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用导体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5707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固定在支撑碍子内,贯穿且支撑导电性支撑物中的高压用导体的高压用导体支撑装置,在防止上述导体与上述支撑物间微小空隙发生部分放电的同时,又能够防止由于上述导体的热涨变形而引起的上述导体与上述支撑体间的弯曲变形;包括固定在支撑碍子内的支撑物,贯穿于该支撑物的通孔,以及贯通该通孔的高电压用导体,两端固定在上述支撑物与上述导体上用来连接上述两者的可弯曲电气连接导线。(*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了一种固定在支撑碍子内,贯穿于高压用导体中的支撑导电性支 撑 物的高压用导体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的高压用导体支撑装置,如图1所示,导电性支撑物2固定在支撑碍子1的顶 部,高电压用导体4贯通于支撑体1的通孔3内,紧固螺钉6固定在从支撑体2顶部贯穿至 通孔3的螺丝孔5内,紧固螺钉6的前端嵌入至导体4内,在将导体4固定在支撑物2上的 同时,使导体4和支撑体2短接,消除导体4与支撑物2间空隙7的静电容量,从而防止空 隙7内发生部分放电。在支撑装置附近发生温度变化的同时,通过对导体4的通电引起导体4本身发热, 产生温度变化;因此,当用数个支撑装置支撑且固定导体4时,由于上述温度变化导体4会 引起热胀冷缩,进而增加支撑装置的弯曲负荷,有破坏支撑碍子的可能性。而且,由于紧固螺钉6与导体4的接口处会产生摩擦,接口处会发生摩擦消耗,使 导体4与紧固螺钉6间出现缝隙,存在诱发部分放电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压用导电支撑装置,其不会破坏支撑碍子,同时不会因摩 擦而造成导体表面的磨损。在固定于支撑碍子内,贯穿于高压用导体中的支撑导电性支撑物的的高压用导体 支撑装置中,包括固定在支撑碍子内的铜制或者铝制的支撑体,贯穿该支撑体的通孔,以及 贯通于该通孔的铜或者铝的高压用导体,两端固定在上述支撑物与上述导体上用来连接上 述两者的可弯曲电气连接导线。由于高电压用导体和导电性支撑体是通过可弯曲导线相连接的,即使导体与支撑 体间有微小的细缝也是等同电位,不会产生部分放电,而且,即使由于导体通电引起了导电 膨胀收缩,因为对于支撑体来说导体是自由移动的,所以不会给支撑体带来影响,也不会增 加对支撑碍子的弯曲负荷,更不会破坏支撑碍子;进而,像以往那样,由于采用接压紧固螺 钉的导体而非连接,不会由于过度摩擦而磨损消耗导体表面。附图说明图1所示的是本技术的以往示例的截面图;图2所示的是本技术的一实施示例;图3所示的为图2的俯截面图;图4所示的是本技术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图5所示的是本技术的其他部分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2至图3,该高压用电导体支撑装置,包括有躲两端是附带法兰9的中 央管路8,通过中央管路8 一端的法兰12、13于连接中央管路8两端的法兰9的左、右管路 IOUl ;在管路10内设有阻塞开口部14的盖板15;支撑导体16,其是由铜或者铝制成,位于 管路10、8、11的中央部的高电压用导体;支撑导体16自由移动的单侧支撑装置17,固定且 支撑导体16另一侧的支撑装置18 ;两个支撑装置17、18由铜或者铝制成,设置在中央管路 8的两端部附近。参见图4,在本技术中,单侧支撑装置17的支撑碍子19,通过用螺丝钉22固 定在支撑碍子19顶部的金属零件21的导电性支撑体20,成水平方向贯穿支撑体20的通孔 23,是在支撑体20的顶部贯穿通孔23而形成的螺纹操作孔24,通过螺丝钉22的夹具插入 使螺丝钉22就能够紧扣金属零件21 ;支撑体20顶部贯穿通孔23而形成的废弃孔25 ;在导 体16上面形成的横槽26 ;排列好的可弯曲导线27 ;位于导线27两端的压着端子28,通过 其各自位于支撑体20的侧面及横槽下方的螺丝钉29,平垫圈30于垫圈31加紧形成电气连 接;此外,横槽26的深浅度是根据位于导体16外表面内侧的螺丝钉29顶部的深浅度形成 的。因此,不会因导体16及支撑体20的微小间隙34产生部分放电;而且,由于导体16 是用可弯曲的导线连接着的,所以导体16可以自由移动,即使导体16受热变形产生膨胀收 缩,也不会破坏支撑碍子19。参见图5,另外,另一侧的支撑装置18与上述侧支撑装置17 —样,通过螺丝钉35 使导电性支撑体36固定于支撑碍子33顶部的金属零件34上,通孔37贯通于支撑体36,形 成螺纹操作孔38 ;并且,通过利用支撑体36顶部的废弃孔25形成螺丝孔39,在导体16上 面形成了止孔40,固定在螺丝孔39内的紧固螺钉41的最前端也通过止孔固定,导体16就 固定在支撑体36上。因此,因为紧固41固定在止孔40上,不仅是以往那样接压的接触结构,所以摩擦 导体16表面也不会发生摩擦消耗。另外,使用数个支撑装置支撑导体16,将支撑导体固定在其中一个支撑装置上另 一侧用支撑装置18,其余支撑可以使用支撑导体16自由移动的支撑装置17 ;甚者使导体 16的端部通过其他支撑手段支撑它自由移动时,所有的支撑装置上都可以用支撑装置17代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贯通于固定在支撑碍子内的导电性支撑物中的高压导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在支撑碍子内的铜制或者铝制的支撑物,贯穿于该支撑物的通孔,以及贯穿该通孔的铜制或者铝制的高压导体,两端固定在上述支撑物与上述导体上用来连接上述两者的可弯曲电气连接导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贯通于固定在支撑碍子内的导电性支撑物中的高压导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在支撑碍子内的铜制或者铝制的支撑物,贯穿于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榎靖弘
申请(专利权)人:日新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