板材粘结,不易分离。

3、针对上述离型膜涂布液存在的问题,急需提供一种可使离型膜具有较低干硅量、较高的残余粘着率的pet压合离型膜涂布液。

<br/>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pet压合离型膜涂布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pet压合离型膜涂布液可使离型膜具有较低干硅量、较高的残余粘着率,降低硅油转移风险。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pet压合离型膜涂布液,所述pet压合离型膜涂布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硅油主剂60-110份、交联剂0.3-1.3份、锚固剂0.25-0.55份、催化剂0.45-2.3份、溶剂1000-5000份;

4、所述硅油主剂的粘度为5000-24000mpa.s。

5、现有技术制得的pet压合离型膜的残余粘着率约为70%-80%,具有较高的硅油转移;而硅油残余在线路板上会形成绝缘层,使电路出现电阻不良、信号传输损失等电气性能问题,影响良品率;并且硅油具有优良的润滑性,使得焊锡不易附着在电路板上,导致元器件焊接在线路板前,板材需要使用特殊的化学溶剂进行清洗,从而增加电路板生产时间及成本;此外,若清洗不当,化学溶剂残留物会附着在板上,也会导致产品故障及质量问题。

6、本专利技术提供上述配方的pet压合离型膜涂布液,通过特定重量份的各组分相互配合,可使制得的pet压合离型膜具有较低的干硅量和较高的残余粘着率,更加适用于电路板压合加工。

7、专利技术人经大量研究发现,上述各组分的重量份对最终产品性能有很大的影响,若硅油主剂重量份过少,会导致pet离型膜产品的离型力增大,在进行线路板压合时,离型膜会与线路板粘结在一起,使分离效率降低;若硅油主剂重量份过多时,则需要添加更多的助剂,否则容易出现掉硅现象,即膜材经过机械摩擦后易出现白色粉末结块脱落,会污染线路板的洁净度,并且硅油过多还会导致离型膜干硅量增加,使离型膜残余粘着率降低,在线路板压合过程中,硅油会部分迁移至板材表面,不利于线路板后续粘贴元器件或其他加工工艺。

8、若交联剂的重量份过少,会导致其中的含氢硅油无法与硅油主剂进行充分交联,使离型层易受损并容易剥离;若交联剂重量份过多,会导致硅油固化程度更高,使离型膜表面变硬、脆化,并降低了其柔韧性和可形变性。

9、若锚固剂的重量份过少,会使离型层与pet基材之间的附着力减弱,导致离型膜的残余粘着率降低,并且离型层中的硅油容易发生剥离或脱落的现象;但过多的锚固剂会导致离型膜的离型力增大,使膜与线路板难以剥离。

10、若催化剂的重量份过少,易导致交联剂与硅油的交联反应缓慢,延长生产周期,降低效率;但过多的催化剂会导致交联反应过快,难以控制反应速率,并且会引起剧烈反应放热现象或其他副反应生成,致使离型膜的残余粘着率下降,出现质量问题,并且催化剂大多为铂金体系,加入过多成本偏高,不利于实际生产。

11、专利技术人还发现,硅油主剂的粘度对离型膜产品的性能存在很大影响,硅油主剂粘度大于24000mpa.s,则涂布浆料的流动性较差,涂覆厚度也会随之增加,从而导致离型膜干硅量偏高,残余粘着率偏低;硅油主剂粘度小于5000mpa.s,其耐温性能和抗腐蚀性能较差,影响产品的良品率。

12、作为本专利技术pet压合离型膜涂布液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pet压合离型膜涂布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硅油主剂70-103份、交联剂0.45-1.05份、锚固剂0.35-0.48份、催化剂0.55-1.95份、溶剂1000-3000份;专利技术人通过大量实验发现,上述优选重量份范围内的各组分,可使最终产品的干硅量为0.02-0.09g/m2,残余粘着率大于85%。

13、作为本专利技术pet压合离型膜涂布液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交联剂包括含氢硅氧烷和甲苯;所述锚固剂包括乙烯基硅烷、环氧基硅烷和乙烯酰氧基硅烷;所述催化剂包括硅氧烷铂络合物;所述溶剂包括甲苯、二甲苯、醋酸乙酯、异丙醇、120#溶剂油、d30#溶剂油、丁酮中的至少一种。交联剂中的含氢硅油能与硅油主剂中的硅氧链进行交联,形成三维网络结构,使离型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抗化学腐蚀性能;锚固剂可有效提高硅油与基材间的附着力,减少掉硅现象;催化剂能够促进交联剂与硅油主剂中的官能团发生反应,从而形成更稳定的三维结构,并且可以缩短反应时间,提高交联的效率。

14、作为本专利技术pet压合离型膜涂布液的更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硅油主剂为反应性硅氧烷聚合物和甲苯的混合物,其包括道康7226、道康宁7458、埃肯7460、瓦克d955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交联剂包括道康宁7028、道康宁7672、埃肯xl196、瓦克v60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锚固剂包括道康宁9250、道康宁297、埃肯add208、瓦克hf87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催化剂包括道康宁4000、埃肯93b、瓦克c05中的至少一种。

15、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第一方面所述的pet压合离型膜涂布液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6、将硅油主剂和溶剂混合、搅拌,随后依次加入交联剂、锚固剂、催化剂,搅拌均匀后即得所述pet压合离型膜涂布液。

17、作为本专利技术pet压合离型膜涂布液的制备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将硅油主剂和溶剂混合搅拌的转速为400-500r/min,搅拌时间为4-6min。

18、随后调整搅拌转速至275-325r/min,在25-35s内加入交联剂,并以400-500r/min的转速搅拌4-5mi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ET压合离型膜涂布液,其特征在于,所述PET压合离型膜涂布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硅油主剂60-110份、交联剂0.3-1.3份、锚固剂0.25-0.55份、催化剂0.45-2.3份、溶剂1000-500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ET压合离型膜涂布液,其特征在于,所述PET压合离型膜涂布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硅油主剂70-103份、交联剂0.45-1.05份、锚固剂0.35-0.48份、催化剂0.55-1.95份、溶剂1000-3000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ET压合离型膜涂布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包括含氢硅氧烷和甲苯;所述锚固剂包括乙烯基硅烷、环氧基硅烷和乙烯酰氧基硅烷;所述催化剂包括硅氧烷铂络合物;所述溶剂包括甲苯、二甲苯、醋酸乙酯、异丙醇、120#溶剂油、D30#溶剂油、丁酮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PET压合离型膜涂布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PET压合离型膜涂布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硅油主剂和溶剂混合搅拌的转速为400-500r/min,搅拌时间为4-6min。

6.一种PET压合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PET压合离型膜包括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PET压合离型膜涂布液。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PET压合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PET压合离型膜的制备方法为:将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PET压合离型膜涂布液采用微凹涂布的方式涂至PET基材表面,随后烘干、收卷,即得所述PET压合离型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PET压合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PET压合离型膜的制备方法中,采用网纹辊进行微凹涂布,所述网纹辊为目数为30-250目的金属网纹辊或30-800目的陶瓷网纹辊。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PET压合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PET压合离型膜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微凹涂布的涂布速度为40-60m/min,转速比为1.0-1.3,涂布湿量为3-5g/m2。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PET压合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温度为:第一段75-85℃、第二段95-105℃、第三段145-155℃、第四段145-155℃、第五段105-115℃、第六段85-9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et压合离型膜涂布液,其特征在于,所述pet压合离型膜涂布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硅油主剂60-110份、交联剂0.3-1.3份、锚固剂0.25-0.55份、催化剂0.45-2.3份、溶剂1000-500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et压合离型膜涂布液,其特征在于,所述pet压合离型膜涂布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硅油主剂70-103份、交联剂0.45-1.05份、锚固剂0.35-0.48份、催化剂0.55-1.95份、溶剂1000-3000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et压合离型膜涂布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包括含氢硅氧烷和甲苯;所述锚固剂包括乙烯基硅烷、环氧基硅烷和乙烯酰氧基硅烷;所述催化剂包括硅氧烷铂络合物;所述溶剂包括甲苯、二甲苯、醋酸乙酯、异丙醇、120#溶剂油、d30#溶剂油、丁酮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pet压合离型膜涂布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pet压合离型膜涂布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硅油主剂和溶剂混合搅拌的转速为400-500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友飞李文英林海叶芷欣尹荔松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君盛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