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开闭部件驱动装置及开闭单元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开闭部件驱动装置及开闭单元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1885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1 20:52
一种开闭部件驱动装置及开闭单元,缓和开闭部件驱动装置的壳体内的空间不足,提高向轮系机构涂敷润滑脂的作业性。开闭部件驱动装置(3)的壳体(10)将收纳马达(12)的第一壳体(61)、设有分隔壁(55)的第二壳体(62)及配置有输出轴(11)的第三壳体(63)层叠结合。第三壳体具有供轮系机构(13)的第一轴(28)的一端压入的第一轴压入部(88)和供轮系机构的第二轴(29)的一端压入的第二轴压入部(89)。第一壳体具有保持第一轴的另一端的第一轴保持部(67)和保持第二轴的另一端的第二轴保持部(68)。第一轴压入部的轴线方向(X)的长度比第一轴保持部长,第二轴压入部的轴线方向的长度比第二轴保持部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驱动开闭部件的开闭部件驱动装置、以及作为开闭部件对厕所单元的马桶盖或马桶座圈等进行开闭的开闭单元。


技术介绍

1、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对马桶盖等开闭部件进行开闭的开闭部件驱动装置。该文献的开闭部件驱动装置具有马达、连接开闭部件的输出轴和将马达的驱动力传递给输出轴的轮系机构。另外,开闭部件驱动装置具有用于检测输出轴的旋转角度位置的电位计。

2、在专利文献1的开闭部件驱动装置中,在从输出轴的轴线方向观察输出轴和马达的情况下,马达输出轴在与输出轴不重叠的位置沿与输出轴交叉的方向延伸。因此,将马达输出轴的旋转传递给输出轴的轮系机构容易在与输出轴交叉的方向上扩展。因此,难以减小从输出轴的轴线方向观察时的开闭部件驱动装置的平面形状。

3、针对想要使从输出轴的轴线方向观察时的开闭部件驱动装置的平面形状小型化的要求,本专利技术者们提出了如下结构:改变马达的朝向以使输出轴与马达输出轴平行,并且使与输出轴和马达输出轴平行的两根轴从马达底部较长地延伸到输出轴侧,将构成轮系机构的齿轮交替地安装在两根轴上(例如,日本特愿2022-029458号)。

4、日本特愿2022-029458号的开闭部件驱动装置中,在将马达及轮系机构的大部分组装于第一壳体之后,按照连接马达的基板、具备分隔壁的第二壳体的顺序安装于第一壳体,将轮系机构的最终级的齿轮及与输出轴一体旋转的输出齿轮收纳于第三壳体与分隔壁之间。

5、现有技术文献

6、专利文献

7、专利文献1:日本特愿2022-029458号公报

8、在日本特愿2022-029458的结构中,由于收纳在第一壳体中的部件的数量大,因而难以在第一壳体中确保空间,并且如果在组装轮系机构时通过压入保持轴的下端的轴承部的长度长,则由于空间不足而难以进行轮系的组装作业。另外,由于第一壳体内的空间不足,向轮系机构涂敷润滑用的润滑脂的作业变得困难。因此,在日本特愿2022-029458中,提出了将第一壳体的侧面较大地切口而使向轮系机构的接近变得容易的构造,但在向轮系机构的接近变得容易的反面,有可能从与堵塞切口的第二壳体之间的接缝发生润滑脂泄漏。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缓和开闭部件驱动装置的壳体内的空间不足,使轮系机构的组装作业容易化,进而实现向轮系机构涂敷润滑脂的作业性的提高。

2、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开闭部件驱动装置具有:输出轴,其具备连接开闭部件的连接部和齿轮部;马达;轮系机构,其将所述马达的旋转传递给所述齿轮部;以及壳体,其收纳所述马达、所述轮系机构和所述输出轴的所述齿轮部,并且具有使所述输出轴贯通而使所述连接部露出到外部的开口部,在将所述输出轴的轴线方向的一侧设为第一方向、将另一侧设为第二方向的情况下,所述壳体具备:第一壳体,其收纳所述马达;第二壳体,其从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壳体重叠,并且设置有在所述壳体内沿与所述输出轴的轴线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分隔壁;以及第三壳体,其设置有所述开口部,并从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二壳体重叠,所述轮系机构具备:第一轴和第二轴,其在所述马达的侧方与所述轴线方向平行地延伸;第一齿轮,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于所述第一轴;第二齿轮,其在所述第一齿轮的所述第二方向上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于所述第一轴;以及第三齿轮,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于所述第二轴,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是具备大径齿轮部分和直径比所述大径齿轮部分小的小径齿轮部分的复合齿轮,所述马达的旋转按照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三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顺序传递,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贯通所述分隔壁而延伸到所述第三壳体内,所述第三壳体具备供所述第一轴的一端压入的第一轴压入部和供所述第二轴的一端压入的第二轴压入部,所述第一壳体具备保持所述第一轴的另一端的第一轴保持部和保持所述第二轴的另一端的第二轴保持部,所述第一轴压入部的所述轴线方向的长度比所述第一轴保持部的所述轴线方向的长度长,所述第二轴压入部的所述轴线方向的长度比所述第二轴保持部的所述轴线方向的长度长。

3、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将轮系机构的齿轮交替地安装在沿输出轴的轴线方向延伸的两根轴上,因此能够减小从轴线方向观察的轮系机构的配置空间。另外,由于不是在收纳的部件数量多的马达侧的壳体(第一壳体)上,而是在收纳的部件数量少的输出轴侧的壳体(第三壳体)上设置轴线方向的长度长的轴压入部(第一轴压入部、第二轴压入部),因而能够缩短设置在第一壳体侧的轴保持部(第一轴保持部、第二轴保持部)的长度,能够缓和第一壳体内的空间不足。而且,在组装将马达的旋转传递给输出轴的轮系机构时,能够以如下顺序进行组装:将两根轴压入第三壳体,然后从输出轴侧依次将轮系机构的齿轮安装在轴上,最后将第一壳体覆盖在轮系机构上。因此,在向组装后的轮系机构涂敷润滑脂时,能够容易地接近轮系机构,因此润滑脂涂敷作业变得容易。

4、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所述轮系机构具有第四齿轮,该第四齿轮在所述第三齿轮的所述第二方向上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于所述第二轴,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大径齿轮部分及所述第三齿轮位于所述分隔壁的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四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小径齿轮部分及所述输出轴位于所述分隔壁的所述第二方向。这样一来,即使在壳体内被分隔壁划分的情况下,也能够将马达的旋转传递给输出轴。

5、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壳体具备在与所述轴线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一板部和从所述第一板部的外周缘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周壁部,所述第二壳体具备在所述轴线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周壁部抵接的第二周壁部,所述第三壳体具备在与所述轴线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三板部和从所述第三板部的外周缘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三周壁部,在所述轴线方向上贯通设置于所述第一周壁部的第一螺钉固定部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周壁部的第二螺钉固定部的螺钉部件的前端被旋拧固定于设置于所述第三周壁部的第三螺钉固定部。这样一来,在将三个壳体沿轴线方向层叠之后,能够从最后层叠的第一壳体侧通过共用的螺钉部件将三个壳体一起紧固而结合。因此,能够用较少根数的螺钉组装壳体,能够削减螺钉固定的作业工时。另外,由于能够减少设置螺纹孔的部分的配置空间,因此能够缓和壳体内的空间不足。

6、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周壁部和所述第三周壁部中的一方在外周面上设有突起,所述第一周壁部和所述第三周壁部中的另一方具有钩,该钩经由所述第二周壁部的外周侧延伸至所述突起并与所述突起卡定。这样,通过兼用基于钩的固定和螺钉固定,能够使壳体的组装作业容易化。另外,通过将固定部位的一部分利用钩进行固定,能够进一步削减螺钉的根数及设置螺纹孔的空间。因此,能够进一步缓和壳体内的空间不足,并且能够削减螺钉固定的作业工时。

7、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具有:电位计,所述电位计用于检测所述输出轴的旋转角度位置;以及基板,所述基板以厚度方向朝向所述轴线方向的方式配置在马达与所述分隔壁之间,并与该分隔壁隔开间隙地相对,所述电位计具有:检测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闭部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闭部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闭部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闭部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闭部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闭部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闭部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8.一种开闭单元,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闭部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闭部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闭部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闭部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岛雄希
申请(专利权)人:尼得科仪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