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吊挂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脱钩的吊挂结构及锤击装置。
技术介绍
1、在注塑作业中,用于实际生产中的主轴铸件与铁模在浇注过程中容易发生粘连,使得开箱后铸件与铁模不易分离,由于脱模时铸件与铁模的温度较高,所以,在现有技术中,往往通过可远距离操作的吊挂装置操控重物从铸件与铁模上方落下,通过重物自身的重量及下落速度撞击下方的铁模或铸件上的冒口(以避免对铸件造成损伤),实现铸件与铁模的分离。
2、但现有的吊挂装置需要人工脱钩,而脱模的高温环境无法适用人工脱钩,因此,有必要设置一种可远程操控自动脱钩的吊挂结构和锤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上述问题,一方面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远程操控的自动脱钩的吊挂结构;
2、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操作的锤击装置。
3、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动脱钩的吊挂结构,包括:
4、连接件,其上设置有第一起吊部;
5、承重件,设置于连接件远离第一起吊部方向,并与该连接件形成可旋转连接;
6、活动件,设置于连接件与承重件之间,并与连接件形成可旋转连接,其上设置有固定部和第二起吊部,且该固定部与承重件形成卡接,当第一起吊部被吊起时,该承重件与铅垂线同轴,第二起吊部被吊起时,该活动件绕连接件旋转,并通过固定部带动承重件绕连接件旋转,使承重件与铅垂线异轴,使得承重件上的重物滑落。
7、在上述的一种自动脱钩的吊挂结构中,所述活动件
8、在上述的一种自动脱钩的吊挂结构中,所述承重件包括第二活动部和承重部,该第二活动部于连接件形成可旋转连接,且该第二活动部的延伸线与承重部的延伸线呈垂直设置,其中,该承重部沿水平方向延伸,当第二活动部运动时,该承重部与水平面之间形成有夹角。
9、在上述的一种自动脱钩的吊挂结构中,所述连接件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其中,该第一连接部通过紧固件与第一活动部形成可旋转连接,该第二连接部通过紧固件与第二活动部形成可旋转连接。
10、在上述的一种自动脱钩的吊挂结构中,所述连接件为左右结构,包括左板和右板,其中,第一起吊部、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均设置有两组,并分别位于左板和右板上,并通过紧固件相连接,且该左板与右板之间具有供活动件穿过的间隙。
11、在上述的一种自动脱钩的吊挂结构中,还包括分别与连接件和活动件形成活动连接的限位组件,其中,该连接件上设置有与限位组件可旋转连接的第三连接部,该活动件上设置有与限位组件形成滑动连接的滑杆,以对活动件的运动行程进行限位。
12、在上述的一种自动脱钩的吊挂结构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通过连杆与第三连接部可旋转连接的限位件,以及设置于限位件上的滑动槽,其中,该滑动槽沿限位件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滑杆形成滑动连接,以使活动件沿滑动槽的长度方向滑动。
13、在上述的一种自动脱钩的吊挂结构中,所述限位组件设置有两组,呈左右结构布置,且两组限位组件之间具有供活动件穿过的间隙。
14、在上述的一种自动脱钩的吊挂结构中,还设置有两组吊环,分别为与第一起吊部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吊环,和与第二起吊部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吊环。
15、一种锤击装置,包括锤击件以及与锤击件可拆卸连接的第三吊环,其中,该第三吊环悬挂于上述吊挂结构的承重件上。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17、1、通过在连接件与承重件之间设置活动件,使活动件与连接件形成可旋转连接,并在活动件上设置有第二起吊部和与承重件卡接的固定部,以使第二起吊部被吊起时,活动件绕连接件旋转,并通过固定部带动承重件绕连接件旋转,使承重件与铅垂线异轴,使得承重件上的重物滑落,从而实现了重物的自动脱钩,避免了人工脱钩,有效提高了吊挂结构操作的安全性。
18、2、通过将连接件设置有左板和右板,一方面通过紧固件相连接,以增加连接件的受力面积,从而提高了连接件的承重能力,可有效提高连接件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使左板与右板之间具有供活动件穿过的间隙,并通过该紧固件的设置,实现对使该间隙的大小进行调节,从而使得连接件可与不同型号的活动件和承重件连接,有效提高了吊挂结构的适配性。
19、3、通过设置分别与连接件和活动件形成活动连接的限位组件,并使连接件上设置有与限位组件可旋转连接的第三连接部,使活动件上设置有与限位组件形成滑动连接的滑杆,使得活动件运动时,该限位组件对活动件的运动行程进行限位,从而提高了活动件运动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脱钩的吊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脱钩的吊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300)设置有与连接件(100)形成可旋转的第一活动部(330),该第一活动部(330)处于固定部(310)与第二起吊部(320)之间,使活动件(300)与连接件(100)形成翘板结构,从而使得第二起吊部(320)运动时,该第一活动部(330)绕连接件(100)旋转,并带动固定部(310)朝第二起吊部(320)运动方向的反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脱钩的吊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件(200)包括第二活动部(210)和承重部(220),该第二活动部(210)于连接件(100)形成可旋转连接,且该第二活动部(210)的延伸线与承重部(220)的延伸线呈垂直设置,其中,该承重部(220)沿水平方向延伸,当第二活动部(210)运动时,该承重部(220)与水平面之间形成有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脱钩的吊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00)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20)和第二连接部(130),其中,该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脱钩的吊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00)为左右结构,包括左板(101)和右板(102),其中,第一起吊部(110)、第一连接部(120)、第二连接部(130)均设置有两组,并分别位于左板(101)和右板(102)上,并通过紧固件(400)相连接,且该左板(101)与右板(102)之间具有供活动件(300)穿过的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脱钩的吊挂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与连接件(100)和活动件(300)形成活动连接的限位组件(500),其中,该连接件(100)上设置有与限位组件(500)可旋转连接的第三连接部(140),该活动件(300)上设置有与限位组件(500)形成滑动连接的滑杆(340),以对活动件(300)的运动行程进行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脱钩的吊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500)包括通过连杆(410)与第三连接部(140)可旋转连接的限位件(510),以及设置于限位件(510)上的滑动槽(520),其中,该滑动槽(520)沿限位件(510)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滑杆(340)形成滑动连接,以使活动件(300)沿滑动槽(520)的长度方向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动脱钩的吊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500)设置有两组,呈左右结构布置,且两组限位组件(500)之间具有供活动件(300)穿过的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脱钩的吊挂结构,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两组吊环,分别为与第一起吊部(110)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吊环(600),和与第二起吊部(320)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吊环(610)。
10.一种锤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锤击件(700)以及与锤击件(700)可拆卸连接的第三吊环(620),其中,该第三吊环(620)悬挂于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吊挂结构的承重件(200)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脱钩的吊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脱钩的吊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300)设置有与连接件(100)形成可旋转的第一活动部(330),该第一活动部(330)处于固定部(310)与第二起吊部(320)之间,使活动件(300)与连接件(100)形成翘板结构,从而使得第二起吊部(320)运动时,该第一活动部(330)绕连接件(100)旋转,并带动固定部(310)朝第二起吊部(320)运动方向的反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脱钩的吊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件(200)包括第二活动部(210)和承重部(220),该第二活动部(210)于连接件(100)形成可旋转连接,且该第二活动部(210)的延伸线与承重部(220)的延伸线呈垂直设置,其中,该承重部(220)沿水平方向延伸,当第二活动部(210)运动时,该承重部(220)与水平面之间形成有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脱钩的吊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00)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20)和第二连接部(130),其中,该第一连接部(120)通过紧固件(400)与第一活动部(330)形成可旋转连接,该第二连接部(130)通过紧固件(400)与第二活动部(210)形成可旋转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脱钩的吊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00)为左右结构,包括左板(101)和右板(102),其中,第一起吊部(110)、第一连接部(120)、第二连接部(130)均设置有两组,并分别位于左板(101)和右板(102)上,并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明康,郭锐,刘源源,孙建国,蒋帆,吴孝增,谢亮,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明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