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动,具体的说是一种内呼吸式弹簧制动气室。
技术介绍
1、弹簧制动气室是一种用于汽车制动系统的装置,由气室和压缩空气组成的,通过控制气室内的压力来实现制动,通过弹簧复位来取消制动效果,通过压缩空气来推动制动蹄片或制动盘与车轮接触,从而实现车辆的制动。这种制动方式常见于大型商用车辆和重型机械设备中。它具有制动力大、制动灵敏、可靠性高等特点,可以有效地保证车辆在制动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为避免行车、驻车过程中外部环境中存在的水汽、灰尘进入气室内部,影响其中各部件运行稳定性,保证弹簧制动气室的使用寿命,内呼吸式的暗黄制动气室逐步得以推广,通过将气室与外界环境封闭,能够有效避免外部灰尘、水汽进入其中。
3、目前市面上存在或已经公开的技术方案中,用于行车制动的前气室设有通气孔与外部环境相通,以保证行车制动时前室推杆腔中的气体外排,进而实现推杆的外推以实现制动效果,基于上述原因,传统的内呼吸式弹簧制动气室并不能对外界环境完全隔绝。
4、另外,传统内呼吸式弹簧制动气室的前室、后室通过导筒以及装配于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呼吸式弹簧制动气室,其特征在于:包括缸座(11)以及密封装配于缸座(11)前后两侧的前壳体(12)、后壳体(13),还包括装配于前壳体(12)中的膜片(21)、前支撑弹簧(22)、推杆(23),以及装配于后壳体(13)中的活塞(31)、后支撑弹簧(32)、导筒(33),所述膜片(21)边缘固定于前壳体(12)、后壳体(13)之间,所述推杆(23)滑动装配于前壳体(12)的轴心处并与所述膜片(21)中心保持抵接,所述前支撑弹簧(22)布置于推杆(23)外围且两端分别与前壳体(12)、推杆(23)抵接,所述活塞(31)滑动装配于后壳体(13)中,所述导筒(3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呼吸式弹簧制动气室,其特征在于:包括缸座(11)以及密封装配于缸座(11)前后两侧的前壳体(12)、后壳体(13),还包括装配于前壳体(12)中的膜片(21)、前支撑弹簧(22)、推杆(23),以及装配于后壳体(13)中的活塞(31)、后支撑弹簧(32)、导筒(33),所述膜片(21)边缘固定于前壳体(12)、后壳体(13)之间,所述推杆(23)滑动装配于前壳体(12)的轴心处并与所述膜片(21)中心保持抵接,所述前支撑弹簧(22)布置于推杆(23)外围且两端分别与前壳体(12)、推杆(23)抵接,所述活塞(31)滑动装配于后壳体(13)中,所述导筒(33)固接至活塞(31)轴心处并滑动插接至所述缸座(11)中,所述后支撑弹簧(32)布置于导筒(33)外围且两端分别与活塞(31)、后壳体(13)抵接;所述推杆(23)轴心处开设有导气通槽(231),且推杆(23)侧壁上开设有与导气通槽(231)保持连通的前侧孔(232),所述导筒(33)的前端固接有装配于导气通槽(231)中的导气通管(331),所述导气通管(331)与导筒(33)内腔保持连通,所述导筒(33)后端开设有布置于活塞(31)后方并与内腔连通的装配通口(3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呼吸式弹簧制动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座(11)的前后两端外缘均固接有外翻设置的翼圈,所述前壳体(12)、膜片(21)以及缸座(11)前侧的翼圈通过前卡箍(161)固定卡接,所述前壳体(12)的前侧还固定装配有装配螺栓(124),所述后壳体(13)套接与缸座(11)后侧的翼圈外围并通过后卡箍(162)固定至缸座(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呼吸式弹簧制动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12)的轴心处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淼,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佳骏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