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9788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22
本技术提供一种支撑工装,包括底座、升降座、支撑柱及至少一支撑件。底座具有容置空间。升降座位于容置空间内,且与底座可滑动连接,而能够相对于底座升降。支撑柱竖立于升降座上,且穿过底座的顶部,并与底座顶部可滑动连接,而能够随着升降座相对于底座的升降,以用于支撑船舶的结构。至少一支撑件设置于升降座底部及底座之间,用于配合升降座上升时支撑升降座。其中,底座上设有用于抵接支撑件底部、升降座底部中任一者的承托部,升降座底部及底座之间具有可将支撑件取出的取出通道。上述支撑工装中,升降座及支撑柱能够相对于底座升降,而能够调节升降座及支撑柱相对于底座的高度,并通过支撑件支撑升降座,以支撑不同高度的船舶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船舶分段总组搭载,特别涉及一种支撑工装


技术介绍

1、在现代造船业中,船舶建造流程大致可以分为分段制作、预舾装、涂装、总组搭载和出坞。总组搭载水平对缩短舰船建造周期、降低建造成本以及对于改善劳动者作业条件具有重要影响。在对船体分段进行总组搭载时需要布置支撑工装,通过支撑工装对分段进行临时固定。

2、由于船舶艏艉线型大,船体分段的底面支撑点的高度不固定,因此所需支撑座的布置高度不固定,所需支撑的高度也不相同,因此需要制作适应不同船体分段底面支撑点的支撑工装,这既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也造成生产资源的浪费。

3、目前,支撑柱主要为固定式支撑柱,根据分段需支撑的高度,调整支撑柱顶部,若需要增加高度则在顶部焊接一段管子,若需要降低高度则把顶部的管子切割掉一部分。所有的调节都要在支撑柱的顶部操作,这大大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和工作量,且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支撑工装。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支撑工装,包括:

4、底座,具有一容置空间;

5、升降座,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与所述底座可滑动连接,而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座升降;

6、支撑柱,竖立于所述升降座上,且穿过所述底座的顶部,并与所述底座顶部可滑动连接,而能够随着所述升降座相对于所述底座升降;所述支撑柱用于支撑船舶的结构;

>7、至少一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升降座底部及所述底座之间,用于配合所述升降座上升时支撑所述升降座;其中,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抵接所述支撑件底部、所述升降座底部中任一者的承托部,所述升降座底部及所述底座之间具有可将所述支撑件取出的取出通道。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包括底架、平行间隔竖立于所述底架上的两立柱及连接于两所述立柱顶部的顶板,且所述底架、两所述立柱与所述顶板围合形成所述容置空间;

9、所述升降座的相对两端分别与两所述立柱可滑动连接,且所述支撑柱穿过所述顶板。

10、在一些实施例中,两所述立柱内侧均设有向内凸伸的滑轨,且所述滑轨沿竖向延伸,所述升降座的相对两端分别开设有滑槽,两所述滑槽的开口相背离,所述滑槽上下贯通而能够相对于所述滑轨滑动;

11、所述顶板中部开设有一导向孔,所述支撑柱穿过所述导向孔。

12、在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滑轨的顶部与所述顶板之间具有间隔,且该所述间隔的高度大于所述升降座的高度。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升降座底部及所述底座之间沿竖向层叠设置有多个支撑件;

14、所述支撑件上设有把手。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工装还包括设于所述底座与所述升降座底部之间的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的下调节座、设置于所述下调节座上方的上调节座及设置于所述上调节座和所述下调节座之间的调节板,所述下调节座顶部开设有一前后延伸且开口向上的第一调节槽,所述上调节座底部开设有一前后延伸且开口向下的第二调节槽;

16、所述第一调节槽的底壁或者所述第二调节槽的顶壁中,至少一个沿前后方向倾斜,所述第一调节槽和所述第二调节槽共同围合形成一调节腔;

17、所述调节板呈梯形,且所述调节板的高度沿其自身轴向逐渐增加,所述调节板能够在所述调节腔内并贴合所述调节腔的内壁移动而调节所述上调节座相对于所述下调节座的高度。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槽的顶壁倾斜,所述调节板的上表面平行于所述第一调节槽的顶壁;

19、所述第二调节槽的底壁倾斜,所述调节板的下表面平行于所述第二调节槽的底壁。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工装包括至少两个高度不同的所述支撑柱,任意一所述支撑柱与所述升降座可拆卸连接,且与所述底座的顶部可滑动连接,而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座升降;

21、所述升降座包括支撑板及安装筒,所述安装筒设于所述支撑板顶部,所述安装筒内部中空,任意一所述支撑柱底部卡置于所述安装筒内。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工装还包括套管,所述套管套设于所述支撑柱的顶部,且所述套管与所述支撑柱通过连接件连接固定。

23、在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套管沿径向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中部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支撑柱的顶部沿径向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对应的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中部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连接件同时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及对应的第二固定孔。

24、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25、本技术中,支撑工装包括底座、升降座、支撑柱及至少一支撑件。底座具有一容置空间。升降座位于容置空间内,且与底座可滑动连接,而能够相对于底座升降。支撑柱竖立于升降座上,且穿过底座的顶部,并与底座顶部可滑动连接,而能够随着升降座相对于底座的升降,以用于支撑船舶的结构。至少一支撑件设置于升降座底部及底座之间,用于配合升降座上升时支撑升降座。其中,底座上设有用于抵接支撑件底部、升降座底部中任一者的承托部,升降座底部及底座之间具有可将支撑件取出的取出通道。

26、上述支撑工装中,升降座及支撑柱能够相对于底座升降,而能够调节升降座及支撑柱相对于底座的高度。在升降座及支撑柱上升时,通过支撑件填充升降座底部与底座之间的缝隙,承托部抵接并支撑支撑件以定位支撑件相对于底座的高度,使支撑件能够支撑升降座并定位升降座相对于底座的高度,而使支撑工装能够根据船舶结构所需的支撑高度而进行高度调节,操作方便简单,且提高了支撑工装的循环利用率。同时,升降座位于整个支撑工装的下部,因此,在调节支撑柱的高度时,操作位于下部的升降座的高度即可,无需在支撑柱的顶部操作,降低了操作难度和工作量,减少了安全隐患以保证人身安全,并降低了人工费用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底架、平行间隔竖立于所述底架上的两立柱及连接于两所述立柱顶部的顶板,且所述底架、两所述立柱与所述顶板围合形成所述容置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立柱内侧均设有向内凸伸的滑轨,且所述滑轨沿竖向延伸,所述升降座的相对两端分别开设有滑槽,两所述滑槽的开口相背离,所述滑槽上下贯通而能够相对于所述滑轨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滑轨的顶部与所述顶板之间具有间隔,且该所述间隔的高度大于所述升降座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座底部及所述底座之间沿竖向层叠设置有多个支撑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工装还包括设于所述底座与所述升降座底部之间的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的下调节座、设置于所述下调节座上方的上调节座及设置于所述上调节座和所述下调节座之间的调节板,所述下调节座顶部开设有一前后延伸且开口向上的第一调节槽,所述上调节座底部开设有一前后延伸且开口向下的第二调节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槽的顶壁倾斜,所述调节板的上表面平行于所述第一调节槽的顶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工装包括至少两个高度不同的所述支撑柱,任意一所述支撑柱与所述升降座可拆卸连接,且与所述底座的顶部可滑动连接,而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座升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工装还包括套管,所述套管套设于所述支撑柱的顶部,且所述套管与所述支撑柱通过连接件连接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套管沿径向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中部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支撑柱的顶部沿径向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对应的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中部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连接件同时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及对应的第二固定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底架、平行间隔竖立于所述底架上的两立柱及连接于两所述立柱顶部的顶板,且所述底架、两所述立柱与所述顶板围合形成所述容置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立柱内侧均设有向内凸伸的滑轨,且所述滑轨沿竖向延伸,所述升降座的相对两端分别开设有滑槽,两所述滑槽的开口相背离,所述滑槽上下贯通而能够相对于所述滑轨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滑轨的顶部与所述顶板之间具有间隔,且该所述间隔的高度大于所述升降座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座底部及所述底座之间沿竖向层叠设置有多个支撑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工装还包括设于所述底座与所述升降座底部之间的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的下调节座、设置于所述下调节座上方的上调节座及设置于所述上调节座和所述下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兴建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中集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