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锥齿轮平面度测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锥齿轮平面度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1、锥齿轮在经过热处理后,各项参数会发生变化,其中平面度的变化太大会给产品后续加工和装配带来难度,甚至导致产品报废,因此需要对锥齿轮的平面度进行检测。
2、为了提升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齿轮平面度检测量具,包括百分表和测量板,所述的测量板上设有定位圈和百分表保护套,定位圈由螺栓固紧在测量板上,百分表由螺钉固紧在百分表保护套内,检测时,先将标准锥齿轮放在水平工作台上,被检测端面朝上,然后把平面度检测量具放到标准锥齿轮的被检测端面上,定位圈置于锥齿轮的内孔中,通过手柄转动平面度检测量具一圈,百分表校零,取下标准锥齿轮,换上要检测的锥齿轮,转动平面度检测量具一圈,根据百分表指示值的变化即可判断该锥齿轮的端面平面度是否满足要求。
3、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进行检测,虽然具有检测准确和检测效率高的优点,但一些锥齿轮加工精度要求高,例如汽车减速器中的主动锥齿轮和被动锥齿轮,需要锥齿轮端面圆周方向和直径方向的跳动度均满足要求,否则装配后就会产生异响,加速减速器报废,因此需要对一些精度要求较高的锥齿轮进行圆周方向和直径方向的跳动度检测,而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还需要另外的装置完成直径方向跳动度检测,检测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无法使用同一测量装置对锥齿轮端面进行圆周方线和径向方向调动度进行检验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锥齿轮平面度测量装置,能够对锥齿轮端面的圆
2、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锥齿轮平面度测量装置,包括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的一端可水平转动地设置有检测盘,所述第一底座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上水平移动地设置有检测杆,所述检测杆的端部设置有检测表,所述检测表能够移动至所述检测盘上方。通过设置可转动的检测盘和直线移动的检测杆能够对锥齿轮端面分别进行圆周和直径方向的跳动度检测,满足高精度锥齿轮的检测要求,提升了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
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底座上设置安装套筒,所述安装套筒上设置有承载套筒,所述承载套筒可转动地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与所述检测盘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转盘下表面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伸入至所述承载套筒内部且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与所述承载套筒过盈配合。通过轴承保证对转盘的平稳支撑,避免转动歪斜,影响检测精度。
5、进一步的,所述轴承设置有两个,所述承载套筒两端均设置有安装槽,所述轴承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转轴端部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下部的所述轴承抵接。通过设置两个轴承提升本装置的承载能力,满足多种规格的锥齿轮使用,扩大了本装置的适用范围。
6、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盘端面上设置有两组限位组件,两组所述限位组件以所述检测盘的圆心为圆心周向布置,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包括限位表面,所述限位表面为弧面,所述限位表面能够与待测锥齿轮贴合。通过设置两组限位组件能够保证待测锥齿轮与检测盘的同轴度,提升周向跳动的检测精度。
7、进一步的,每组所述限位组件均包括至少两个所述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检测盘可拆卸连接,同组的所述限位块沿所述检测盘的径向布置。通过沿径向设置多个限位块能够满足对不同直径的待测锥齿轮的限位作用,扩大了本装置的适用范围。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底座上设置有定位螺孔,所述定位螺孔内设置有定位螺杆,所述定位螺杆的上端能够伸入至所述检测盘的定位孔内。通过定位螺杆能够对检测盘进行锁定,避免在进行径向跳动度检测时检测盘转动,影响检测精度。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底座上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检测杆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检测表采用百分表,所述检测杆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孔,多个所述安装孔沿所述检测杆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检测杆上与所述安装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锁紧螺栓,锁紧螺栓能够伸入至所述安装孔并与所述检测表的固定杆抵接。通过设置多个安装孔能够调整检测表的位置,适应不同直径大小的待测锥齿轮,扩大了本装置的适用范围。
11、进一步的,所述滑块上设置有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能够与所述导轨抵接。通过定位螺栓锁定滑块位置,避免进行周向跳动度检测时检测表移动,影响检测精度。
12、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锥齿轮平面度测量装置,通过设置可转动的检测盘和直线移动的检测杆能够对锥齿轮端面分别进行圆周和直径方向的跳动度检测,满足高精度锥齿轮的检测要求,提升了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通过轴承保证对转盘的平稳支撑,避免转动歪斜,影响检测精度;通过设置两个轴承提升本装置的承载能力,满足多种规格的锥齿轮使用,扩大了本装置的适用范围;通过设置两组限位组件能够保证待测锥齿轮与检测盘的同轴度,提升周向跳动的检测精度;通过沿径向设置多个限位块能够满足对不同直径的待测锥齿轮的限位作用,扩大了本装置的适用范围;通过定位螺杆能够对检测盘进行锁定,避免在进行径向跳动度检测时检测盘转动,影响检测精度;通过设置多个安装孔能够调整检测表的位置,适应不同直径大小的待测锥齿轮,扩大了本装置的适用范围;通过定位螺栓锁定滑块位置,避免进行周向跳动度检测时检测表移动,影响检测精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锥齿轮平面度测量装置,包括第一底座(8),其特征在于,第一底座(8)的一端可水平转动地设置有检测盘(1),第一底座(8)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底座(12),第二底座(12)上水平移动地设置有检测杆(4),检测杆(4)的端部设置有检测表(5),检测表(5)能够移动至检测盘(1)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齿轮平面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底座(8)上设置安装套筒(9),安装套筒(9)上设置有承载套筒(11),承载套筒(11)可转动地设置有转盘(7),转盘(7)与检测盘(1)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锥齿轮平面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转盘(7)下表面设置有转轴,转轴伸入至承载套筒(11)内部且套设有轴承(10),轴承(10)与承载套筒(11)过盈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锥齿轮平面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轴承(10)设置有两个,承载套筒(11)两端均设置有安装槽,轴承(10)设置在安装槽内,转轴端部设置有挡板,挡板与下部的轴承(10)抵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锥齿轮平面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检测盘(1)端面上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锥齿轮平面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限位组件均包括至少两个限位块(2),限位块(2)与检测盘(1)可拆卸连接,同组的限位块(2)沿检测盘(1)的径向布置。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锥齿轮平面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底座(8)上设置有定位螺孔,定位螺孔内设置有定位螺杆(13),定位螺杆(13)的上端能够伸入至检测盘(1)的定位孔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锥齿轮平面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底座(12)上设置有导轨(3),导轨(3)上设置有滑块,滑块与检测杆(4)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锥齿轮平面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检测表(5)采用百分表,检测杆(4)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孔,多个安装孔沿检测杆(4)的长度方向布置,检测杆(4)上与安装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锁紧螺栓(14),锁紧螺栓(14)能够伸入至安装孔并与检测表(5)的固定杆抵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锥齿轮平面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块上设置有定位螺栓,定位螺栓能够与导轨(3)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锥齿轮平面度测量装置,包括第一底座(8),其特征在于,第一底座(8)的一端可水平转动地设置有检测盘(1),第一底座(8)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底座(12),第二底座(12)上水平移动地设置有检测杆(4),检测杆(4)的端部设置有检测表(5),检测表(5)能够移动至检测盘(1)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齿轮平面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底座(8)上设置安装套筒(9),安装套筒(9)上设置有承载套筒(11),承载套筒(11)可转动地设置有转盘(7),转盘(7)与检测盘(1)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锥齿轮平面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转盘(7)下表面设置有转轴,转轴伸入至承载套筒(11)内部且套设有轴承(10),轴承(10)与承载套筒(11)过盈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锥齿轮平面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轴承(10)设置有两个,承载套筒(11)两端均设置有安装槽,轴承(10)设置在安装槽内,转轴端部设置有挡板,挡板与下部的轴承(10)抵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锥齿轮平面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检测盘(1)端面上设置有两组限位组件,两组限位组件以检测盘(1)的圆心为圆心周向布置,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丙利,张苗,侯保振,
申请(专利权)人:重汽济南车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