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透明质酸的载药纳米胶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本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中公开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和视网膜静脉阻塞等属于眼底血管增生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视网膜新生血管损害导致血管闭合,引起视网膜缺血导致血管过度渗漏。严重的视网膜缺血导致视网膜新生血管增加,新生血管长到玻璃体腔引起玻璃体脱离,影响视力甚至失明。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光凝疗法、抗血管生成治疗和基因疗法。光凝疗法伤害性较大,易损伤正常视网膜细胞。抗血管生成疗法是抗血管治疗中的主流方法,常采用玻璃体注射贝伐单抗、雷珠单抗等单克隆抗体,但玻璃体注射操作难度大,半衰期短,需多次给药且并发症多。基因疗法主要通过干扰小rna(sirna)、干扰相关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或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沉默其表达,但是sirna存在易被降解、半衰期短且转染效率低等缺点。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透明质酸的载药纳米胶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透明质酸活化的方法为:将透明质酸、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溶解于超纯水中,于冰浴条件下活化透明质酸20~50min。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反应时间为15~30h,反应温度为10~30℃;透明质酸、6-(2-硝基咪唑)己胺、N-(2-氨基乙基)马来酰亚胺和水的用量比为1mg:0.8~1.2mg:0.5~0.8mg:0.1~0.5m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透明质酸的载药纳米胶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透明质酸活化的方法为:将透明质酸、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溶解于超纯水中,于冰浴条件下活化透明质酸20~50min。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反应时间为15~30h,反应温度为10~30℃;透明质酸、6-(2-硝基咪唑)己胺、n-(2-氨基乙基)马来酰亚胺和水的用量比为1mg:0.8~1.2mg:0.5~0.8mg:0.1~0.5ml。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含缺氧敏感基团的透明质酸、含巯基的细胞穿膜肽与水的用量比为1mg:10~15mg:0.5~2ml。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反应在避光条件下进行,用三乙胺将所述水溶液的ph调节为6.5-7.5,反应时间为15~30h,反应温度为10~30℃。
6.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