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正逆使用的刀杆螺帽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9418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正逆使用的刀杆螺帽扳手,其设有一环体,其于中间形成一圆孔,于圆孔周围凹设正多边形的抵制槽,其于各转角分别形成一圆弧角,于抵制槽内设置一间隔器,其呈环形并对应各圆弧角开设内窄外宽的凹口,于各凹口滑动设有柱状的滚针,又于环体的周围结合朝外延伸的握柄;当使用时,将环体的圆孔套设于刀杆的螺帽,接着转动握柄,此时由于各滚针受各圆弧角旁的壁面推抵而向内凸出,因此能以滚针夹持螺帽旋转,当反向旋转握柄时,同样能借由各圆弧角另一侧的壁面推抵,令滚针朝内凸出夹持螺帽,进而达到正反向转动螺帽的使用效果。(*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运用于刀杆的扳手,尤指一种用于转动刀杆螺帽的可正逆使 用的刀杆螺帽扳手。
技术介绍
现有的的扳手设有棘齿或者相对面,以棘齿或相对面卡合于多角形螺帽的周围, 接着转动扳手,令螺帽与扳手一同转动而达到螺锁或松脱螺帽的功效。但由于一般扳手的棘齿或相对面的尺寸是固定,虽有活动扳手的设计,但在转动 过程中都不可调整,因此当一般的扳手运用于表面较为光滑的刀杆螺帽时,容易因为施力 较大而产生打滑的问题,造成锁固或松脱刀杆螺帽的使用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正逆使用的刀杆螺帽扳 手,其以驱动环周围设有的滚针提供较佳的夹持力,以提供较佳的锁紧螺帽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技术方案为一种可正逆使用的刀杆螺帽扳手,其包括一驱动环,其设有一环体,该环体水平设 置并于中间垂直贯穿一圆孔,对应该圆孔的周围于该环体的内壁以环绕的形态凹设一抵制 槽,该抵制槽为正多边形的形状,其于各转角分别形成一圆弧角,于该抵制槽内设置一间隔 器,该间隔器为直立设置的圆环体,对应各圆弧角的位置,于该间隔器的周围分别开设一凹 口,各凹口呈矩形并且为内窄外宽的形态,于各凹口以可转动的形态设置一滚针,各滚针是 直立的圆柱体并容纳于该抵制槽的各个圆弧角处。以及一握柄,其具有前、后两端的直杆 体,其并以前端结合于该环体的外周面。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当本技术锁紧刀杆的螺帽时,其以圆孔套设于螺帽周围,接着以顺时钟的方 向转动握柄,此时间隔器与设于间隔器的各个滚针会相对环体往逆时钟的方向滑动,由于 抵制槽各个圆弧角的逆向端壁面为逐渐缩减的形态,因此转动过程中会逐渐顶推各个滚针 朝内凸出,以各滚针夹持螺帽的方式带动螺帽以顺时钟的方向旋转,令使用者能以牢靠的 方式转动螺帽,避免施力加大时产生打滑的情况。当需要逆向转动螺帽时,仅逆转握柄即可令间隔器与设于间隔器的各个滚针相对 环体往顺时钟的方向滑动,此时各圆弧角顺时钟方向一侧的缩减壁面会逐渐推动各滚针向 内凸出,借此以滚针夹持螺帽,使螺帽随握柄往逆时钟方向旋转而进行松脱的操作。由于本技术各圆弧角两旁的壁面为逐渐朝内缩减的形态,因此本技术 正、逆转动握柄时,随着使用者转动握柄的施力增加,各个滚针受顶推朝内凸出的程度就越 大,因此能配合转动施力的大小,增加滚针夹持螺帽的力量,令借此令使用者能以牢靠的方 式转动螺帽,避免施力加大时产生打滑的情况,除了能提供较佳的螺锁、松脱刀杆螺帽的效 果以外,由于使用时可正、逆转动使用,因此没有使用的方向限制而更能方便使用者运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顺时针方向转动螺帽的实施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逆时针方向转动螺帽的实施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说明本技术。本技术是一种可正逆使用的刀杆螺帽扳手,请参看图1-3所示的较佳实施 例,其包括一驱动环(10),其设有一环体(11),环体(11)呈水平设置的圆环体,其于中间 垂直贯穿一圆孔(111),又对应圆孔(111)底端的周围于环体(11)的底面凹设一阶级凹 部(112),对应圆孔(111)中间的周围,于环体(11)的内周壁以环绕的形态凹设一抵制槽 (113),抵制槽(113)为正六边形的形状,其于各转角形成一圆弧角(1131),并且底端于阶 级凹部(112)形成开口,于环体(11)外周面的一侧形成一抵靠面(114),于抵靠面(114)的 中间朝内穿设一定位螺孔(115)。于阶级凹部(112)嵌入并螺锁一环形盖板(12)为圆环形的片体,其内径的直径 长度等于该圆孔(111)的直径长度,并且封闭抵制槽(113)的底端。于抵制槽(113)内设 置一间隔器(13),间隔器(13)是直立设置的圆环体,对应各圆弧角(1131)的位置,于间隔 器(13)的周围分别开设一凹口(131),各凹口(131)是矩形并且为内窄外宽的形态,各凹 口(131)的底端并于间隔器(13)的底面形成开口,于各凹口(131)以可转动的形态设置一 滚针(14),各滚针(14)为直立的圆柱体并容纳于抵制槽(113)的各个圆弧角(1131)处, 由于各圆弧角(1131)的顺、逆两侧皆为朝内缩减宽度的壁面,故而当各个滚针(14)随间隔 器(13)旋转时,各圆弧角(1131)侧旁的壁面会推动滚针(14)向内凸出圆孔(111),随着各 圆弧角(1131)旁壁面朝内缩减的程度增加,当各滚针(14)随间隔器(13)转动的程度越大 时,各滚针(14)朝内凸出圆孔(111)的程度就越大。一握柄(20),其具有前、后两端的直杆体,其并于前端面的中间朝前凸伸一螺杆,握柄(20)以前端面抵靠于环体(11)的抵靠面(114),并且以螺杆(21)螺锁于定位螺 孔(115)定位,借此与驱动环(10)的环体(11)结合。本技术除前述较佳实施例,将抵制槽(113)设为六角形以外,亦可将抵制 槽(113)设为五角形、七角形等其它正多边形的形状,借此形成五个或者七个的圆弧角 (1131),并配合具有与圆弧角(1131)数量相等凹口(131)的间隔器(13),以及与圆弧角 (1131)数量相等的滚针(14)使用,本技术在此对于抵制槽(113)的圆弧角(1131)以 及滚针(14)的配合数量不加以限制。当本技术使用于锁紧刀杆的螺帽(30)时,如图3、4所示,以驱动环(10)的圆 孔(111)由下朝上套设于刀杆的螺帽(30)周围,接着以顺时钟的方向转动握柄(20),此时 间隔器(13)与设于间隔器(13)的各个滚针(14)会相对环体(11)往逆时钟的方向滑动, 但由于抵制槽(113)各个圆弧角(1131)逆向端的壁面呈逐渐缩减的形态,因此会推动各个 滚针(14)朝内凸出圆孔(111),且随着使用者转动握柄(20)的施力增加,各个滚针(14)凸出夹持螺帽(30)的程度就越大,能随转动施力的大小增加夹持的力量,令使用者能以牢靠的方式转动螺帽(30),避免施力加大时产生打滑的情况。 当需要逆向转动螺帽(30)时,如图5所示,仅需逆转握柄(20),将握柄(20)以逆 时钟的方向转动即可令间隔器(13)与设于间隔器(13)的各个滚针(14)相对环体(11)往 顺时钟的方向滑动,此时各圆弧角(1131)顺时钟方向一侧的缩减壁面会推动各滚针(14) 向内凸出,借此以滚针(14)夹持带动螺帽(30)同时往逆时钟方向旋转而松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正逆使用的刀杆螺帽扳手,特征在于:其包括:一驱动环,其设有一环体,该环体水平设置并于中间垂直贯穿一圆孔,对应该圆孔的周围于该环体的内壁以环绕的形态凹设一抵制槽,该抵制槽为正多边形的形状,其于各转角分别形成一圆弧角,于该抵制槽内设置一间隔器,该间隔器为直立设置的圆环体,对应各圆弧角的位置,于该间隔器的周围分别开设一凹口,各凹口呈矩形并且为内窄外宽的形态,于各凹口以可转动的形态设置一滚针,各滚针是直立的圆柱体并容纳于该抵制槽的各个圆弧角处;以及一握柄,其具有前、后两端的直杆体,其并以前端结合于该环体的外周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可正逆使用的刀杆螺帽扳手,特征在于其包括一驱动环,其设有一环体,该环体水平设置并于中间垂直贯穿一圆孔,对应该圆孔的周围于该环体的内壁以环绕的形态凹设一抵制槽,该抵制槽为正多边形的形状,其于各转角分别形成一圆弧角,于该抵制槽内设置一间隔器,该间隔器为直立设置的圆环体,对应各圆弧角的位置,于该间隔器的周围分别开设一凹口,各凹口呈矩形并且为内窄外宽的形态,于各凹口以可转动的形态设置一滚针,各滚针是直立的圆柱体并容纳于该抵制槽的各个圆弧角处;以及一握柄,其具有前、后两端的直杆体,其并以前端结合于该环体的外周面。2.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堆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升源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