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帘安装结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1、安全气帘是车辆中起碰撞保护功能的重要部件,能够从侧面保护车内乘员的头部。当汽车的侧面受到撞击,安全气帘充气,以降低成员头部受到的冲击。随着车辆碰撞安全保护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车辆中配备有安全气帘。传统的气帘安装结构需要在车身上开设多个孔,降低了气帘安装结构的密封性,导致其防水性能差。
2、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气帘安装结构及车辆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密封性能好的气帘安装结构以及车辆。
2、本申请提供一种气帘安装结构,包括车身钣金、气帘安装板、气帘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车身钣金的预安装部,所述气帘组件固定至所述气帘安装板,所述预安装部向背离所述车身钣金的方向突伸形成,所述气帘安装板设有预连接部,所述预连接部与所述预安装部组配,以把所述气帘安装板限位至所述车身钣金。
3、进一步地,所述预安装部设有预安装槽,至少部分所述预连接部收容于所述预安装槽内,所述预安装槽的顶部设有开口,以供所述预连接部进入所述预安装槽。
4、进一步地,所述预连接部组装至所述预安装部后,所述预安装部受力变形以使得所述开口变小,以阻止所述预连接部穿过所述开口。
5、进一步地,所述预安装部包括第一预安装部、第二预安装部以及第三预安装部,所述第一预安装部朝着远离所述车身钣金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二预安装部自所述第一预安装部向上延伸形成,所述第三预安装部自所述
6、进一步地,所述气帘安装结构还包括车身连接板,所述车身连接板组装固定至所述车身钣金,所述预安装部设于所述车身连接板。
7、进一步地,所述车身连接板包括主体部以及自主体部向上延伸形成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车身钣金固定,所述预安装部自所述主体部向上延伸形成,所述车身连接板包括至少一对所述预安装部,且其中一对所述预安装部分别位于所述固定部的两侧。
8、进一步地,所述车身钣金上设有第一孔,所述固定部上设有第二孔、所述气帘安装板上设有第三孔,所述气帘安装结构还包括螺栓以及固定至车身钣金的螺母,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第三孔、第二孔以及第一孔与所述螺母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螺母为防水螺母。
10、进一步地,所述预连接部为孔,所述预安装部包括第四预安装部以及第五预安装部,所述第四预安装部向背离所述车身钣金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五预安装部自所述第四预安装部向上延伸形成,所述气帘安装板组装至所述车身连接板后,至少部分所述第四预安装部收容于所述孔内,所述第五预安装部穿过所述孔后与所述气帘安装板扣持。
11、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气帘安装结构。
12、本申请在车身钣金上设置预安装部,预安装部朝着背离所述车身钣金方向延伸,以用于预固定所述气帘安装板,相较于在车身钣金上打孔以用于预固定所述气帘安装板的方式,减少了车身钣金上的孔的数量,提高了气帘安装结构的密封性;与此同时,预连接部通过突伸的预安装部限位至车身钣金,无需在车身钣金的另一侧设置避让空间,降低了气帘安装结构所需的安装空间。
13、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说明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帘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钣金(10)、气帘安装板(30)、气帘组件(40)以及设置于所述车身钣金(10)的预安装部(23),所述气帘组件(40)固定至所述气帘安装板(30),所述预安装部(23)向背离所述车身钣金(10)的方向突伸形成,所述气帘安装板(30)设有预连接部(31),所述预连接部(31)与所述预安装部(23)组配,以把所述气帘安装板(30)限位至所述车身钣金(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帘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安装部(23)设有预安装槽(231),至少部分所述预连接部(31)收容于所述预安装槽(231)内,所述预安装槽(231)的顶部设有开口(232),以供所述预连接部(31)进入所述预安装槽(2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帘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连接部(31)组装至所述预安装部(23)后,所述预安装部(23)受力变形以使得所述开口(232)变小,以阻止所述预连接部(31)穿过所述开口(2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帘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安装部(23)包括第一预安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帘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帘安装结构还包括车身连接板(20),所述车身连接板(20)组装固定至所述车身钣金(10),所述预安装部(23)设于所述车身连接板(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帘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连接板(20)包括主体部(21)以及自主体部(21)向上延伸形成的固定部(22),所述固定部(22)与所述车身钣金(10)固定,所述预安装部(23)自所述主体部(21)向上延伸形成,所述车身连接板(20)包括至少一对所述预安装部(23),且其中一对所述预安装部(23)分别位于所述固定部(22)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帘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钣金(10)上设有第一孔(100),所述固定部(22)上设有第二孔(200)、所述气帘安装板(30)上设有第三孔(300),所述气帘安装结构还包括螺栓(50)以及固定至车身钣金(10)的螺母(60),所述螺栓(50)穿过所述第三孔(300)、第二孔(200)以及第一孔(100)与所述螺母(60)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帘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60)为防水螺母。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帘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连接部(31)为孔,所述预安装部(23)包括第四预安装部(236)以及第五预安装部(237),所述第四预安装部(236)向背离所述车身钣金(10)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五预安装部(237)自所述第四预安装部(236)向上延伸形成,所述气帘安装板(30)组装至所述车身连接板(20)后,至少部分所述第四预安装部(236)收容于所述孔内,所述第五预安装部(237)穿过所述孔后与所述气帘安装板(30)扣持。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气帘安装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帘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钣金(10)、气帘安装板(30)、气帘组件(40)以及设置于所述车身钣金(10)的预安装部(23),所述气帘组件(40)固定至所述气帘安装板(30),所述预安装部(23)向背离所述车身钣金(10)的方向突伸形成,所述气帘安装板(30)设有预连接部(31),所述预连接部(31)与所述预安装部(23)组配,以把所述气帘安装板(30)限位至所述车身钣金(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帘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安装部(23)设有预安装槽(231),至少部分所述预连接部(31)收容于所述预安装槽(231)内,所述预安装槽(231)的顶部设有开口(232),以供所述预连接部(31)进入所述预安装槽(2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帘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连接部(31)组装至所述预安装部(23)后,所述预安装部(23)受力变形以使得所述开口(232)变小,以阻止所述预连接部(31)穿过所述开口(2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帘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安装部(23)包括第一预安装部(233)、第二预安装部(234)以及第三预安装部(235),所述第一预安装部(233)朝着远离所述车身钣金(10)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二预安装部(234)自所述第一预安装部(233)向上延伸形成,所述第三预安装部(235)自所述第二预安装部(234)朝着靠近所述车身钣金(10)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三预安装部(235)的自由端与车身钣金(10)之间形成所述开口(23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帘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帘安装结构还包括车身连接板(20),所述车身连接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金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