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区域构造不整合面的地震识别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区域构造不整合面的地震识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40301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区域构造不整合面的地震识别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浅层地震数据成像精度低以及由于缺少相应的地质基础知识和解释经验,在不整合面识别过程中带来很多误区及无法避免的多解性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利用叠前保真径向规则化技术对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步骤二:对处理后的地震数据,按不整合面识别标准,依次进行不整合面的识别;步骤三:将识别出的不整合面按趋势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提高了浅层地震数据成像精度以及建立了一套不整合面的识别标准,帮助地震解释人员和地质研究人员有效的进行区域构造不整合面的识别工作,为地质研究人员提供一套利用地震技术识别区域构造不整合面的技术流程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勘探开发,尤其是一种区域构造不整合面的地震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1、不整合面可作为地震反射层位追踪的标志,从而确保在等时的地层格架中进行地层对比、沉积体系域和相分析,同时,不整合面也是油气运移的重要通道之一,不整合面的空间结构及其演变对油气运移和聚集有控制作用,研究不整合面结构对不整合油气藏的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国内外识别不整合面的方法主要依靠地震方法,即对地震剖面进行反射同相轴层位追踪,但是由于缺少相应的地质基础知识和解释经验,借助计算机的成像识别技术,往往会在解释过程中带来很多误区,无法避免的多解性问题一直存在,目前尚未形成一套成熟且完整的区域构造不整合面的识别标准和技术体系,亟需专利技术一套适合地质人员的区域构造不整合面地震识别技术。

3、地震剖面的成像精度是进行不整合面解释的关键影响因素,尤其是浅层地震低覆盖区地震数据信噪比低,会严重影响后续不整合面的解释工作。所以在对地震剖面进行不整合面识别之前,需要提高浅层地震剖面的成像精度。现有的处理方法主要以叠后方法为主,即通过多次叠加提高浅层信号强度,但是叠加的过程中同时也会增强噪声信号,使局部地区的信噪比下降,影响整体成像精度。

4、叠前数据保留了更多原始的地层信息,若能将其中反映地层的有效信号放大,同时将干扰信号压制,就能有效提高地震数据信噪比。基于此思路,提出了一种叠前保真径向规格化技术,大幅度提高浅层地震成像精度。通过大量解释工作总结,不整合面在地震剖面上表现的特征主要以下六种为主,即:削截面、背形结构、上超面、断裂终止面、上下层断距突变面、地震相突变面。根据这六种识别标准,能够使地震解释人员在识别不整合面时有了明确的依据,方便后续的不整合面识别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浅层区地震数据处理和区域构造不整合面识别存在的难点问题,通过叠前保真径向规则化技术对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再通过地震剖面上与不整合面对应的六个典型特征,建立了一种区域构造不整合面的地震识别方法。

2、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区域构造不整合面的地震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步骤1:首先利用叠前保真径向规则化技术对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

4、步骤2:对处理后的地震数据,按不整合面识别标准,依次进行不整合面的识别;

5、步骤3:将识别出的不整合面按趋势连接即为区域构造不整合面。

6、所述步骤1具体做法是:

7、a.对输入的时间空间t-x域地震剖面数据,首先对时间轴t通过快速傅立叶变换fft,转换得到频率轴f:

8、(公式1)

9、式中: x(t)为连续时间域地震数据;

10、 f=1/t为对应地震波的频率,单位hz;

11、为经傅里叶变换后的地震信号的功率谱;

12、b.再对空间轴x通过离散傅立叶变换dft,转换得到波数轴k:

13、(公式2)

14、式中: x(n)为离散空间域地震数据;

15、 k=2π/λ为对应地震波的波数,单位km-1;

16、 λ为对应地震波的波长,单位km;

17、x(k)为经离散傅里叶变换后的地震信号的功率谱;

18、c.接着对频率轴f,计算其能量谱p(f);

19、(公式3)

20、式中:为地震数据的能量谱;

21、为经傅里叶变换后的地震信号的功率谱;

22、d.由于真频信号fr(k)的能量谱大,假频信号ff(k)的能量谱小,提取较大能量谱对应位置处的频率值,将其傅里叶谱x(f)赋予较大的权重值(k),而对假频信号的傅里叶谱x(f)赋予较小的权重值(k);

23、e.重新计算加权后的傅里叶谱;

24、(公式4)

25、式中:为加权后的地震信号的功率谱;

26、为真实信号权重因子,无量纲,范围0.5~1;

27、为真实地震信号的功率谱;

28、为虚假信号权重因子,无量纲,范围0~0.5;

29、为虚假地震信号的功率谱;

30、f.再对波数轴k通过反离散傅立叶变换idft,转换得到空间轴x;

31、(公式5)

32、式中:x(n)为离散空间域地震数据;

33、为加权后的地震信号的功率谱;

34、g.最后对频率轴f通过反快速傅立叶变换ifft,转换得到时间轴t,得到处理后的时间空间t-x域地震剖面数据;

35、(公式6)

36、式中:x(t)为连续时间域地震数据;

37、为加权后的地震信号的功率谱。

38、所述步骤2具体做法是:对处理后的地震数据,依次识别出削截面、削截面下面的地层具有背形结构、上超面、断裂终止面、上下层断距突变面、地震相突变面,依次进行不整合面的识别,将对应位置处的地震反射同相轴加粗表示。

39、所述步骤3具体做法是:按照趋势依次对识别出的不整合面按照水平和垂直方向的顺地震同相轴延展进行相连接,即为区域构造不整合面。

4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41、1).适用性强

42、本专利技术首先针对浅层覆盖次数低,成像不准确问题,创新提出叠前保真径向规则化技术,通过该技术实现径向偏移距规则化,增加浅层覆盖次数,提高浅层成像精度。再通过对地震剖面上与不整合面相关的六个主要特征现象,建立了一套不整合面的识别标准,通过此标准帮助地震解释人员和地质研究人员有效的进行区域构造不整合面的识别工作。

43、2).准确性高

44、本专利技术通过建立削截面、削截面下面的地层具有背形结构、上超面断裂终止面、上下层断距突变面、地震相突变面识共六个不整合面识别标准,通过在地震剖面上按上述标准,进行区域构造不整合面的精细识别,为地质人员提供一套利用地震技术识别区域构造不整合面的技术流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区域构造不整合面的地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区域构造不整合面的地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具体做法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区域构造不整合面的地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具体做法是:对处理后的地震数据,依次识别出削截面、削截面下面的地层具有背形结构、上超面、断裂终止面、上下层断距突变面、地震相突变面,依次进行不整合面的识别,将对应位置处的地震反射同相轴加粗表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区域构造不整合面的地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具体做法是:按照趋势依次对识别出的不整合面按照水平和垂直方向的顺地震同相轴延展进行相连接,即为区域构造不整合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区域构造不整合面的地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区域构造不整合面的地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具体做法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区域构造不整合面的地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具体做法是:对处理后的地震数据,依次识别出削截面、削截面下面的地层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蒙启安付秀丽陈均亮郑强王跃文陈百军王彦辉陈斌曹维福白月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