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调节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2981 阅读:3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车姿调节的高度调节阀,当需要调节车辆姿态时,通过对该套机构的预设定,运用液压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车辆姿态的调节。该套调节系统为机械结构,并采用集成化的高度调节阀,不需额外加装电控系统,可在恶劣的工况下工作,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使用油气弹簧的车辆车姿调节系统的高度调节阀。属于液压机械和机动车应用领域。
技术介绍
为了满足车辆车姿状态的特殊要求,目前,绝大部分装备有车姿可调系统的工程车辆,都是采用油气悬挂,该种弹簧形式通过相应的液压控制系统较容易实现车辆姿态的调节,而对于高度调节一般需要采用位移或角度传感器进行电控定位。由于某些具有特殊用途的车辆为安全起见需要防爆功能,限制了其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车姿调节的高度调节阀,包括挺杆、大弹簧、阀芯、垫片、套管、滑杆、壳体、小弹簧、杯形体、o型圈、保护圈和钢球,其中挺杆总成、阀芯、垫片、套管、滑杆和杯形体依次装配在壳体中,并通过小弹簧与大弹簧压紧,钢球装于挺杆的凹槽内并固定,钢球可以自由转动,大弹簧的预紧力大于小弹簧,滑杆中部开有两个环形槽。滑杆与套管之间为间隙配合,且保持较高的同轴度。阀芯与套管接触时为端面密封,具有较高的平面度与光洁度要求。大弹簧安装在挺杆上,同时用杯形体固定于壳体中,从壳体的另一侧依次装入套管和滑杆,将小弹簧放在阀芯的小端,装于 头体内,一同装入壳体中并拧紧。本专利技术用于装有油气悬挂的车辆,当需要对车辆姿态进行调节时,通过对该套机构的预设定,运用液压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车辆姿态的调节,该套调节系统由于为机械结构,并采用集成化的高度调节阀,不用额外加装电控系统,可在恶劣的工况下工作,同时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l为高度调节阀安装图2为高度调节阀挺杆总成结构图3为高度调节阀结构图4为高度调节阀伸出状态图5为高度调节阀收回状态图6高度调节阀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高度调节阀做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可靠、环境适应性强的车辆高度调节阀。该阀包括挺杆总成l、小弹簧2、阀芯3、垫片4、套管5、滑杆6、壳体7、大弹簧8、杯形体9、 0型圈10。其中挺杆总成l、阀芯3、垫片4、套管5、滑杆6、杯形体9依次装配在壳体中,并通过小弹簧2与大弹簧8压紧。高度调节阀A通过螺栓固定于车体相应位置,车体的高度可通过推杆B转化为对挺杆总成1的推力,此推杆B安装于挺杆总成1轴线的相应位置,如图1所示。图2所示为挺杆总成1的总成图,将钢球F装于挺杆C的凹槽内并固定,要求钢球可以自由转动,同时顺序装入O型圈D、保护圈E。图3所示为高度调节阀的总成图,将大弹簧8安装在挺杆总成1上,用杯形体9将装好的上述零件固定于壳体7中。从壳体7的另一侧依次装入套管5和滑杆6,将小弹簧2放在阀芯3的小端,装于接头体G内, 一同装入壳体7中并拧紧。该高度调节阀挺杆总成1 一侧压入一钢球F (附图2),此结构可降低在与推杆B表面接触过程中所产生的侧向力,同时消除挺杆总成1与壳体7发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卡滞现象。要求大弹簧8的弹簧力大于小弹簧2的弹簧力,以保证高度调节阀在初始时如图5状态。由图4可以看出滑杆6中部开有两个环形槽13,该槽在滑杆工作工程中可贮存有少量液压油,以保证滑杆6的伸縮自如。滑杆6与套管5之间为间隙配合,且保持较高的同轴度,以保证工作过程中滑动自如。阀芯3与套管工作过程中为端面密封,如图4和图6所示,所以阀芯与套管的接触端面均有较高的平面度与光洁度要求。图4和图5所示分别为高度调节阀工作时,挺杆总成1伸出和收回的状态。图6为高度调节阀滑杆环形腔与套管局部放大图。下面结合图l一6对本专利技术高度调节阀的工作原理及特点进行详细描述。当车辆车姿高度发生变化时,高度调节阀开始工作,II 口控制端提供高压油,压力推动阀芯3、滑杆6和挺杆总成1右移,同时压縮大弹簧8,状态如图4。此时,阀芯3与套管5的左端面相接触停止运动,滑杆6左侧环形腔15与套管5径向常通孔14连通,油气弹簧内的液压油通过控制管路经I 口流入高度调节阀环形腔15内,所产生的压力推动滑杆6继续压縮大弹簧8右移,此时油液进入滑杆6内空腔12,从滑杆6右侧径向常通孔11流出,最后由III口流回油箱。在此工作过程中,由于油气弹簧内液压油不断流出,油气弹簧内油量逐渐减少,车辆的高度也随之降低,通过与车轮的联动机构,可带动推杆B逐渐压縮挺杆总成1,在挺杆总成l被压縮的过程中,依次推动滑杆6 、阀芯3回到附图5位置。此时,滑杆6左侧环形腔15与套管5径向常通孔14分离,之前形成的回油通路被阻断,油气弹簧内部的液压油无法流回油箱,车辆的高度状态即被固定。通过对高度调节阀与推杆位置的重新布置,该高度阀也可实现向油气弹簧内充油,从而使车辆车姿高度升高至指定高度的控制。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高度调节阀可以上述方式安装在装配有油气弹簧的不同类型车型中,同时也可作为高度或位置调节阀,安装在有特殊要求的设备或仪器中。并且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各种不同形式的更改和改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车姿调节的高度调节阀,包括挺杆、大弹簧、阀芯、垫片、套管、滑杆、壳体、小弹簧、杯形体、O型圈、保护圈和钢球,其中挺杆总成、阀芯、垫片、套管、滑杆和杯形体依次装配在壳体中,并通过小弹簧与大弹簧压紧,钢球装于挺杆的凹槽内并固定,钢球可以自由转动,大弹簧的预紧力大于小弹簧,滑杆中部开有两个环形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车姿调节的高度调节阀,包括挺杆、大弹簧、阀芯、垫片、套管、滑杆、壳体、小弹簧、杯形体、O型圈、保护圈和钢球,其中挺杆总成、阀芯、垫片、套管、滑杆和杯形体依次装配在壳体中,并通过小弹簧与大弹簧压紧,钢球装于挺杆的凹槽内并固定,钢球可以自由转动,大弹簧的预紧力大于小弹簧,滑杆中部开有两个环形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宁丹鞠海洁郑冠慧陈轶杰曹宇韩小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