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帘安装结构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0584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46
本申请提供一种气帘安装结构及车辆。气帘安装结构包括车身钣金、气帘安装板、气帘组件以及设置于车身钣金的预安装部。气帘组件固定至所述气帘安装板。预安装部向背离车身钣金的方向突伸形成。气帘安装板设有预连接部,预连接部与预安装部组配,以把气帘安装板限位至车身钣金。本申请在车身钣金上设置预安装部,预安装部朝着背离所述车身钣金方向延伸,以用于预固定所述气帘安装板。相较于在车身钣金上打孔以用于预固定气帘安装板的方式,减少了车身钣金上的孔的数量,提高了气帘安装结构的密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帘安装结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1、安全气帘是车辆中起碰撞保护功能的重要部件,能够从侧面保护车内乘员的头部。当汽车的侧面受到撞击,安全气帘充气,以降低成员头部受到的冲击。随着车辆碰撞安全保护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车辆中配备有安全气帘。传统的气帘安装结构需要在车身上开设多个孔,降低了气帘安装结构的密封性,导致其防水性能差。

2、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气帘安装结构及车辆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密封性能好的气帘安装结构以及车辆。

2、本申请提供一种气帘安装结构,包括车身钣金、气帘安装板、气帘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车身钣金的预安装部,所述气帘组件固定至所述气帘安装板,所述预安装部向背离所述车身钣金的方向突伸形成,所述气帘安装板设有预连接部,所述预连接部与所述预安装部组配,以把所述气帘安装板限位至所述车身钣金。

3、进一步地,所述预安装部设有预安装槽,至少部分所述预连接部收容于所述预安装槽内,所述预安装槽的顶部设有开口,以供所述预连接部进入所述预安装槽。

4、进一步地,所述预连接部组装至所述预安装部后,所述预安装部受力变形以使得所述开口变小,以阻止所述预连接部穿过所述开口。

5、进一步地,所述预安装部包括第一预安装部、第二预安装部以及第三预安装部,所述第一预安装部朝着远离所述车身钣金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二预安装部自所述第一预安装部向上延伸形成,所述第三预安装部自所述第二预安装部朝着靠近所述车身钣金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三预安装部的自由端与车身钣金之间形成所述开口。

6、进一步地,所述气帘安装结构还包括车身连接板,所述车身连接板组装固定至所述车身钣金,所述预安装部设于所述车身连接板。

7、进一步地,所述车身连接板包括主体部以及自主体部向上延伸形成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车身钣金固定,所述预安装部自所述主体部向上延伸形成,所述车身连接板包括至少一对所述预安装部,且其中一对所述预安装部分别位于所述固定部的两侧。

8、进一步地,所述车身钣金上设有第一孔,所述固定部上设有第二孔、所述气帘安装板上设有第三孔,所述气帘安装结构还包括螺栓以及固定至车身钣金的螺母,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第三孔、第二孔以及第一孔与所述螺母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螺母为防水螺母。

10、进一步地,所述预连接部为孔,所述预安装部包括第四预安装部以及第五预安装部,所述第四预安装部向背离所述车身钣金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五预安装部自所述第四预安装部向上延伸形成,所述气帘安装板组装至所述车身连接板后,至少部分所述第四预安装部收容于所述孔内,所述第五预安装部穿过所述孔后与所述气帘安装板扣持。

11、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气帘安装结构。

12、本申请在车身钣金上设置预安装部,预安装部朝着背离所述车身钣金方向延伸,以用于预固定所述气帘安装板,相较于在车身钣金上打孔以用于预固定所述气帘安装板的方式,减少了车身钣金上的孔的数量,提高了气帘安装结构的密封性;与此同时,预连接部通过突伸的预安装部限位至车身钣金,无需在车身钣金的另一侧设置避让空间,降低了气帘安装结构所需的安装空间。

13、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说明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帘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钣金(10)、气帘安装板(30)、气帘组件(40)以及设置于所述车身钣金(10)的预安装部(23),所述气帘组件(40)固定至所述气帘安装板(30),所述预安装部(23)向背离所述车身钣金(10)的方向突伸形成,所述气帘安装板(30)设有预连接部(31),所述预连接部(31)与所述预安装部(23)组配,以把所述气帘安装板(30)限位至所述车身钣金(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帘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安装部(23)设有预安装槽(231),至少部分所述预连接部(31)收容于所述预安装槽(231)内,所述预安装槽(231)的顶部设有开口(232),以供所述预连接部(31)进入所述预安装槽(2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帘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连接部(31)组装至所述预安装部(23)后,所述预安装部(23)受力变形以使得所述开口(232)变小,以阻止所述预连接部(31)穿过所述开口(2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帘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安装部(23)包括第一预安装部(233)、第二预安装部(234)以及第三预安装部(235),所述第一预安装部(233)朝着远离所述车身钣金(10)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二预安装部(234)自所述第一预安装部(233)向上延伸形成,所述第三预安装部(235)自所述第二预安装部(234)朝着靠近所述车身钣金(10)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三预安装部(235)的自由端与车身钣金(10)之间形成所述开口(23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帘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帘安装结构还包括车身连接板(20),所述车身连接板(20)组装固定至所述车身钣金(10),所述预安装部(23)设于所述车身连接板(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帘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连接板(20)包括主体部(21)以及自主体部(21)向上延伸形成的固定部(22),所述固定部(22)与所述车身钣金(10)固定,所述预安装部(23)自所述主体部(21)向上延伸形成,所述车身连接板(20)包括至少一对所述预安装部(23),且其中一对所述预安装部(23)分别位于所述固定部(22)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帘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钣金(10)上设有第一孔(100),所述固定部(22)上设有第二孔(200)、所述气帘安装板(30)上设有第三孔(300),所述气帘安装结构还包括螺栓(50)以及固定至车身钣金(10)的螺母(60),所述螺栓(50)穿过所述第三孔(300)、第二孔(200)以及第一孔(100)与所述螺母(60)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帘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60)为防水螺母。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帘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连接部(31)为孔,所述预安装部(23)包括第四预安装部(236)以及第五预安装部(237),所述第四预安装部(236)向背离所述车身钣金(10)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五预安装部(237)自所述第四预安装部(236)向上延伸形成,所述气帘安装板(30)组装至所述车身连接板(20)后,至少部分所述第四预安装部(236)收容于所述孔内,所述第五预安装部(237)穿过所述孔后与所述气帘安装板(30)扣持。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气帘安装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帘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钣金(10)、气帘安装板(30)、气帘组件(40)以及设置于所述车身钣金(10)的预安装部(23),所述气帘组件(40)固定至所述气帘安装板(30),所述预安装部(23)向背离所述车身钣金(10)的方向突伸形成,所述气帘安装板(30)设有预连接部(31),所述预连接部(31)与所述预安装部(23)组配,以把所述气帘安装板(30)限位至所述车身钣金(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帘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安装部(23)设有预安装槽(231),至少部分所述预连接部(31)收容于所述预安装槽(231)内,所述预安装槽(231)的顶部设有开口(232),以供所述预连接部(31)进入所述预安装槽(2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帘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连接部(31)组装至所述预安装部(23)后,所述预安装部(23)受力变形以使得所述开口(232)变小,以阻止所述预连接部(31)穿过所述开口(2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帘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安装部(23)包括第一预安装部(233)、第二预安装部(234)以及第三预安装部(235),所述第一预安装部(233)朝着远离所述车身钣金(10)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二预安装部(234)自所述第一预安装部(233)向上延伸形成,所述第三预安装部(235)自所述第二预安装部(234)朝着靠近所述车身钣金(10)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三预安装部(235)的自由端与车身钣金(10)之间形成所述开口(23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帘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帘安装结构还包括车身连接板(20),所述车身连接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金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