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9079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培养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主容器以及多个副容器,主容器包括底座、顶座以及主壁;主壁配置成波浪结构;顶座的上端面的径向外侧布置有周向排布的接口;顶座的下端面配置成锥形面;顶座的下端面上覆盖有适配于锥形面的具有沟槽的膜片;膜片覆盖于顶座以使得多个沟槽与锥形面对应限定出多个流道以及沉槽与锥形面的中部限定出分配腔;每个副容器均装设有第一阀部件,第一阀部件用于与接口对接;第一阀部件包括第一逆止阀和第二逆止阀,第一逆止阀允许流体自流道流向副容器的内腔,第二逆止阀允许流体自副容器的内腔流向流道,第一逆止阀具有第一预设打开压力,第二逆止阀具有第二预设打开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培养,尤其涉及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可能因如下原因而需要将主培养容器(培养皿)中的部分微生物转移至副培养容器中,这些原因包括但不限于:基于不同培养要求,将主培养容器中的微生物分别转移至不同的副培养容器中,随后通过向不同副培养容器中添加不同试剂而获得能够实现比对的实验数据;基于增大微生物培养数量(规模)的目的,通过将主培养容器中的微生物转移至多个副培养容器中而能够显著增加整体上的培养空间,从而能够增大微生物的培养规模;基于一些需要将至少两个单独培养的微生物随后进行融合的目的,具体地,首先,将主培养容器中的部分微生物转移到至少两个副培养容器中以不同的培养方案进行培养,然而,再将培养一段时间后的副培养容器进行融合而继续进行培养。

2、传统的将主培养容器中的微生物转移至各副培养容器主要采用开放转移的方式,具体而言,在转移过程中,需要首先将主培养容器和/或副培养容器打开,然后,采用直接倾倒主培养容器的方式、或采用从培养容器的底部的出口排放的方式、或利用抽吸注射装置以抽吸、注射的方式将主培养容器的微生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主容器以及可拆卸地附接于所述主容器上的多个副容器,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阀部件与对应的所述接口之间设置有第二阀部件;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的中部形成有座体,所述座体具有朝向所述分配腔的阀面,所述软管的上端伸入至所述座体而贯通至所述阀面;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每个所述接口对应的所述顶座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冲洗通道,所述冲洗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主容器以及可拆卸地附接于所述主容器上的多个副容器,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阀部件与对应的所述接口之间设置有第二阀部件;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的中部形成有座体,所述座体具有朝向所述分配腔的阀面,所述软管的上端伸入至所述座体而贯通至所述阀面;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每个所述接口对应的所述顶座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冲洗通道,所述冲洗通道贯通至所对应的所述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祥程少丽王娜刘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