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1404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器件。为提供一种成本低、驱动简单的超薄液晶模组而设计。其包括液晶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提供光源的冷阴极灯管,引导冷阴极灯管光路的导光结构,以及置于导光结构上方的增光及扩散结构,所述冷阴极灯管置于导光结构的侧面。适用于超薄模组以及超薄电视上。(*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件,尤其涉及一种采用冷阴极灯管作为光源的液晶模组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超薄模组及超薄电视领域中,液晶显示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种被动发 光的显示方式要靠背光(back light)来实现,现有的背光实现方式主要为冷阴极灯管 (CCFL)直下式、发光二极管(LED)直下式以及发光二极管侧光式。 冷阴极灯管直下式发光方式存在两个问题1、考虑到光散均匀的问题,结构复杂。 2、模组厚度大,一般都在50mm左右。 发光二极管直下式发光方式,则还有成本高,控制复杂的问题。 采用发光二极管侧光式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目前三星公司等都在致力于这种模组 的开发。但是由于当前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技术成本很高,发光二极管发热大,多灯控制需要 复杂的电路支持,因此采用这种方案存在成本高,发热大,光源不连续,驱动复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低、驱动简单的 超薄液晶模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液晶模组包括液晶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 板提供光源的冷阴极灯管,引导冷阴极灯管光路的导光结构,以及置于导光结构上方的增 光及扩散结构,所述冷阴极灯管置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模组,包括液晶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提供光源的冷阴极灯管,引导冷阴极灯管光路的导光结构,以及置于导光结构上方的增光及扩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阴极灯管置于导光结构的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液晶模组,包括液晶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提供光源的冷阴极灯管,引导冷阴极灯管光路的导光结构,以及置于导光结构上方的增光及扩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阴极灯管置于导光结构的侧面。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阴极灯管至少为一根。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震华赵仁智辛晓光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