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1722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1 20:49
本技术揭示了一种数据线,包括第一主体、第二主体和数据导线,所述第一主体包括第一外壳;第二主体包括第二外壳,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中的一者连接有磁性件,另一者连接有金属件,磁性件配置成吸附所述金属件,使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连接,使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之间形成收纳空间;所述数据导线连接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所述数据导线收纳于所述收纳空间。本技术通过磁性件吸附金属件,使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连接,数据导线收纳于收纳空间,能够快速收纳,使用时也方便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数据线,属于电子设备配件。


技术介绍

1、现代生活中,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电子设备应用广泛,且电子设备均需要数据线来进行数据传输或充电,数据线已经成为这些电子设备不可缺少的电子配件。数据线较长时,容易打结缠绕,收纳起来也不便。

2、相关技术中,数据线包括第一收纳仓和第二收纳仓,第一收纳仓和第二收纳仓层叠设置且可转动地连接,第一收纳仓和第二收纳仓的其中一个设置有多个卡槽,另一个设置有与卡槽配合的弹性卡舌,通过设置弹性卡舌、卡槽,并通过二者之间的相互配合,第一收纳仓与第二收纳仓相互旋转,实现数据导线收纳,但第一收纳仓与第二收纳仓不可拆卸。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线,能够快速收纳,使用时也方便拆卸。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数据线,包括:

4、第一主体,所述第一主体包括第一外壳;

5、第二主体,所述第二主体包括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中的一者连接有磁性件,另一者连接有金属件,所述磁性件配置成吸附所述金属件,使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连接,使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之间形成收纳空间;以及

6、数据导线,所述数据导线连接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所述数据导线收纳于所述收纳空间。

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沿所述第一主体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组装在一起;

>8、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壁部,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壁部和与所述第二壁部连接的第一凸部,所述第二壁部与所述第一壁部相对,所述第一凸部沿远离所述第一壁部的方向凸伸于所述第二壁部,所述第一凸部具有第一槽,所述磁性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槽,所述收纳空间形成于所述第一凸部的外侧。

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外壳包括第三壳体和第四壳体,沿所述第二主体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三壳体与所述第四壳体组装在一起;

10、所述第三壳体包括第三壁部,所述第四壳体包括第四壁部和与所述第四壁部连接的第二凸部,所述第四壁部与所述第三壁部相对,所述第二凸部沿远离所述第三壁部的方向凸伸于所述第四壁部,所述第二凸部具有第二槽,所述金属件安装于所述第二槽,所述收纳空间形成于所述第二凸部的外侧。

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一环形部,所述第一环形部环设于所述第一凸部的外侧,所述第四壳体包括第二环形部,所述第二环形部环设于所述第二凸部的外侧;

12、所述第一环形部设有向所述第一凸部凸伸的若干凸齿,相邻所述凸齿之间形成锁槽,所述第二环形部设有若干弹性锁齿,所述第二环形部安装于所述第一环形部与所述第一凸部之间的空间,所述弹性锁齿配置成卡入所述锁槽。

13、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锁齿包括弹性部和与所述弹性部连接的锁扣部,所述弹性部自所述第二环形部周向延伸而成。

1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凸部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壁部连接,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

15、所述第一部分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部分尺寸,所述第一环形部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所述收纳空间形成于所述第一环形部的外侧和所述第一部分的外侧,所述数据导线能够缠绕于所述第一环形部和所述第一部分;或者,所述第一部分的尺寸等于所述第二部分尺寸,所述第一环形部与所述第二壁部连接,所述收纳空间形成于所述第一环形部的外侧,所述数据导线能够缠绕于所述第一环形部;

16、所述第一槽包括所述第二部分具有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磁性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

1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凸部包括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第四壁部连接,所述第四部分与所述第三部分连接;

18、所述第三部分的尺寸大于所述第四部分尺寸,所述第二环形部与所述第三部分连接;或者,所述第三部分的尺寸等于所述第四部分尺寸,所述第二环形部与所述第四壁部连接;

19、所述第二槽包括所述第四部分具有的第二安装槽,所述金属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

2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一底壁和与所述第一底壁垂直连接的第一周壁,所述第一周壁设有向所述第一安装槽延伸的若干第一凸起,相邻所述第一凸起之间形成第一胶槽,所述磁性件与所述第一胶槽内灌注的胶形成连接;

21、所述第四部分包括第二底壁和与所述第二底壁垂直连接的第二周壁,所述第二周壁设有向所述第二安装槽延伸的若干第二凸起,相邻所述第二凸起之间形成第二胶槽,所述金属件与所述第二胶槽内灌注的胶形成连接。

2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金属件具有磁性,所述金属件与所述磁性件能够异极相吸。

23、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主体包括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安装于所述第一外壳且与所述数据导线电连接,所述第二主体包括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接头安装于所述第二外壳且与所述数据导线电连接;

24、所述第一接头包括micro usb接头、type-c接头、lightning接头和usb3.0接头,所述第二接头包括micro usb接头、type-c接头、lightning接头和usb3.0接头,两个所述usb3.0接头中的一者为公头,另一者为母头。

25、本技术通过磁性件吸附金属件,使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连接,并在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之间形成收纳空间,数据导线收纳于收纳空间,能够快速收纳,使用时也方便拆卸。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1)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沿所述第一主体(10)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12)组装在一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壳(5)包括第三壳体(51)和第四壳体(52),沿所述第二主体(20)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三壳体(51)与所述第四壳体(52)组装在一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12)包括第一环形部(124),所述第一环形部(124)环设于所述第一凸部(123)的外侧,所述第四壳体(52)包括第二环形部(524),所述第二环形部(524)环设于所述第二凸部(523)的外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锁齿(525)包括弹性部(5251)和与所述弹性部(5251)连接的锁扣部(5252),所述弹性部(5251)自所述第二环形部(524)周向延伸而成。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部(123)包括第一部分(1231)和第二部分(1232),所述第一部分(1231)与所述第二壁部(121)连接,所述第二部分(1232)与所述第一部分(1231)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部(523)包括第三部分(5231)和第四部分(5232),所述第三部分(5231)与所述第四壁部(521)连接,所述第四部分(5232)与所述第三部分(5231)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1232)包括第一底壁(12321)和与所述第一底壁(12321)垂直连接的第一周壁(12322),所述第一周壁(12322)设有向所述第一安装槽(1201)延伸的若干第一凸起(12323),相邻所述第一凸起(12323)之间形成第一胶槽(12320),所述磁性件(2)与所述第一胶槽(12320)内灌注的胶形成连接;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件(6)具有磁性,所述金属件(6)与所述磁性件(2)能够异极相吸。

10.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10)包括第一接头(3),所述第一接头(3)安装于所述第一外壳(1)且与所述数据导线(30)电连接,所述第二主体(20)包括第二接头(7),所述第二接头(7)安装于所述第二外壳(5)且与所述数据导线(30)电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1)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沿所述第一主体(10)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12)组装在一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壳(5)包括第三壳体(51)和第四壳体(52),沿所述第二主体(20)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三壳体(51)与所述第四壳体(52)组装在一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12)包括第一环形部(124),所述第一环形部(124)环设于所述第一凸部(123)的外侧,所述第四壳体(52)包括第二环形部(524),所述第二环形部(524)环设于所述第二凸部(523)的外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锁齿(525)包括弹性部(5251)和与所述弹性部(5251)连接的锁扣部(5252),所述弹性部(5251)自所述第二环形部(524)周向延伸而成。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部(123)包括第一部分(1231)和第二部分(1232),所述第一部分(1231)与所述第二壁部(121)连接,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章军王顺
申请(专利权)人:立讯精密工业滁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