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于电池电芯与壳体外部焊接的组件结构及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45037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于电池电芯与壳体外部焊接的组件结构及控制方法。组件结构包括电芯、金属集流片、电池外壳;电芯的端面是由电芯极片留白带折叠形成的平面,并且在电芯端面的中心孔周边形成具有一定高度、直径和弹性强度的压合环,金属集流片为具有一定厚度的圆型金属片,金属集流片包括外环及中间凸起的环帽,环帽的大小完全覆盖压合环。金属集流片外环与电芯端面平面部分焊接,将有金属集流片的电芯一端朝向电池壳并入壳,在所述电芯的另一端施加一定外力,通过电芯极组传导的外力经由所述压合环,最终因压合环具有的弹性使得所述金属集流片与电池壳底部达成紧密、无间隙接触,因此保证激光外部焊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具体涉及一种利于电池电芯与壳体外部焊接的组件结构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高容量锂电池需求的增加,锂电池产品规格趋于越来越大,如21、32、46系列大电池的兴起。大电池对电流的输入输出及电池内部热量的导出都有较高的要求,目前比较成熟、接近量产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应用技术是无极耳(或全极耳)结构技术的使用。

2、在圆柱型无极耳锂电池中,通常是正、负极片的留白部分分别折叠、平铺在电芯的两端,在电芯两端形成的规则、平整的端面与金属集流片焊接,然后金属集流片再与电池外壳焊接。在锂电池制造行业中,焊接方式主要采用电阻焊、高周波焊接技术,对于激光外部焊接技术还未见有采用;主要原因是金属集流片与电池外壳两个具有硬件属性的物件相互接触时难以消除两者之间的缝隙,从而导致激光外部焊接的操作难度增大,虚焊或焊穿的几率增加,造成良率下降。此外,激光外部焊接的部位由于氧化作用而产生的生锈也是业界关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益于圆柱型无极耳锂电池电芯与壳体外部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于电池电芯与壳体外部焊接的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组件结构包括电芯(2)、金属集流片(3)、电池外壳(7);电芯(2)的端面是由电芯极片留白带折叠形成的平面,并且在电芯端面的中心孔周边形成具有一定高度、直径和弹性强度的压合环(1),金属集流片(3)为具有一定厚度的圆型金属片,金属集流片(3)包括外环(3-2)及中间凸起的环帽(3-1),环帽(3-1)的大小完全覆盖压合环(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电池电芯与壳体外部焊接的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集流片(3)的另一种结构为:金属集流片(3)包括外环(3-2)及中间的环帽(3-1),环帽(3-1)的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于电池电芯与壳体外部焊接的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组件结构包括电芯(2)、金属集流片(3)、电池外壳(7);电芯(2)的端面是由电芯极片留白带折叠形成的平面,并且在电芯端面的中心孔周边形成具有一定高度、直径和弹性强度的压合环(1),金属集流片(3)为具有一定厚度的圆型金属片,金属集流片(3)包括外环(3-2)及中间凸起的环帽(3-1),环帽(3-1)的大小完全覆盖压合环(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电池电芯与壳体外部焊接的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集流片(3)的另一种结构为:金属集流片(3)包括外环(3-2)及中间的环帽(3-1),环帽(3-1)的一部分边缘与外环(3-2)连接,环帽(3-1)的其余部分翘起,环帽(3-1)的大小完全覆盖压合环(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人杰
申请(专利权)人:锂链星光科技沈阳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