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类C1对称的手性双膦配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百色学院专利>正文

一类C1对称的手性双膦配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40756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类C1对称的手性双膦配体,具有所示结构,其中,*表示手性中心,C1与C2的碳中心构型独立的为S型或R型,R为NH或O。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2,3‑二苯基氮丙啶和苯硫酚取代物反应得到结构新颖的多种配体。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配体与烯丙基氯化钯二聚体络合形成的催化剂,其能高效催化不对称烯丙基化反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合成。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类c1对称的手性双膦配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手性配体是实现金属催化高效、高立体学选择性的关键因素,近几十年来,一系列手性配体被报道并成功应用于合成具有高附加值的药物中间体,为其绿色合成提供了非常多样性的选择,但高效、新型的手性配体的开发与应用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2、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一类c1对称的手性双膦配体,具有通式i所示结构:

3、

4、其中,*表示手性中心,c1与c2的中心构型独立的为r型或s型,x为nh或o。

5、提供一种所述的c1对称的手性双膦配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6、步骤一、将2,3-二苯基氮丙啶溶解在甲醇中,加入苯硫酚取代物,于50~60℃下搅拌至反应结束,得到反应液1,反应液1经干燥后得到粗产物1,粗产物1柱层析分离得到中间体v,其中,所述2,3-二苯基氮丙啶为(2s,3s)-2,3-二苯基氮丙啶或(2r,3s)-2,3-二苯基氮丙啶,所述苯硫酚取代物为邻氨基苯硫酚、间氨基苯硫酚、对氨基苯硫酚、邻羟基苯硫酚、间羟基苯硫酚、对羟基苯硫酚中的任意一种;

7、步骤二、将2-二苯基膦苯甲酸、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4-二甲氨基吡啶溶解在二氯甲烷中,再加入中间体v,于室温下搅拌至反应结束,得到反应液2,反应液2经洗涤、萃取得到有机相,有机相经干燥、浓缩得到粗产物2,粗产物2柱层析分离得到配体i1~i8;

8、其中,当步骤一中的2,3-二苯基氮丙啶为(2s,3s)-2,3-二苯基氮丙啶时:

9、且苯硫酚取代物为邻氨基苯硫酚时,步骤一中的粗产物1柱层析分离得到中间体v1,步骤二中的粗产物2分离得到配体i1;

10、且苯硫酚取代物为邻羟基苯硫酚时,步骤一中的粗产物1柱层析分离得到中间体v2,步骤二中的粗产物2分离得到配体i2;

11、且苯硫酚取代物为间氨基苯硫酚时,步骤一中的粗产物1柱层析分离得到中间体v3,步骤二中的粗产物2分离得到配体i3;

12、且苯硫酚取代物为间羟基苯硫酚时,步骤一中的粗产物1柱层析分离得到中间体v4,步骤二中的粗产物2分离得到配体i4;

13、且苯硫酚取代物为对氨基苯硫酚时,步骤一中的粗产物1柱层析分离得到中间体v5,步骤二中的粗产物2分离得到配体i5;

14、且苯硫酚取代物为对羟基苯硫酚时,步骤一中的粗产物1柱层析分离得到中间体v6,步骤二中的粗产物2分离得到配体i6;

15、其中,当步骤一中的2,3-二苯基氮丙啶为(2r,3s)-2,3-二苯基氮丙啶时:

16、且苯硫酚取代物为邻氨基苯硫酚时,步骤一中的粗产物1柱层析分离得到中间体v7,步骤二中的粗产物2分离得到配体i7;

17、且苯硫酚取代物为邻羟基苯硫酚时,步骤一中的粗产物1柱层析分离得到中间体v8,步骤二中的粗产物2分离得到配体i88。

18、优选的是,步骤一和步骤二中的柱层析分离操作采用的溶剂为石油醚与乙酸乙酯按体积比为2~5:1混合得到。

19、优选的是,步骤一和步骤二中的萃取操作采用的溶剂为乙酸乙酯、甲醇、二氯甲烷、四氯化碳中的任意一种。

20、提供一类络合物,基于所述的c1对称的手性双膦配体与烯丙基氯化钯二聚体形成的络合物。

21、提供一种所述的络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2、在氮气气氛中,将烯丙基氯化钯二聚体和配体溶解在乙腈中,于室温下搅拌反应,即得到所述络合物。

23、优选的是,所述烯丙基氯化钯二聚体和所述配体按质量比为1:2~5混合,所述乙腈的用量为每毫摩尔烯丙基氯化钯二聚体200~250ml。

24、提供一种所述的络合物在制备催化不对称烯丙基化反应的催化剂中的应用。

25、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2,3-二苯基氮丙啶和苯硫酚取代物反应得到结构新颖的多种配体,使用配体i1~i8在与烯丙基氯化钯二聚体络合形成的催化剂催化不对称烯丙基化反应,产物的产率均高达85%以上,其中,配体i2与烯丙基氯化钯二聚体络合形成的催化剂催化效果最佳,产物的产率高达98%,实现了结构新颖、与烯丙基氯化钯二聚体络合形成催化高效的催化剂。

26、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类C1对称的手性双膦配体,其特征在于,具有通式I所示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1对称的手性双膦配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C1对称的手性双膦配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和步骤二中的柱层析分离操作采用的溶剂为石油醚与乙酸乙酯按体积比为2~5:1混合得到。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C1对称的手性双膦配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和步骤二中的萃取操作采用的溶剂为乙酸乙酯、甲醇、二氯甲烷、四氯化碳中的任意一种。

5.一类络合物,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C1对称的手性双膦配体与烯丙基氯化钯二聚体形成的络合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络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络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烯丙基氯化钯二聚体和所述配体按质量比为1:2~5混合,所述乙腈的用量为每毫摩尔烯丙基氯化钯二聚体200~250mL。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络合物在制备催化不对称烯丙基化反应的催化剂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类c1对称的手性双膦配体,其特征在于,具有通式i所示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1对称的手性双膦配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c1对称的手性双膦配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和步骤二中的柱层析分离操作采用的溶剂为石油醚与乙酸乙酯按体积比为2~5:1混合得到。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c1对称的手性双膦配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和步骤二中的萃取操作采用的溶剂为乙酸乙酯、甲醇、二氯甲烷、四氯化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彬崔连胜蓝毛伟游歌云韦昊松莫欣欣
申请(专利权)人:百色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