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控系统、储能系统、车辆及多通阀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40898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36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温控系统、车辆、储能系统及多通阀。该温控系统包括执行器、多个液体流路和多通阀。多通阀包括阀芯和阀座。阀芯呈圆柱形,阀座套设于阀芯且阀芯的外周面与阀座的内周面相接触。阀芯的外周面包括多条轴向凹槽和多条周向凹槽,阀座的内周面包括多个开口,每个开口分别通过阀座的内部通道连接一个液体流路。多个开口沿阀芯的旋转轴方向和阀芯的周向呈阵列间隔排布,每个开口通过一条轴向凹槽或一条周向凹槽连通于相邻的另外至少一个开口。执行器用于驱动阀芯在阀座的内孔内围绕阀芯的旋转轴旋转。本申请温控系统中任一开口可与相邻的至少一个开口组合以改变液体流路的路径,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分流系统,具体为一种温控系统、一种储能系统、一种车辆和一种多通阀。


技术介绍

1、随着光伏储能系统、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发展,温控系统的复杂度逐步提升。例如,一个储能系统中可能利用液体流路的功能模块包括:电池的制冷与加热、变流器冷却和储能仓除湿等,对于汽车领域还涉及电机冷却、乘员舱冷却和采暖等。为了实现利用一个温控系统来控制整个设备不同位置的温度控制,通常需要在温控系统的液冷管路中设置多通阀,以实现分流、合流或者调节液体在液体流路的流动路径。

2、现有技术中的温控系统为了实现不同的换热模式,需要在多通阀中设置多个相互独立的流道和开口。各个流道和开口的功能相对独立,导致多通阀的体积较大,影响温控系统的空间排布。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温控系统、储能系统、车辆及多通阀。本申请具体包括如下方案: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温控系统,温控系统包括执行器、多个液体流路和多通阀,多通阀包括阀芯和阀座,阀芯呈圆柱形,阀座套设于阀芯且阀芯的外周面与阀座的内周面相接触,执行器用于驱动阀芯在阀座的内孔内围绕阀芯的旋转轴旋转。其中,阀芯的外周面包括多条轴向凹槽和多条周向凹槽,各条轴向凹槽均沿阀芯的旋转轴方向延伸,各条周向凹槽均沿阀芯的周向延伸,且多条轴向凹槽和多条周向凹槽间隔排布。阀座的内周面包括多个开口,每个开口分别通过阀座的内部通道连接至少一个液体流路,多个开口沿阀芯的旋转轴方向和沿阀芯的周向呈阵列形式间隔排布,每个开口通过一条轴向凹槽或一条周向凹槽连通于相邻的另一个开口。

3、本申请温控系统通过阀芯的外周面与阀座的内周面贴合接触,使得阀座的内孔上的开口可以通过阀芯外表面上的凹槽连通。其中,阀芯的凹槽包括轴向凹槽和周向凹槽,阀座的开口则沿阀芯的旋转轴和沿阀芯的周向呈阵列间隔排布。沿阀芯的旋转轴方向排布的相邻至少两个开口可以经轴向凹槽连通,沿第二圆周面的周向排布的相邻至少两个开口可以经周向凹槽连通。温控系统通过执行器控制阀芯与阀座相对旋转,可以同时改变轴向凹槽和周向凹槽的角度,进而同时改变阀座上各个开口的连通组合。温控系统通过配置阀座中的开口和内部通道,可实现液体流路经多通阀连通至温控系统不同模块的功能。

4、本申请温控系统中阀座上的开口经阀芯的凹槽与相邻的开口连通,通过对阀座中各条内部通道的连接排布,执行器驱动阀芯旋转较小的角度,即可改变多通阀中各个液体流路的流通路径。本申请温控系统的结构紧凑,有利于实现小型化。

5、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阀芯的外周面包括至少两条轴向凹槽,沿阀芯的周向至少两条轴向凹槽依次相邻排布,沿阀芯的旋转轴方向相邻的至少两个开口通过同一条轴向凹槽连通。

6、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多个开口包括多列开口,每列开口包括沿阀芯的旋转轴方向间隔排布的至少两个开口,且多列开口沿阀芯的周向依次相邻排布,每列开口中至少两个开口通过同一条轴向凹槽连通。

7、在上述两种实现方式中,阀座中每一列开口沿阀芯的旋转轴方向排布,每列开口可以经阀芯的同一条轴向凹槽相互连通。

8、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阀芯的外周面包括至少两条周向凹槽,沿阀芯的旋转轴方向至少两条周向凹槽依次相邻排布,沿阀芯的周向相邻的至少两个开口通过同一条周向凹槽连通。

9、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多个开口分为多层开口,每层开口包括沿阀芯的周向相邻排布的多个开口,多层开口沿阀芯的旋转轴方向依次相邻排布,每层开口中相邻排布的至少两个开口通过同一条周向凹槽连通。

10、在上述两种实现方式中,阀座中每一层开口沿阀芯的周向排布,每层开口可以经阀芯的同一条周向凹槽相互连通。

11、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阀芯的外周面包括至少两条周向凹槽,其中两条周向凹槽沿阀芯的旋转轴方向排布;阀座的内周面包括至少两列开口,每列开口包括两个开口,其中:

12、一列开口中的一个开口与相邻一列开口中的一个开口经一条周向凹槽连通,一列开口中的另一个开口与相邻一列开口中的另一个开口经另一条周向凹槽连通。

13、在本实现方式中,阀芯上沿旋转轴方向排布两条周向凹槽,使得两条周向凹槽可以与两列开口配合,两列开口中的四个开口可以通过两条周向凹槽两两连通。

14、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阀芯的外周面包括两条周向凹槽和至少两条轴向凹槽,其中:

15、沿阀芯的旋转轴方向两条周向凹槽并行且相邻排布,沿阀芯的周向至少两条轴向凹槽并行且相邻排布,每条周向凹槽的一端与一条轴向凹槽相邻,每条周向凹槽的另一端与另一条轴向凹槽相邻。

16、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阀座的内周面包括八个开口。其中,沿阀芯的旋转轴方向八个开口分为两层排布,每层开口中四个开口沿阀芯的周向对齐排列。沿阀芯的周向八个开口分为四列排布,每列开口中两个开口沿阀芯的旋转轴方向对齐排列。

17、在本实现方式中,当阀座的第二圆周面上设置八个开口时,阀芯的各条轴向凹槽可以实现两列开口的相互连通。而阀芯的两条周向凹槽可以绕第一圆周面的周向延伸并将两列开口中的四个开口两两连通。

18、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阀芯包括中心柱、两块盖板、多块竖隔板和至少一块横隔板,中心柱的长度方向平行于阀芯的旋转轴,两块盖板沿中心柱的长度方向间隔固定于中心柱;其中:

19、竖隔板沿垂直于盖板的方向固定于两块盖板之间,相邻两块竖隔板在两块盖板之间构造形成一条轴向凹槽;

20、横隔板沿平行于盖板的方向固定于中心柱,横隔板位于两块盖板之间并分别与两块盖板相间隔,横隔板在两块盖板之间构造形成两条周向凹槽。

21、在本实现方式中,通过中心柱、盖板、竖隔板和横隔板的方式构建阀芯,结构相对简单,易于加工。且盖板、竖隔板和横隔板均呈板状,由此形成的轴向凹槽和周向凹槽截面积较大,从而增大了多通阀所允许通过液体的流量。

22、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盖板为圆形,中心柱为圆柱体且中心柱的中心线与阀芯的旋转轴重合。其中,竖隔板为长方形,中心柱的半径与竖隔板连接于盖板的侧边长度之和等于盖板的半径。横隔板为扇形,中心柱的半径与横隔板的扇形半径之和等于盖板的半径。

23、在本实现方式中,设置竖隔板连接于盖板的侧边长度与中心柱的半径之和等于盖板的半径,可以保证竖隔板另一条侧边与第二圆周面贴合,保证轴向凹槽的密封性。设置横隔板的扇形半径与中心柱的半径之和等于盖板的半径,则可以保证横隔板的外边缘与第二圆周面贴合,保证周向凹槽的密封性。

24、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阀芯包括若干支撑板,各块支撑板连接于一块盖板与横隔板之间,支撑板用于固定盖板与横隔板的相对位置,支撑板开设有贯穿的通孔以使得周向凹槽连通。

25、在本实现方式中,因为横隔板的弧度较大,设置支撑板可以对横隔板形成一定的支撑效果,同时支撑板开设的通孔以保证周向凹槽的连通。

26、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温控系统包括散热器和动力泵。其中,动力泵通过至少一个液体流路与散热器相连通,散热器通过至少一个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系统包括执行器、多个液体流路和多通阀,所述多通阀包括阀芯和阀座,所述阀芯呈圆柱形,所述阀座套设于所述阀芯且所述阀芯的外周面与所述阀座的内周面相接触,所述执行器用于驱动所述阀芯在所述阀座的内孔内围绕所述阀芯的旋转轴旋转,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的外周面包括至少两条所述轴向凹槽,沿所述阀芯的周向所述至少两条所述轴向凹槽依次相邻排布,沿所述阀芯的旋转轴方向相邻的至少两个所述开口通过同一条所述轴向凹槽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开口分为多列开口,每列开口包括沿所述阀芯的旋转轴方向相邻排布的至少两个所述开口,所述多列开口沿所述阀芯的周向依次相邻排布,每列开口中至少两个所述开口通过同一条所述轴向凹槽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的外周面包括至少两条所述周向凹槽,沿所述阀芯的旋转轴方向所述至少两条所述周向凹槽依次相邻排布,沿所述阀芯的周向相邻的至少两个所述开口通过同一条所述周向凹槽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开口分为多层开口,每层开口包括沿所述阀芯的周向相邻排布的多个所述开口,所述多层开口沿所述阀芯的旋转轴方向依次相邻排布,每层开口中相邻排布的至少两个所述开口通过同一条所述周向凹槽连通。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的外周面包括两条所述周向凹槽和至少两条所述轴向凹槽,其中: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包括中心柱、两块盖板、多块竖隔板和至少一块横隔板,所述中心柱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阀芯的旋转轴,两块盖板沿所述中心柱的长度方向间隔固定于所述中心柱;其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为圆形,所述中心柱为圆柱体且所述中心柱的中心线与所述阀芯的旋转轴重合;其中: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包括若干支撑板,各块所述支撑板连接于一块所述盖板与所述横隔板之间,所述支撑板用于固定所述盖板与所述横隔板的相对位置,所述支撑板开设有贯穿的通孔以使得所述周向凹槽连通。

10.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的内周面包括八个所述开口,其中: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系统包括散热器和动力泵,其中: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系统包括蒸发板换,所述蒸发板换通过至少一个所述液体流路与所述多通阀相连通。

13.一种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包、变流器和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温控系统,其中:

14.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电池包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温控系统,所述电池包用于为所述电机供电,其中:

15.一种多通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芯和阀座,其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系统包括执行器、多个液体流路和多通阀,所述多通阀包括阀芯和阀座,所述阀芯呈圆柱形,所述阀座套设于所述阀芯且所述阀芯的外周面与所述阀座的内周面相接触,所述执行器用于驱动所述阀芯在所述阀座的内孔内围绕所述阀芯的旋转轴旋转,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的外周面包括至少两条所述轴向凹槽,沿所述阀芯的周向所述至少两条所述轴向凹槽依次相邻排布,沿所述阀芯的旋转轴方向相邻的至少两个所述开口通过同一条所述轴向凹槽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开口分为多列开口,每列开口包括沿所述阀芯的旋转轴方向相邻排布的至少两个所述开口,所述多列开口沿所述阀芯的周向依次相邻排布,每列开口中至少两个所述开口通过同一条所述轴向凹槽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的外周面包括至少两条所述周向凹槽,沿所述阀芯的旋转轴方向所述至少两条所述周向凹槽依次相邻排布,沿所述阀芯的周向相邻的至少两个所述开口通过同一条所述周向凹槽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开口分为多层开口,每层开口包括沿所述阀芯的周向相邻排布的多个所述开口,所述多层开口沿所述阀芯的旋转轴方向依次相邻排布,每层开口中相邻排布的至少两个所述开口通过同一条所述周向凹槽连通。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的外周面包括两条所述周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涛李马林蒙浩黄铭峰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