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93545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16
本技术适用于转弯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机,输送机两端的底部均设置有升降机构,两个升降机构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升降机构的底部安装有移动机构;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柱和用于调节升降柱高度的调节组件,升降柱竖直设置在调节组件内,升降柱的一端与调节组件相连接,升降柱的另一端与输送机相连接,调节组件位于传动机构上并与传动机构相连接;该传动机构工作时,可驱动两组调节组件中的两个丝杆同步转动,转动的两个丝杆在通过两个丝母带动两个升降柱同步上升,进而实现对输送机的高度调节,本装置能够调节输送线与输送线之间的高度,避免因输送线与输送线之间的间距大而导致产品被砸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转弯机,尤其涉及一种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实际生产中,生产线上的小包装产品需要在输送中改变方向,以此来优化生产线的布局,提高输送小包装产品的效率。

2、公开号为cn113460577a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适合小包装产品的输送不改变方向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机架、支撑组件、导向组件、传输组件和驱动件。机架具有安装平台。导向组件包括外侧板、内侧板和导向轴承组合外侧板与内侧板相对的侧壁围成转弯通道,防止小包装在输送时改变方向,且被配置为驱动链轮转动,以使网链在转弯通道内转动。上述专利通过机器表面扇形网链实现无缝输送,以达到产品在输送机网链表面进行90°平稳转弯,并且在转弯进出口部位增加了超小节距的网链以实现小包装物的平稳过渡,而且产品从进口到出口始终保持一个方向,不会因为转弯导致产品方面发生位移,另外此机器为了节约能耗,该装置结构简单,实现了生产线的连续传输,有利于提高传输效率和平稳性。

3、但是上述专利有以下不足之处:

4、1、上述专利虽然能够实现对物料的运输,但是其不能调节机架的高度,由于产品需要多次加工处理,因此需要多个输送线相互配合才能将产品运送至不同的加工台上,而每个输送线的高度均不一致,如若两个输送线之间的间距过大,则在转运时,容易因高度落差而砸坏产品。

5、2、上述专利虽然能够实现对物料的运输,但是其不便对整个装置整体进行转运,而通过人工将机架搬运至预设位置处,其不仅耗费人力,而且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输送装置,旨在解决目前的输送装置不能调节机架的高度;而通过人工将机架搬运至预设位置处,其不仅耗费人力,而且效率较低。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机,所述输送机两端的底部均设置有升降机构,每一组所述升降机构均与所述输送机相连接,两个所述升降机构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两个所述升降机构通过所述传动机构相连接,所述升降机构的底部安装有移动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柱和用于调节所述升降柱高度的调节组件,所述升降柱竖直设置在所述调节组件内,所述升降柱的一端与所述调节组件相连接,所述升降柱的另一端与所述输送机相连接,所述调节组件位于所述传动机构上并与所述传动机构相连接;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移动组件和用于限制所述移动组件进行移动的限位组件,所述移动组件位于所述升降机构的底部,所述限位组件位于所述传动机构的底部;此方案中通过设置两组升降机构,两组升降机构可带动输送机的两端同时上升,相对于一组升降机构来说,本装置能够使输送机升降的更加稳定。

4、优选的,两组所述升降机构的结构相同;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壳,所述调节壳的内部竖直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和所述调节壳转动连接,所述丝杆的侧壁上螺纹连接有丝母,所述丝母和所述调节壳滑动连接,所述丝母的侧壁上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一端与所述丝母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板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壳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柱位于所述导向板的顶部并与所述导向板固定连接;此方案中通过设置丝杆和丝母,该丝杆转动时,可驱动丝母上的升降柱在竖直方向上进行移动,进而调节机架的高度。

5、优选的,所述丝母远离所述导向板的一侧设置有滑块一,所述滑块一和所述丝母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壳内部的一侧具有滑槽一,所述丝母通过所述滑块一和所述滑槽一与所述调节壳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板远离所述丝母的一端安装有滑块二,所述调节壳内部的另一侧具有滑槽二,所述导向板通过所述滑块二和所述滑槽二与所述调节壳滑动连接;此方案中通过设置滑块一和滑槽一,该滑块一和滑槽一的设置,可限制丝母一旋转的自由度;而滑块二和滑槽二,可为导向板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提供导向。

6、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壳,所述传动壳位于两个所述调节壳之间,所述传动壳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调节壳固定连接,所述传动壳内部的底壁上具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两个输出轴上分别安装有传动轴一和传动轴二,所述传动轴一和所述传动轴二分别与两个所述丝杆传动连接;此方案中通过设置双轴电机,该双轴电机转动时,可同时驱动传动轴一和传动轴二进行转动,进一步使两个丝杆转动,本装置只需一个驱动装置即可实现两个丝杠的转动,相对于两个驱动装置分别驱动两个丝杆转动来说,本装置能够节省驱动装置的设置。

7、优选的,两个所述调节壳的底部分别安装有传动箱一和传动箱二,所述传动箱一的内部竖直设置有传动轴三,所述传动轴三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丝杆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三的另一端安装有锥齿轮一,所述锥齿轮一的底部啮合有锥齿轮二,所述锥齿轮二和所述传动轴一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箱二的内部竖直设置有传动轴四,所述传动轴四的一端与另外一个所述丝杆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四的另一端安装有锥齿轮三,所述锥齿轮三的底部啮合有锥齿轮四,所述锥齿轮四和所述传动轴二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箱一和所述传动箱二的侧壁上均安装有注油机构。

8、优选的,所述注油机构包括油箱,所述油箱位于所述传动箱一的底部并与所述传动箱一固定连接,所述油箱的侧壁上安装有油泵,所述油泵的进液口与所述油箱相连通,所述油泵的出液口设置有油液管,所述油液管的一端与所述油泵的出液口相连通,所述油液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箱一相连通,所述油箱和所述传动箱一相连接;此方案中通过设置油泵和油箱,该油泵的设置可将油箱中的油液送入到传动箱一中,进而对传动箱一中的锥齿轮进行润滑。

9、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位于其中一个所述注油机构的底部并与该所述注油机构相连接,所述万向轮的一侧设置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位于另外一个所述注油机构的底部并与该所述注油机构相连接;此方案中通过设置万向轮,该万向轮的设置,可在装置移动时对其进行转向操作;而移动轮的设置,则调节装置在地面上的位置。

10、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位于所述万向轮和所述移动轮之间,所述液压缸与所述传动壳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的输出轴上均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和所述连接板可拆卸连接;此方案中通过设置液压缸,该液压缸的设置,可调节橡胶垫与地面之间的间距。

11、优选的,所述橡胶垫的顶部具有多个卡扣,所述连接板的内部具有与所述卡扣相对应的卡槽,所述橡胶垫通过所述卡扣和所述卡槽与所述连接板可拆卸连接;此方案中通过设置卡扣和卡槽,该卡扣和卡槽的设置,便于对橡胶垫进行更换操作。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3、1、通过设置升降机构和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工作时,可驱动两组调节组件中的两个丝杆同步转动,转动的两个丝杆在通过两个丝母带动两个升降柱同步上升,进而实现对输送机的高度调节,本装置能够调节输送线与输送线之间的高度,避免因输送线与输送线之间的间距大而导致产品被砸坏。

14、2、通过设置移动机构,该移动机构可通过其内的移动组件来使输送机在地面上进行移动,避免了人工搬运装置主体,降低了人力的耗费,提高了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1)两端的底部均设置有升降机构(2),每一组所述升降机构(2)均与所述输送机(1)相连接,两个所述升降机构(2)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3),两个所述升降机构(2)通过所述传动机构(3)相连接,所述升降机构(2)的底部安装有移动机构(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1)两端的底部均设置有升降机构(2),每一组所述升降机构(2)均与所述输送机(1)相连接,两个所述升降机构(2)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3),两个所述升降机构(2)通过所述传动机构(3)相连接,所述升降机构(2)的底部安装有移动机构(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忠李辉周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格拉泰科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