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测试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轮胎扭转特性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1、轮胎作为车辆与地面接触的唯一部件,对车辆几乎所有性能都有影响。其中,轮胎对于转向性能有着重大影响。转向性能开发时,需要获取准确的轮胎扭转特性数据,从而进行转向助力系统的开发,这就要求对轮胎的扭转特性进行准确测试。
2、相关技术中,轮胎扭转特性的测试普遍仅在单一方向施加的扭转角,以获取计算轮胎扭转特性的数据。但轮胎正向扭转的扭转特性与反向扭转的扭转特性存在一定差异,仅凭单一扭转方向的扭转特性数据,难以代表实际行车状况下轮胎的整体扭转特性,即传统的测试方法存在测试准确度较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轮胎扭转特性测试方法,有利于提高轮胎扭转特性测试的准确度。
2、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轮胎扭转特性测试方法,包括:将轮胎安装在测试台架上;
3、对轮胎充气或放气,以控制轮胎的试验气压,对轮胎施加纵向载荷,以控制轮胎的试验载荷;
4、实时检测轮胎的扭转力矩,控制轮胎往正方向加载第一扭转角、往反方向加载第一扭转角,控制轮胎往反方向加载第二扭转角、往正方向加载第二扭转角,获取扭转力矩相对扭转角的扭转特性数据。
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轮胎扭转特性测试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测试时,操作者需要将待测试的轮胎安装在测试台架上,并通过对轮胎充气或放气的方式,以控制轮胎的试验气压,从而模拟轮
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控制轮胎往正方向加载第一扭转角、往反方向加载第一扭转角,控制轮胎往反方向加载第二扭转角、往正方向加载第二扭转角,包括:
7、控制轮胎的纵向速度为0;或者,
8、控制轮胎的纵向速度大于0且小于2km/h。
9、可选的,具体的,在对轮胎加载第一扭转角和第二扭转角时,该轮胎扭转特性测试方法可控制轮胎的纵向速度为0,即模拟原地扭转的行车状况,此时,轮胎的最大回正阻力矩和扭转刚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转向助力系统的助力电机所需的最大输出载荷和跟随特性,有利于为转向助力系统的开发,提供数据支撑;可选的,具体的,在对轮胎加载第一扭转角和第二扭转角时,该轮胎扭转特性测试方法可控制轮胎的纵向速度大于0且小于2km/h,即模拟低速泊车的行车状况,此时,轮胎的最大回正阻力矩和扭转刚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转向助力系统的助力电机所需的最大输出载荷和跟随特性,有利于为转向助力系统的开发,提供数据支撑。
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控制轮胎往正方向加载第一扭转角、往反方向加载第一扭转角,控制轮胎往反方向加载第二扭转角、往正方向加载第二扭转角,包括:
11、控制轮胎以小于或等于0.5deg/s的加载速度,加载第一扭转角和第二扭转角。
12、具体的,该轮胎扭转特性测试方法考虑到轮胎自身弹性的迟滞性,在控制对轮胎加载第一扭转角和第二扭转角时,控制轮胎以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0.5deg/s的加载速度,加载第一扭转角和第二扭转角,即以相对较低的加载速度,加载第一扭转角和第二扭转角,使得轮胎扭转过程中,能够较为充分地释放自身弹性,从而降低轮胎自身弹性的迟滞性对扭转特性计算的影响,有利于提高轮胎扭转特性测试的准确度。
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控制轮胎往正方向加载第一扭转角、往反方向加载第一扭转角,控制轮胎往反方向加载第二扭转角、往正方向加载第二扭转角,包括:
14、控制轮胎以正弦波加载的方式,加载第一扭转角和第二扭转角;或者,
15、控制轮胎以三角波加载的方式,加载第一扭转角和第二扭转角。
16、可选的,考虑到在进行工程评测时,对于轮胎加载扭转角通常采用机器加载的方式进行,而机器加载扭转角的方式通常为正弦波加载,该轮胎扭转特性测试方法在对轮胎加载第一扭转角和第二扭转角时,可采用正弦波加载的方式,加载第一扭转角和第二扭转角,以获取对应工程评测的轮胎扭转特性数据,以满足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可选的,考虑到实际行车状况下,司机对轮胎加载扭转角的方式通常为三角波加载,该轮胎扭转特性测试方法在对轮胎加载第一扭转角和第二扭转角时,可采用三角波加载的方式,加载第一扭转角和第二扭转角,以获取对应实际行车状况下的轮胎扭转特性数据,以满足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
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第一扭转角和第二扭转角均大于0且小于等于15deg。
18、具体的,该轮胎扭转特性测试方法对于轮胎加载的第一扭转角和第二扭转角均大于0且小于等于15deg,通过第一扭转角和第二扭转角的不同取值,可检测不同扭转角下,轮胎的扭转特性数据,以模拟各种不同的行车状况,有利于提高轮胎扭转特性测试的准确度,并为转向助力系统的开发提供数据支撑。
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试验气压的取值控制为轮胎的额定气压±50kpa;或者,
20、试验载荷的取值控制为轮胎的额定载荷的40%至120%。
21、可选的,轮胎的试验气压的取值范围控制为轮胎额定气压的±50kpa,从而模拟轮胎在不同的气压状况下,并对轮胎扭转特性进行多组测试,通过多组数据的采集,有利于提高轮胎扭转特性测试的准确度;可选的,试验载荷的取值控制为轮胎的额定载荷的40%至120%,从而模拟轮胎在载荷状况下,并对轮胎扭转特性进行多组测试,通过多组数据的采集,有利于提高轮胎扭转特性测试的准确度。
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轮胎扭转特性测试方法在将轮胎安装在测试台架上之前,还包括:
23、将轮胎安装在六分力试验台上,控制轮胎的气压为额定气压,控制轮胎的载荷为额定载荷;
24、以第一预设速度运行第一时间后,控制轮胎在第一侧偏角范围内进行往复运动,以消除轮胎内部应力;
25、冷却轮胎的温度至第一温度区间。
26、考虑到轮胎在生产成型过程中的残余应力和集中应力并未完全消除,在正式测试之前,该轮胎扭转特性测试方法可将轮胎安装在六分力试验台上,并控制轮胎的气压为额定气压,控制轮胎的载荷为额定载荷,使得轮胎以第一预设速度运作第一时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轮胎扭转特性测试方法,其特性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扭转特性测试方法,其特性在于,所述控制轮胎往正方向加载第一扭转角、往反方向加载第一扭转角,控制轮胎往反方向加载第二扭转角、往正方向加载第二扭转角,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扭转特性测试方法,其特性在于,所述控制轮胎往正方向加载第一扭转角、往反方向加载第一扭转角,控制轮胎往反方向加载第二扭转角、往正方向加载第二扭转角,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扭转特性测试方法,其特性在于,所述控制轮胎往正方向加载第一扭转角、往反方向加载第一扭转角,控制轮胎往反方向加载第二扭转角、往正方向加载第二扭转角,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扭转特性测试方法,其特性在于,第一扭转角和第二扭转角均大于0且小于等于15deg。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扭转特性测试方法,其特性在于,所述试验气压的取值控制为轮胎的额定气压±50kPa;或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扭转特性测试方法,其特性在于,所述轮胎扭转特性测试方法在所述将轮胎安装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扭转特性测试方法,其特性在于,所述轮胎扭转特性测试方法,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轮胎扭转特性测试方法,其特性在于,所述获取扭转力矩增值与相应扭转角增量的比值为第一刚度值,包括:选取扭转力矩持续变化的数据段,获取第一刚度值;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扭转特性测试方法,其特性在于,所述轮胎扭转特性测试方法,还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轮胎扭转特性测试方法,其特性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扭转特性测试方法,其特性在于,所述控制轮胎往正方向加载第一扭转角、往反方向加载第一扭转角,控制轮胎往反方向加载第二扭转角、往正方向加载第二扭转角,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扭转特性测试方法,其特性在于,所述控制轮胎往正方向加载第一扭转角、往反方向加载第一扭转角,控制轮胎往反方向加载第二扭转角、往正方向加载第二扭转角,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扭转特性测试方法,其特性在于,所述控制轮胎往正方向加载第一扭转角、往反方向加载第一扭转角,控制轮胎往反方向加载第二扭转角、往正方向加载第二扭转角,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扭转特性测试方法,其特性在于,第一扭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满意,高磊,王伟,冯勇,张保军,李论,刘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